财务数据 - 2023年收益为2949362千港元,较2022年的2401849千港元增加22.8%[4]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3655千港元,2022年亏损143138千港元,同比增加151.5%[4] - 2023年毛利率为11.0%,较2022年的0.4%增加2650.0%[4] - 2023年资产总值为2188819千港元,较2022年的2272978千港元减少3.7%[4] - 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45146千港元,较2022年的251854千港元增加37.0%[4] - 集团2023年总收益29.494亿港元,按年增长22.8%,毛利率升至65.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37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7] - 香港业务2023年收益17.834亿港元,按年增长36.4%,EBITDA按年上升76.3%,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780万港元[18] - 中国内地业务2023年收益11.65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升6.5%[25] - EBITDA按年上升176.9%至1.891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9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018亿港元[26]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少3.7%至约21.888亿港元,权益总值增加0.9%至约12.543亿港元[3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13,2022年约为0.88[33] - 2023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贷总额减至约8570万港元,负债比率减至约7.0%,2022年分别约为1.098亿港元和9.0%[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约9890万港元,资本承担约210万港元[35] - 2023年收益为29.49362亿港元,较2022年的24.01849亿港元增长22.8%[187] - 2023年毛利为3.25666亿港元,2022年仅为1047万港元[187] - 2023年税前溢利为1.19745亿港元,2022年亏损1.57343亿港元[187] - 2023年年内溢利为8545.6万港元,2022年亏损1.37019亿港元[187]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为7.26港仙,2022年亏损14.11港仙[187]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401.3万港元,2022年亏损2.42229亿港元[188] - 截至2023年底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38932亿港元,较2022年的16.90186亿港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3年底流动资产总额为6.49887亿港元,较2022年的5.82792亿港元有所增长[189] - 截至2023年底流动负债总额为5.76658亿港元,较2022年的6.61061亿港元有所下降[189] - 截至2023年底资产净值为12.54255亿港元,较2022年的12.43122亿港元略有增长[190] - 2023年税前溢利为119,745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57,343千港元[192] - 2023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523,258千港元,2022年为254,558千港元[192]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33,118千港元,2022年为 -87,073千港元[19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337,119千港元,2022年为 -335,046千港元[193] - 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153,021千港元,2022年为减少167,561千港元[193] - 2023年新借银行贷款243,000千港元,偿还银行贷款267,126千港元[193] - 2023年已付股息60,860千港元,已付附属公司一名非控股股东的股息12,020千港元[193] - 2023年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44,598千港元,年初为193,311千港元[193] 业务发展 - 公司实施翻新餐厅、建立新品牌、成本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等策略使业务恢复增长[7] - 2023年香港食肆业务日间及宴席业务增长显著,委托制造业务发展理想[8] - 2023年中国内地食肆业务复苏较慢,冷冻和包装食品业务表现较去年差[9] - “钟菜馆”销售及盈利能力较疫情前上升50%,集团计划未来继续发展该品牌[19] - 2023年初推出的“潮囍薈”运营不足一年吸引超100对新人,众多知名机构及公司在此举办活动[19] - 2023年四季度推出的“壹号渔船”开业三个月顾客数目稳步提升,大部分顾客年龄介乎25至40岁[19] - 集团推出“一蚊”系列等推广活动,成功提升销售收入[20] - 集团委托制造业务2023年有所增长,推出新的西式产品系列,客户群扩大至餐饮集团及连锁饼家[23] - 2023年底集团在香港有43家食肆,泰昌饼家在香港经营6家、新加坡经营11家[24] - 新加坡泰昌盈利能力欠佳,当地通胀达4.8%,集团目前无意在当地开新店,但计划扩展到其他地区市场[24] - 中国内地业务稻香开发多款宴会菜单并装修,宴会销售增长30% - 40%[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食肆从2022年的45家减至39家[29] - 集团有意未来数年开拓冷冻和包装食品海外市场[30] 未来规划与挑战 - 预计2024年业务面临劳工短缺、食材原料价格高企、租金过高等挑战[10] - 公司将因应市况调整业务模式,加强产品组合并控制成本[10] - 公司对2024年香港及中国内地业务表现保持审慎乐观态度[44] - 公司计划提升服务质量应对市场竞争,包括分析顾客消费模式、培训员工和推行奖励计划[45] - 公司将采取创新策略吸引顾客,如创造高性价比产品和开展营销推广活动[45] - 公司将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包括购买机器、聘用专业人士和开发新产品[45] - 公司预计2024年委托制造业务收益将继续增长[45] - 公司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促进业务发展[46] - 公司冷冻和包装食品分部将渗透中国内地其他城市并推广至东南亚及全球其他地区[46] - 鉴于2024年经济前景不确定,公司坚持审慎发展策略,暂不考虑扩大食肆网络[47] - 若有机会,公司将在香港开设较小食肆,因其投资成本低、回本快[47] - 公司管理层将继续寻找商机并维持财务稳定[47] 公司治理 - 公司创始人钟伟平拥有逾50年中式饮食业经验,负责整体企业策略等[49][50]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陈志辉、麦兴强、吴日章、黄欢青等独立非执行董事[58][59][63][6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张健文、邱静雯、钟凌峰、钟承达等[65][66][67][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70] - 董事会由十位董事组成,包括四位执行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及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公司已续订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服务合约,为期两至三年[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80]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按性别、种族、年龄、服务任期考虑可计量目标[81][83]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完成审阅外聘核数师函件等工作[91][92]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陈志辉教授[93]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已审阅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董事并作建议[96] - 薪酬委员会于2007年6月9日成立,由三名成员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并检讨董事薪酬待遇[97][99][100] - 2023年董事会举行四次定期会议,各董事有相应出席记录[104] - 集团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核数师,2023年支付酬金总额365.5万港元,较2022年的354.4万港元有所增加[106][107] - 董事会有责任评估和厘定集团可承担的风险,授权审核委员会监督相关系统,内部审核部门独立运作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108]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3年董事均遵守该守则[109] - 公司秘书张健文女士2023年参加逾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0] - 2023年6月1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董事会成员等与股东沟通,投票结果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11] - 股东可按程序召开股东大会、提呈议案、提名董事,相关程序可在公司网站查阅[112] - 股东可向董事会查询提问,可寄往公司总办事处或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提出[113] - 公司管理层与机构投资者等会面沟通,投资者可通过公司网站咨询和阅览近期公布[114] 股息与购股计划 - 公司建议向2024年6月6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支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0港仙,总额约30430000港元[123] - 2023年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人士授出20130000份可认购普通股的购股权,年内无购股权获行使,520000份因终止雇员聘用而没收[130] - 2023年12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7450000份[132] - 2017年5月25日公司采纳新购股计划,截至报告日,无根据该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的购股权[13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840087000港元,其中30430000港元为年度建议末期股息[134]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在香港及内地从事食肆及饼店营运、提供餐饮服务等[117] - 公司将在适当时候刊载独立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9] - 公司将在2024年5月23日至5月30日暂停股东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6月6日暂停以确定获派末期股息股东[124] - 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9]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律无规定按比例向现有股东发行新股的优先购股权条文[127] - 集团年内慈善捐款31.5万港元[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应占销售额百分比少于30%,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分别约占采购总额的16.3%及5.8%[136] - 2023年12月31日,执行董事钟伟平、黄家荣、钟震峰、何远华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41,570,911股(占43.53%)、108,805,803股(占10.73%)、3,000,000股(占0.30%)、2,400,000股(占0.24%);非执行董事方兆光持有180,000股(占0.02%);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欢青持有800,000股(占0.08%)[146] - 2023年12月31日,主要股东Billion Era International Limited、Tin Tao Investments Limited、Sapphire Skye Holdings Limited、Zedra Trust Company (Singapore)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股份423,434,689股(占41.74%);Joy Mount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103,283,124股(占10.18%);Perfect Pla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02,053,976股(占10.06%);Whole Gain Holdings Limited持有56,795,068股(占5.60%)[149] - 执行董事黄家荣、何远华,非执行董事陈裕光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日章将轮值告退,符合资格并愿于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139]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期为两至三年[139] - 公司已就集团董事购买合适的董事责任保险[141] - 所有拟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之董事概无与公司订立公司不可于一年内无偿(法定补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42] - 公司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根据公司营运业绩、个人表现及现行市况而定[143] - 年内及2023年12月31日,概无公司董事于集团业务以外任何直接或间接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45] - 2023年支付关连人士法律费用开支885000港元,2022年为669000港元[153] - 2023年支付关连人士租赁付款12594000港元,2022年为6716000港元[153] - 2023年支付关连人士管理费用8495000港元,2022年为4685000港元[153] - 执行董事钟震峰持有东莞天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5.15%[154]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至少25%由公众持有[15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满告退,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核数师[159] - 年内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亏损净额约4400000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6800000港元
稻香控股(00573)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