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收购与布局 - 2014年公司增持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65%实际权益,扩大电信行业业务至制造及销售光缆业务[6] - 2017年公司收购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余下权益[6] - 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俊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87.5%实际权益,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6] 行业市场数据 -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累计建成开通达337.7万个5G基站,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16] - 2023年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16] - 中国信通院预计2023年5G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人民币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16] - 2023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超66亿个,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约16.4%[19] - 预计2026年中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将达5895亿元,2021 - 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为9%[23] - 全球小基站市场在2020 - 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18%,2026年全球将累计部署4900万个小基站射频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累计部署量占全球总量36%[25] - 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56] - GSMA预计2024年5G技术将超越4G成为中国最主流的移动技术,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首5G连接数达10亿的市场[58] - 2020年至2034年间,5G毫米波频谱预计将为全球GDP贡献5650亿美元[60] - 国际数据公司预测到2027年,中国的物联网支出规模将接近3000亿美元,占全球物联网总投资规模的约四分之一[63] - 2023年6月华为宣布将在2024年推出面向商用的5.5G全套网络设备[59] - 中国首张E波段(毫米波段)微波电台执照于2023年3月颁发[61] 公司产品研发与市场反馈 - 公司针对客户需求研发生产1 - 40 GHz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等一系列毫米波新产品,获市场及行业客户积极反馈和新订单[17] - 公司配合5G新天线技术和组网技术开发的光电混合缆可解决5G小基站覆盖难题,持续批量供应行业头部客户[18] - 公司参与的林业和草原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应用科技创新联盟稳步发展,将推进物联网业务发展并物色投资机会[20] - 公司正推进6G产品研发工作,提前布局应对6G时代[22] - 公司多款产品在研发中,如超高速长距传输层绞光缆技术等[23] - 公司持续布局小基站传输解决方案,整合内部资源,跟进相关招投标[25] - 公司开发了92 - 96 GHz混频器、75 - 110 GHz六倍频器、92 - 96 GHz收发组件等毫米波产品,获行业内客户肯定[3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250576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30326千元人民币[29]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2.6%,2022年为13.4%;2023年净亏损率为-0.9%,2022年为-2.1%[29] - 2023年公司存货周转日数为29日,2022年为33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日数为640日,2022年为599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周转日数为7日,2022年为46日[29] - 2023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7.4%,2022年为27.0%[29] - 2023年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668322千元人民币,资本开支为1445千元人民币;2022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90677千元人民币,资本开支为5830千元人民币[29]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26分,2022年为人民币-3.15分[29]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2254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6362千元人民币[29] - 2023年度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减值拨回净额前营业利润约为1.946亿元,2022年为2.413亿元[38] - 公司营业额减少约1.245亿元至25.058亿元,阻燃软电缆、馈线和新型电子元件营业额分别减少约0.589亿元、0.425亿元和0.206亿元[41] - 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从2022年约3.523亿元下跌约10.2%至3.165亿元,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约12.6%[41] - 贸易应收款项在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由2022年约2.039亿元减少约0.384亿元或18.8%至2023年约1.656亿元[43] - 公司2023年亏损由2022年约0.0564亿元减少约0.0338亿元或约60.0%至约0.0225亿元,每股亏损减至0.0126元[43] - 集团总营业额从2022年约26.303亿元减少约1.245亿元或约4.7%至2023年约25.058亿元[65] - 向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整体销售从2022年约22.881亿元减少约0.664亿元至2023年约22.217亿元[66]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约22.78亿元减少约0.888亿元或约3.9%至2023年约21.892亿元,已耗材料成本2022年及2023年分别占销售成本总额约93.1%及94.8%[67] - 毛利从2022年约3.523亿元减少约0.358亿元或约10.2%至2023年约3.165亿元,2023年整体毛利率较2022年下降约0.8个百分点,约为12.6%[68][69] - 其他收入从2022年约0.191亿元增加约0.095亿元或约49.8%至2023年约0.286亿元[7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2年约2.039亿元减少约0.383亿元或18.8%至2023年约1.656亿元[71] - 年内亏损从2022年约0.564亿元减少约0.338亿元或约60.0%至2023年约0.225亿元,净亏损率从2022年约2.1%下跌1.2个百分点至2023年约0.9%[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约7.301亿元,借贷总额约16.944亿元[81]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约27.0%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约27.4%[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银行存款约1.807亿元(2022年:1.916亿元)[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馈线系列营业额同比减少约3.4%至约12.003亿元,销售量同比下跌约3800公里至约99400公里,毛利率下降约1.4个百分点至约13.2%[44][45] - 阻燃软电缆系列营业额同比减少约5.7%至约9.703亿元,毛利率下降约0.7个百分点至约10.8%[44][46] - 光缆系列及相关产品营业额同比下降约3.4%至约2.018亿元,销售量同比上升约26.8万芯公里至约294.3万芯公里,毛利率上升约1.3个百分点至约14.6%[44][47] 公司客户与市场关系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与联通31家、移动29家、电信29家、铁塔30家省级附属公司保持业务关系[49] - 2023年来自移动、联通及电信的营业额分别占公司营业额约43.3%、33.2%及12.2%[50] - 公司每年约九成或以上的销售售予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与中国铁塔[52] -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180日至360日的信贷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日数高于一年[53] 公司专利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拥有2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54] 公司行业排名 - 俊知技术自2010年开始连续多年在中国馈线制造商中按馈线销售量排名第一[55]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钱利荣为执行董事长兼集团行政总裁,在信息及电信行业超30年经验[89] - 钱晨辉自2019年3月任集团副总经理,2019年6月起任江苏俊知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95] - 张冬杰所在怡亚通于报告日期拥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6.35%[96] - 金晓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为浙江大学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98] - 赵焕琪于202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许秀玲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0][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董事会共举行了六次会议[113] - 董事会现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1] - 张冬杰自2023年1月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夏鑌自2023年1月9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12] - 陈帆城自2024年1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刚自2023年2月7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赵焕琪自202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许秀玲自2024年3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执行董事在高级管理层协助下组成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对制定公司业务策略及发展计划负整体责任[114] - 为遵从上市规则,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陈帆城自2024年1月1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许秀玲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公司收到全体董事培训记录确认书[121] - 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保险[122] - 自2019年12月31日起,钱利荣兼任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124] - 非执行董事张冬杰任期自2023年1月9日起计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金晓峰任期自2023年8月23日起计三年,赵焕琪任期自2023年3月28日起计三年,许秀玲任期自2024年3月1日起计三年[126][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129] - 陈帆城辞任后,审核委员会仅两名成员,2024年3月1日许秀玲获委任使审核委员会符合规定[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132]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许秀玲、金晓峰、赵焕琪,许秀玲为主席[128]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许秀玲、金晓峰及钱晨辉,金晓峰为主席[1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137][139] - 董事会自2020年1月1日起采纳董事提名政策,以提高透明度与问责度[1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由六名男性董事组成,目标到2024年12月31日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143] - 截至报告日期,因许秀玲女士于2024年3月1日获委任,女性董事约占董事会成员的16.67%[1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获德勤提供审核服务费用为1709千元人民币,非审核服务费用为626千元人民币(中期综合财务报表审阅400千元、内部监控检讨183千元、税务服务43千元)[148]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金晓峰教授、赵焕琪先生及许秀玲女士,金晓峰教授为主席[134] - 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包括钱晨辉先生、赵焕琪先生及许秀玲女士,钱晨辉先生为主席[138] - 提名委员会负责甄选董事人选并向董事会推荐,参考多项选择标准[141] - 董事会采纳董事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多种多元化元素确定董事委任与连任[135] - 各董事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各项会议有不同的出席记录[148] - 公司聘请咨询公司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部监控系统效用进行年度检讨,董事会认为系统充分有效,暂无需内部审核部门[152] - 公司于2022年3月28日采纳举报政策,董事会认为该政策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效实施[156] - 公司于2022年3月28日采纳反贪污政策,由董事会及管理层适时检讨以确保持续有效[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为公司雇员,且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61] - 董事会自2020年1月1日起采纳股息政策,除末期股息外,公司可宣派中期或特别股息[162][163]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赋有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权)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于呈递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宪章文件无变动,经修订及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于2022年5月23日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171] - 公司建立多个股东沟通渠道,包括企业通讯、提供企业资料及定期公告、举行股东大会以及股份登记分处服务,董事会定期检讨该政策[167] - 股东可依照规定程序就相关事项召開股东特别大会,但无条文允许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提呈建议[169] - 公司设立程序供股东委任人士在股东大会选举为董事,
俊知集团(01300)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