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员变动 - 公司2024年3月22日委任鍾志偉为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同日劉英杰辞任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10] - 公司2023年7月18日周晋辞任执行董事[10] - 钟志伟37岁,2024年3月22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授权代表,有超10年商业咨询服务及投资顾问工作经验[81][82] - 曹洪民53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兰州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及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84] - 陈志斌39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09年7月取得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商业工商管理学士学位[86] - 李嘉辉59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2年11月获香港城市理工学院会计学文学士学位,1997年9月起成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87] - 赖晓亮49岁,为集团首席执行官,1998年取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及国际金融专业证书[90] - 钟志伟于2024年3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刘英杰于同日辞任,周瑾于2023年7月18日辞任[101] - 钟志伟2013年9月至2018年10月任汇富金融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82] - 钟志伟2018年11月至2022年12月任英达利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及英达利文化传播(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82] 核数师变动 - 公司2023年11月24日委任滙益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同日中匯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辞任[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财年录得收入约1.076亿港元,较2022财年约1.185亿港元减少约9.2%[13] - 2023财年公司净亏损约910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270万港元的净亏损增加约237.0%[15] - 2023财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97港仙,2022财年为1.02港仙[15] - 公司收入由2022财年约1.185亿港元减少约1090万港元或9.2%至报告期的约1.076亿港元[38] - 毛利由2022财年的约3540万港元减少约170万港元或4.8%至报告期约3370万港元[41] - 毛利率由2022财年29.9%增至报告期内31.4%[42]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由2022财年约850万港元减少约350万港元至报告期的约500万港元[43] - 贸易应收款项之减值亏损净额由2022财年约460万港元减少70万港元至报告期内约390万港元[45]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由2022财年约3590万港元增加约80万港元至报告期约3670万港元[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98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1030万港元减少约50万港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3620万港元(2022年:约3630万港元)[4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762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借贷年利率在4.6%至12.0%之间(2022年为4.2%至12.0%)[58] - 2023年12月31日,4690万港元的借贷须在一年内偿还,列为流动负债;2930万港元的借贷须在超过一年后偿还,列为非流动负债[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6名员工(2022年为98名),报告期内雇员成本总额约为4210万港元(2022年约为4100万港元)[62]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重大投资[5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无)[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6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2022年:无)[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混凝土拆卸服务收入从2022财年约6940万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6800万港元,减少约2.0%[14] - 装配式建筑收入从2022财年约4920万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3960万港元,减少约19.5%[14] - 2023财年混凝土拆卸服务业务收入下降2.0%[16] - 2023财年装配式建筑业务收入下降19.5%[20] - 2023年混凝土拆卸服务私营界别项目收入为3229.4万港元,2022年为4860.1万港元[32] - 2023年混凝土拆卸服务公营界别项目收入为3574.2万港元,2022年为2077.6万港元[32] - 混凝土拆卸及建筑工程服务收入为约6800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694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或2.0%[38] - 装配式预制建筑组件制造及贸易收入为约3960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4920万港元减少约960万港元或19.5%[39] 财务报表审核相关 - 核数师就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出保留意见[66] - 公司应收供应商款项1910万元于2021年12月31日很可能无法收回,核数师无法执行必要程序保证是否应确认全额减值[68][71]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对审核修订的立场[73] - 公司委任独立合格估值师评估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自供应商收回其他应收款余额的可能性,核数师认可拖欠余额可收回性评估[74] - 公司预计若与评估无重大差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关审核修订将被取消[74][75][79] 拖欠余额磋商情况 - 公司自刊上一年度业绩后积极磋商收回拖欠余额方案,与供应商讨论未来项目合作及资金还款事宜[76] - 磋商仍在进行未出结果,公司现阶段未对供应商采取法律行动,但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收回拖欠余额[77][78] 董事保险安排 - 公司应就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作适当投保安排,但董事会认为董事被控告或涉诉风险低,未作投保安排,将不时检讨保险需求[95] 股东周年大会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主席刘英杰因其他业务安排,未能出席2023年6月8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选举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嘉辉主持[96] 董事会职责及运作 - 董事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集团整体策略、订立管理目标和监督管理层表现,还将职责分派给董事委员会[98][99]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15次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刘英杰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4/15次、股东大会0/1次,周瑾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7次、股东大会0/1次,曹洪民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3/15次、股东大会0/1次,陈志斌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3/15次、股东大会0/1次,李嘉辉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13/15次、股东大会1/1次[110]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全面遵守[111] - 董事会根据相关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提名、薪酬三个委员会,其职权范围不逊于守则所列[117] - 董事会定期开会讨论集团整体策略、业务及财务表现,董事可亲自或通过电子通讯出席[109] - 集团鼓励董事参加相关培训课程获取企业管治最新消息和知识,按需要提供适时及定期培训,实报实销培训费用[113][115] - 董事持续获提供职责相关法律、规则和规章修订或更新阅读材料,公司鼓励董事参加GEM上市规则良好企业管治实务培训[115] - 董事会认为报告期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已妥善履行职责[128] - 董事会认为报告期及截至报告日期,薪酬委员会已妥善履行职责[134] - 董事会认为报告期及截至报告日期,提名委员会已妥善履行职责[14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4年8月2日设立审核委员会,遵照GEM上市规则第5.28至5.33条及守则条文第D.3.3及D.3.7条规定订明职权范围[119] - 审核委员会须至少三名成员,至少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相关专业资格,大部分应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报告日期由三名成员组成[120] - 公司在2023年全年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28条规定[122]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系统审查等多项内容[124][125]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李嘉辉先生出席6/6,陈志斌先生和曹洪民先生出席5/6[126]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多个时期业绩及年报,确认年报合规且披露充分,董事与审核委员会对外聘核数师挑选委任无分歧[126] 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于2014年8月2日设立,遵照GEM上市规则第5.34至5.36条及守则条文第E.1.2条订明职权范围[130] - 报告日期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即曹洪民先生(主席)、陈志斌先生及李嘉辉先生[130]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曹洪民出席1次,陈志斌和李嘉辉出席2次[133]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的薪酬方案及表现[13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咨询董事薪酬建议、制定薪酬政策等多项内容[131] 提名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4年8月2日设立提名委员会,截至报告日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5]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陈志斌和李嘉辉出席1次,曹洪民未出席[138]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已审阅董事会架构、规模及成员组成等多项内容[139]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采纳提名政策,旨在加强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在董事选举方面的透明度及问责性[141]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物色董事人选等多项内容[137] - 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前邀请董事会成员提名候选人,也可提名非董事会成员候选人,评估后向董事会推荐[146] 董事会多元化相关 - 报告日期董事会有四名董事,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男性占比均为100%,公司将最迟于2024年12月31日委任一名女性董事会成员[152] - 公司员工男女比例约为4:1[153] - 集团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成员选举基于多元化标准,提名委员会监察政策实施[148] - 董事会在2022财年已达成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下的性别多元化目标[154] - 公司认为董事会多元化是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元素,董事任命用人唯才并考虑多元化益处[149][150] 股息政策相关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采纳股息政策,股息派付及金额取决于多项因素,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仅可用可分派溢利派付[155][158][159][160] - 股息政策旨在提升公司透明度,方便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做投资决策,董事会将不时检讨[155][156] 外部核数师费用及公司秘书培训 - 报告期内集团聘用滙益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外部核数师,审核财务报表已付或应付费用为500,000港元[161] - 公司秘书张蔚琦确认报告期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61][162]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护和审查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163] - 集团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各部门每季度识别和评估主要风险并制定缓解计划[167][168] - 公司聘请外部内部控制顾问审查集团内部控制制度,未发现重大关切领域[170][171] - 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旨在管理而非消除业务目标失败风险,董事会认为制度有效[173][174] - 集团采取内幕信息披露政策,确保内部人员遵守保密和披露义务[175][176] - 集团运营、财务等可能受多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影响[177] - 策略风险方面,集团业务受经济、市场、政治和法律变动影响[178] - 财务风险包括外汇、信贷、流动性、利率和市场风险,详情见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79] - 运营风险由各部门负责管理,公司聘请顾问每年评估主要运营并报告风险[181][182] - 人才储备风险上,集团提供竞争力薪酬福利吸引人才,但无法保证留住有能力员工[183][184] 业务拓展计划 - 公司考虑将装配式建筑业务拓展至新地区市场,但扩张计划可能受阻[185] 财务报表编制责任 - 董事负责编制财务报表,确保其真实反映集团状况、业绩及现金流,且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187]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 据董事所知,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89] 组织章程修订 - 2023年6月8日,公司以特别决议案采纳第二份经修订及重订之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91]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应届股东大会将于2024年6月7日举行,大会通告将在会前至少21日寄发[194] - 董事会可酌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也须应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股东要求召开[196] - 股东特别大会应在提出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需偿付股东合理开支[196] - 除退任董事外,未经董事会推荐的人士参选董事,需按规定期限提交书面通知[198] - 提交参选董事通知的期限为寄发股东大会通告次日起至会前7日,最短时限为7日[199] 股东咨询事宜 - 股东可向股份过户登记处咨询持股问题,也可索取公司公开资料,书面查询可寄至总办事处等[200]
朝威控股(08059)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