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市场数据 - 2023年票房分账破千万的网络电影仅34部,比2022年减少17部,比2021年减少31部[7] - 2023年发行三部储备网络电影,分账票房低于预期,《千鹤先生》已定档2024年1月25日在三家平台上线[12] - 两部网络电影《窈窕老爹》《大漠神龙》于2023年二季度在芒果TV进行第三轮网络发行,提高资金回收率[12] 院线电影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内地院线电影总票房为549.15亿,同比增长83.4%,国产电影票房为460.05亿,占全年总票房的83.77%[9] - 2023年中国内地院线电影全年总观影人次12.99亿,同比增长82.7%[9] - 《满江红》获2023年票房冠军,票房45.4亿[11] - 公司承制及联合出品的《忠犬八公》中国版获超2.86亿票房[11] - 2023年院线电影市场相比疫情期间过去三年票房大幅上涨七成,观影人次上涨六成,人均观影频次增长至2.58次[21] - 2023年中国以75.71亿美元累计票房位列全球票房第二位[21] - 2023年院线电影相比疫情期间过去三年票房大幅上涨七成,观影人次上涨六成,人均观影频次增长至2.58次[24] - 2023年中国以75.71亿美元累计票房位列全球票房第二位[24] 网络微短剧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约占同年院线电影市场规模的70%,较2022年同比增长267.65%,预估到2027年有望达千亿级别[22][25] -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发行量多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22][25] 音乐业务数据 - 2023年下半年音乐领域入驻音乐人数量超过300位[16] - 公司打造琥珀APP,为音乐人提供新变现方式,音乐PASS卡获国家版权局高度评价[18][19] - 公司以琥珀为品牌,作为原创音乐人自我出版的一站式变现工具平台[28] - 2024年琥珀将筹备与知名音乐人合作推出专辑PASS卡[29] - 琥珀尝试开拓NFC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可能性[29] - 琥珀将寻求与海外音乐产业和市场的合作机会[29]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调整院线电影投资策略,探索“多元化喜剧”类型投资及制作[21] - 2024年网络电影市场投资遵循降本增效、提质减量原则[21] - 公司主推国内视频海外版权销售,已达成多个自有版权项目海外交易[1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2891.5万港元,较2022年的1053.3万港元增加174.52%[31] - 2023年销售成本减少至约1986.5万港元,2022年为2928.6万港元[31]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4222.2万港元,2022年亏损9460.7万港元[32] - 2023年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分部收益约为2819.6万港元,2022年为487.4万港元[33] - 2023年艺人管理分部收益约为34.3万港元,2022年为36.2万港元[34] - 2023年新媒体业务分部收益约为37.6万港元,2022年为529.7万港元[35] - 2023年行政开支约为3816.6万港元,2022年约为5352.8万港元[36] - 2023年其他开支中,电影版权及在制影片及电视节目减值亏损约227.3万港元,2022年为1234.8万港元[38] - 2023年公司资产总值约为18474.6万港元,2022年为22450.6万港元[39]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633.9万港元,2022年为3193.8万港元[39] - 2023年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9.4%(2022年:43.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由161,855,000港元减至134,192,000港元[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44,730,000港元(2022年:24,759,000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为2.03767亿港元,2022年为3.01745亿港元[155] - 2023年收益为28,915千港元,2022年为10,533千港元[198]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9,865千港元,2022年为29,286千港元[198] - 2023年毛利为9,050千港元,2022年亏损18,753千港元[19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42,837千港元,2022年为102,691千港元[198] - 2023年本年度亏损42,846千港元,2022年为102,693千港元[198]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2,222千港元,2022年为94,607千港元[198]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624千港元,2022年为8,086千港元[198] - 2023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1.00港仙,2022年为2.25港仙[198] - 2023年全面亏损总额45,276千港元,2022年为120,620千港元[200] - 2023年海外业务换算产生之汇兑差额亏损3,183千港元,2022年为15,225千港元[200] 公司运营主体数据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1收益分别为45千港元(占比0.2%)和823千港元(占比7.8%),总资产分别为15,446千港元(占比8.4%)和16,155千港元(占比7.2%)[5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2收益均为0,总资产分别为4,968千港元(占比2.7%)和25,070千港元(占比11.2%)[5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3收益分别为28,539千港元(占比98.7%)和5,242千港元(占比49.8%),总资产分别为31,827千港元(占比17.2%)和41,259千港元(占比18.4%)[5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OPCO4收益分别为261千港元(占比0.9%)和94千港元,总资产分别为21,310千港元(占比11.5%)和15,565千港元(占比6.9%)[55] 公司股权与股本信息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合共4,209,131,046股普通股[57] - 稼轩集团等持有公司1,982,561,725股,占已发行股本47.10%[169] - 中国中信集团等持有公司459,934,954股,占已发行股本10.93%[169] - First Charm Investments Limited等持有公司311,545,414股,占已发行股本7.40%[169] 公司董事与管理层信息 - 执行董事Colin Xu先生34岁,2016年加入公司附属公司,负责业务拓展等[69] - 执行董事梁伟信先生50岁,在审计等方面累积逾25年经验,现为公司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70] - 非执行董事邹晓春先生54岁,作为执业律师已有30年,在资本市场法律范畴执业达20年,2015年3月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71] - 周亚飞先生55岁,在中国会计等方面拥有超30年经验,2021年3月起任国美金融科技执行董事,现为公司审核及提名委员会成员[73] - 李雪松先生55岁,在中信集团多家附属公司任高管,有丰富通信与广电业务经验[7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伟雄先生60岁,1992年起在香港取得律师资格,现为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等[75]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全体非执行董事获委任,重续任期为3年[91] - 周亚飞先生及邹晓春先生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93][157] - 梁伟信先生、Colin Xu先生、周亚飞先生、邹晓春先生、林长盛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5/5[103] - 吴伟雄先生、王炬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5[103] - 李雪松先生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0/1,林长盛先生股东大会出席情况为0/1[103] - 2023年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网上课程、阅读相关主题材料及出席培训班[109] - 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林长盛、吴伟雄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邹晓春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111][112] - 2023年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情况:1 - 500,000港元有1人,500,001 - 1,000,000港元有1人,1,000,001 - 1,500,000港元有1人[113] - 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吴伟雄、林长盛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周亚飞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114][117] - 提名委员会正制定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待落实及董事会批准[118] - 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年内举行四次会议,审核集团年报、中期报告及季度报告[119] - 梁伟信先生自2018年10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2023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需在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必要委任以符合GEM上市规则第17.104条规定[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企业管治守则条文A.2.1、A.4.1及A.6.7外,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97]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召开例会会向全体董事发出最少14日通知[101] - 回顾年度内,集团已举行7次董事会会议[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6月3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外,公司未举行其他股东大会[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提供核数服务酬金为132万港元,2022年为158.4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零[121] - 公司建议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名委任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120] - 董事会已检讨公司有关企业管治的政策及常规[126] - 董事会确认监督管理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全面责任,并已下放给管理层[127] - 集团建立内部审计章程,进行年度风险评估,设计连续三年的审计计划[129] - 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整体运作良好[129] - 公司为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成员投购董事及高级人员责任险[133] - 公司承诺维持高水平透明度,向股东公开及适时披露资料[134] - 董事会每年检讨转授不同委员会的所有权力[132] - 股东周年大会通函需在大会前不少于21天或20个完整营业日发送,其他股东大会通告需在会前不少于14天或10个完整营业日发送[136]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附带股东大会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37] 公司其他运营信息 - 公司拥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多个国内娱乐文化业务所需牌照[27] - 中国农村院线发行有序推进,计划推广到全国3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共300多条农村院线[12] - 《发财经记》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达25.45%[1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资产抵押[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2022年:无)[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51名雇员,包括约48名驻中国雇员及3名驻香港雇员[63] - 公司为雇员提供有竞争力薪酬组合和良好工作环境,提倡互相尊重、人人平等[66] - 公司会不时提供在职培训,为雇员筹办工余活动并进行小组讨论[66] - 公司无倚重单一供应商或客户,年内无与客户及供应商的未决纠纷[66] - 公司薪酬策略是建立论功行赏文化,奖励表现优异、提升股东价值的雇员[67] - 2014年6月10日公司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十年,将于2024年6月届满[161] - 2023年12月31日,已无尚未行使之购股权[1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作出慈善及其他捐赠约22.21万港元,2022年无[166] - 最大客户占本年度销售比例为77.60%[172] - 五大客户合计占本年度销售比例为92.63%[172] - 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自2021年12月21日起任外聘核数师,2023年6月30日获续聘[177] - 公司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任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届满,届时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
拉近网娱(08172)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