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西菱动力,代码300733[11]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魏晓林[11] -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为成都市青羊区腾飞大道298号,邮编610091[11] - 公司网址是www.xlqp.com,电子信箱为Yanghao@xlqp.com[11] - 董事会秘书是杨浩,证券事务代表是何心竹[11]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是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11]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0,567.90万元[3] - 2023年公司因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导致营业利润净减少8,362.76万元[3] - 2023年营业收入15.196亿元,较2022年的11.072亿元增长37.24%[1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057亿元,较2022年的3699.16万元下降385.68%[1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5亿元,较2022年的3752.76万元增长239.82%[12]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30.348亿元,较2022年末的30.697亿元下降1.13%[1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752亿元,较2022年末的16.959亿元下降7.11%[12] - 2023年分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072亿元、3.511亿元、3.840亿元、4.773亿元[13]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3.53万元,2022年为 - 89.12万元,2021年为 - 14.01万元[16]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72.33万元,2022年为404.10万元,2021年为190.85万元[16]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420.77万元,2022年为267.23万元,2021年为418.01万元[1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5.196亿元,同比增长37.24%[45] - 2023年销售费用1658.26万元,同比增长61.04%[49] - 2023年研发费用5562.14万元,同比增长26.20%[4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27亿元,同比增34.20%;流出小计11.99亿元,同比增26.09%;净额1.28亿元,同比增239.82%[53]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0亿元,同比增3594.40%;流出小计6.62亿元,同比增221.48%;净额 - 1.51亿元,同比降21.24%[53]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14亿元,同比降54.77%;流出小计6.26亿元,同比增33.89%;净额 - 2.12亿元,同比降147.29%[53] - 2023年末货币资金2.07亿元,占总资产6.83%,较年初降7.30%;应收账款5.78亿元,占比19.03%,较年初升5.50%[54]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4504.17万元,本期购买5.53亿元,出售5.08亿元[55] - 报告期投资额2.03亿元,上年同期2.53亿元,变动幅度 - 19.61%[56]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36亿元,净额3.29亿元,已累计使用1.19亿元[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剩余2.13亿元,其中专用账户3780.7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30亿元,现金管理4500万元[60] - 报告期因计提商誉、存货等项目资产减值准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利润存在重大差异[53] 子公司财务数据 - 2023年子公司鑫三合经营业绩净利润亏损1,968.17万元[3] - 动力部件子公司总资产202101.71万元,净资产61093.77万元,营业收入105391.78万元,净利润 - 8257.66万元[69] - 鑫三合子公司总资产15588.06万元,净资产10274.08万元,营业收入4089.08万元,净利润 - 1968.17万元[69]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016.10万辆和3009.4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0%和12.00%[18] -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0万辆和949.50万辆,同比增长35.80%和37.90%,市场占有率达31.60%[22] - 2023年纯电动汽车销售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80.40万辆,同比增长84.70%;燃料电池汽车销售0.6万辆,同比增长72.00%[22] 各业务线产品信息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产品包括涡轮增压器、曲轴扭转减振器、连杆总成、凸轮轴总成、涡壳,与广汽丰田等知名客户合作[25] - 公司军品及航空零部件业务受托加工航空结构件、钣金件、系统件、轴类件等产品[30] 各业务线产能产量销量数据 - 2023年末涡轮增压器在建产能80万台/年,2024年投产后产能达160万台/年,2025年计划增加40万台/年产能并投入量产[37] - 2023年凸轮轴总成产能360.00万支,产量223.67万支,产能利用率62.13%;2022年产能374.40万支,产量240.26万支,产能利用率64.17%[37] - 2023年曲轴扭转减振器产能417.60万支,产量242.65万支,产能利用率58.11%;2022年产能417.60万支,产量279.76万支,产能利用率66.99%[37] - 2023年连杆总成产能890.40万支,产量651.40万支,产能利用率73.16%;2022年产能890.40万支,产量650.10万支,产能利用率73.01%[37] - 2023年涡轮增压器产能80.00万台,产量95.06万台,产能利用率118.83%;2022年产能80.00万台,产量33.00万台[37] - 2023年连杆总成产量651.40万支,同比增0.20%,销售量635.51万支,同比增0.15%[38] - 2023年曲轴扭转减振器产量242.65万支,同比降13.26%,销售量249.22万支,同比降5.71%[38] - 2023年凸轮轴产量223.67万支,同比降6.91%,销售量235.47万支,同比增5.08%[38] - 2023年涡轮增压器产量95.06万台,同比增188.06%,销售量93.29万台,同比增189.99%[38] - 国内市场2023年产量1193.80万支,同比增0.73%,销售量1194.52万支,同比增5.05%;国外市场2023年产量18.97万支,同比增5.39%,销售量18.97万支,同比增5.39%[39]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3年汽车零部件收入14.175亿元,占比93.28%,同比增长54.99%[45] - 2023年航空零部件收入8594.75万元,占比5.66%,同比下降48.65%[44][45] - 2023年传统产品(凸轮轴总成、连杆总成、曲轴减震器等)营业收入6.0996亿元,同比微降1.05%[44] - 2023年涡轮增压器总成产品年销量93.29万台,营业收入7.8781亿元,同比增长175.27%[44] - 2023年子公司鑫三合航空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4089.08万元,同比下降66.62%[44] - 2023年皮带轮收入1.3824亿元,占比9.10%,同比下降5.82%[45] - 2023年凸轮轴收入2.3974亿元,占比15.78%,同比增长0.03%[45] - 2023年连杆收入2.3198亿元,占比15.27%,同比增长0.87%[45] - 涡轮增压器营业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175.27%,占比51.84%[46]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38.86%,占比98%[46]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38.86%,占比100%[46] - 汽车发动机零配件营业收入14.17亿元,同比增长54.99%,毛利率9.39%[46] 业务线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 报告期受航空零部件客户采购计划和定价政策调整影响,公司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务下滑,产能利用率降低,盈利能力减弱[24] - 随着客户采购恢复,公司预计航空零部件加工业务将逐步恢复[24] - 涡轮增压器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近年开始由中高端车型向经济型车型渗透,配置率逐渐提升[23] - 汽车动力向新型能源转型,新能源车渗透率逐年提升,对传统动力汽车及产业链构成竞争压力[23] - 造车新势力进入汽车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对产业链各环节成本管控提出更高要求[23] -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化运营、订单增加,推动产业链需求增长,为民用航空零部件产业带来成长机遇[24] 研发项目情况 - 航空(薄壁)构件特殊电解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已结项,目标是实现航空机匣、叶片类零件精密加工并开拓产品市场[50] - 特种螺纹加工技术开发项目已结项,可实现石油类特殊螺纹便捷生产、降低废品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50] - 钻具旋转导向轴工艺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已结项,实现钻具旋转技术实质性突破,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成本[50] - 石油钻探装备特殊焊接技术研究项目已结项,对石油钻探焊接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50] - 航空结构(薄壁)件微变形压装系统技术研制项目已结项,实现航空机匣、叶片类零件精密加工并开拓产品市场[50] - 航空轴类件气动快装系统研制项目已结项,实现大型零件快速换装和产品自定位加工以提高加工效率[50] - 轻量化曲轴减振皮带轮工艺技术研发项目已结项,减轻重量同时实现产品功能,降低成本且更节能环保[50] - XT60Z产品平台研发处于研究阶段,目标是实现增压器核心体标准化开发与验证,适配汽柴油发动机[50] - XT70Z产品平台研发处于研究阶段,开发高效性及自动化产品生产平台,提高产品合格率和规范生产能力[50] - 旁通阀增效技术研发处于研究阶段,改善旁通阀内部泄漏大、敲击噪音大问题,改善生产工艺和减少误差[50] 研发人员与投入数据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449人,较2022年的376人增长19.41%[52]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7.26%,较2022年的14.07%提升3.19%[52] - 2023年本科研发人员115人,较2022年的99人增长16.16%[52] - 2023年硕士研发人员7人,较2022年的5人增长40.00%[52] - 2023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43人,较2022年的111人增长28.83%[52] - 2023年30 - 40岁研发人员194人,较2022年的163人增长19.02%[52]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55,621,447.50元,2022年为44,072,687.11元,2021年为35,834,490.12元[52]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66%,2022年为3.98%,2021年为4.78%[52]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2022年为0元,2021年为8,700,764.68元[52] - 2023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0.00%,2022年为0.00%,2021年为24.28%[52] 募投项目情况 - 航空结构件制造生产线项目累计实际投入8977.81万元,进度98.00%[56] - 涡轮增压器扩产项目承诺投资251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671.04万元,投资进度34.55%,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1] - 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53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4616.77万元,本报告期投入45.15万元,投资进度0.98%,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32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200万元,投资进度100%,已于2022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1] - 2023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共5671165.18元,其中涡轮增压器扩产项目4537026.80元,发行费用1134138.38元[62] - 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过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12月31日余额为130300000元[63] -
西菱动力(300733)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