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远锂科(68877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长远锂科长远锂科(SH:688779)2024-04-26 21:1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7.29亿元,同比下降40.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108.36%[13] - 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446.80万元[2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7.29亿元,同比下降40.31%[7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08.36%[76]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亿元,同比下降64.99%[76]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41.57亿元,同比下降19.83%[7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同比下降107.79%[76]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0,606,753,636.69元,同比下降40.77%,营业成本为10,177,267,156.08元,同比下降33.88%,毛利率为4.05%,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9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8%,同比下降22.27个百分点[5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1%,同比下降22.28个百分点[56]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31%,主要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下游需求放缓[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08.36%[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4.99%,主要由于上下游收付款信用周期差异[56]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6,457,046.19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和资产处置损益[59][60] - 其他收益本期数为81,179,420.88元,占利润总额的40.58%,主要来自政府补助[200] - 资产减值损失本期数为-139,471,450.70元,占利润总额的-69.71%,主要由于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 主营业务与成本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05%,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18]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06.07亿元,同比下降40.77%,主营业务成本为101.77亿元,同比下降33.88%[10] -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硫酸镍、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硫酸钴、四氧化三钴等[32] - 公司主要产品中,直接材料占成本的比例较高[32] - 公司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为9,438,087,244.78元,占总成本的92.74%,同比下降35.52%[103] - 公司2023年直接人工成本为151,501,328.79元,占总成本的1.49%,同比增长3.97%[103] - 公司2023年制造费用为316,781,563.52元,占总成本的3.11%,同比增长10.94%[103] - 公司2023年其他成本为270,897,018.99元,占总成本的2.66%,同比下降16.33%[10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为3.77亿元,同比下降42.98%,主要由于研发材料投入金额减少[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51%,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56] - 公司2023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376,598,307.53元,同比下降42.98%[127] - 公司2023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1%,较上年度减少0.16个百分点[127] - 公司新增取得12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获得100项有效发明专利和41项实用新型专利[126] - 公司2023年度参与起草标准新实施21项,累计实施50项,其中主起草5项[126] - 公司高功率高镍NCA材料在电动工具领域形成数百吨出货[125] - 公司磷酸锰铁锂材料有望用于高续航电动汽车,理论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出20%[122] - 公司在研项目总投资规模达55,841万元,累计投入22,186.06万元,涉及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129] - 公司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93人,本科97人,专科45人,高中及以下35人[131] - 公司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可持续研发体系与创新机制,重视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13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8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2.10%,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0.21万元[153] - 公司取得141项有效专利,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154]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924,593.5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7.17%,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万元[2] - 公司成功进入珠海冠宇、长虹三杰、江苏天鹏等行业优质企业供应链体系,开始批量交付[86] - 公司产品质量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重要客户年度质量绩效评价中均获评A级[87] -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等[87] - 公司已进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梯队[140] - 公司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头部企业不断在高镍化、单晶化方向取得研发突破,高镍产品和单晶高电压产品市场表现增长趋势[140]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924,593.5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7.17%[161]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540,908.0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6.11%[163] - 公司产品已进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157]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下游行业需求波动风险,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3] - 公司积极推进“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和“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建设,未来可能面临产能利用率下跌的风险[17]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可能对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32]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2]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8] 现金流与投资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亿元,同比下降64.99%,主要由于上下游收付款信用周期差异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出增加[20]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8亿元,主要由于募投项目支付的工程设备款增加[20]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5亿元,同比下降112.63%,主要由于报告期无筹资项目资金流入[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106,104,836.1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4.99%[19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648,282,950.35元,主要由于募投项目支付的工程设备款增加[19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465,077,290.5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2.63%[200]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销量为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91] - 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7.6万吨,同比增长27.2%,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163.8万吨,同比增长43.4%,市场份额达到66.1%[96]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114] - 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47.6万吨,同比增长27.2%[114] - 2023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59.0万吨,其中高镍材料产量为28.9万吨,同比增长7.0%[117] - 2023年国内单晶三元材料产量为25.4万吨,渗透率较2022年继续提升[117] -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基本兼容,有望在储能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141]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优于全固态电池[14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战略布局磷酸铁锂和钠电材料业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已稳定量产交付[62] - 公司完成钠电量产线改造,层状单、多晶产品均实现吨级出货[62] - 公司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全面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价值分割与话语权上占据优势[135] - 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稳居国内前列,报告期内通过优化机制、深化合作、产品技术迭代等措施取得积极成效[140] - 公司依托中国五矿的平台优势,有望获得更为快速、长远的发展[158]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等[87] - 公司研发业务围绕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探索、基础理论研究等创新活动展开[88]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驰材料具备NCM523、NCM622、NCM811、NCA等前驱体的量产能力,主要供公司连续生产三元正极材料[135] - 公司两项锂离子电池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工艺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144] - 动力型磷酸铁锂产品实现产业化突破,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初代多晶和单晶定型,关键指标优异[144] 供应链与客户关系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924,593.5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7.17%,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万元[2] - 公司成功进入珠海冠宇、长虹三杰、江苏天鹏等行业优质企业供应链体系,开始批量交付[86] - 公司产品质量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重要客户年度质量绩效评价中均获评A级[87] - 公司已进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第一梯队[140]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924,593.5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87.17%[161]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540,908.0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6.11%[163] - 公司产品已进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157] 资产与负债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1,016,489,851.01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5.46%[183]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417,233,561.12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4.8%[183]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618,452,033.98元,较上期期末减少72.63%[183]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4,380,228,492.91元,较上期期末增长57.31%[183] 其他 - 公司2023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33,685.23万元[23] - 公司2023年度拟不派发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23] - 公司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5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5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五矿,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65位,拥有全球一流矿山资源[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