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力新(30011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保力新保力新(SZ:300116)2024-04-28 16:28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6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1.8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0.82%[2] - 2023年营业收入1.3649069754亿元,较2022年减少28.68%[1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8807059364亿元,较2022年减少0.82%[1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7901810328亿元,较2022年增加10.54%[1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4.8965170325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29.42%[1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142794812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36.44%[19]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4425.530754万元,2022年为2197.284666万元[19]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9223.539万元,2022年为1.6939811148亿元[19]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637.8万元、4078.73万元、3632.12万元、2300.42万元[20]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910.59万元、 - 5226.85万元、 - 1455.68万元、 - 11213.94万元[20] - 2023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620.09万元、 - 95.60万元、 - 3104.42万元、 - 2081.71万元[20]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498.01万元[23] - 新能源产品及服务收入1.34亿元,占比98.07%,同比下降28.17%;其他业务收入262.85万元,占比1.93%,同比下降47.64%[38] - 国内收入8674.35万元,占比63.55%,同比下降49.82%;国外收入4974.72万元,占比36.45%,同比增长168.96%[38] - 自产电池/电池组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30.15%;委外加工软包电池/电池组收入526.87万元,同比下降39.84%;外购电池/电池组收入1917.05万元,同比增长15.09%[41][42] - 2023年锂离子电池销售量1009.88万支,同比降7.77%;生产量1281.03万支,同比增117.98%;库存量787.63万支,同比增52.50%[46] - 2023年锂离子电池直接材料成本96813614.04元,占比58.37%,同比降24.14%;直接人工成本9182697.00元,占比5.54%,同比降14.86%;制造费用57497159.50元,占比34.67%,同比降9.64%;运费2362385.15元,占比1.42%,同比增5.11%;总成本165855855.70元,同比降18.81%[46][47] - 2023年销售费用11856102.23元,同比增32.44%;管理费用39872209.93元,同比降1.54%;财务费用 - 1304918.65元,同比降124.06%;研发费用6041065.56元,同比降14.35%[49][50]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2869171.48元,同比减少39.96%;现金流出小计为201887274.76元,同比减少31.09% [5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638616.34元,同比减少100%;现金流出小计为63861407.28元,同比增长227.88% [5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4000000.00元,同比减少51.86%;现金流出小计为44400259.60元,同比减少7.11% [55]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68382502.34元,占总资产比例13.97%,较年初的186947562.56元及26.95%下降12.98% [57]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26665668.75元,占总资产比例5.45%,较年初的84724289.16元及12.21%下降6.76% [57][58] - 2023年末存货为108468833.78元,占总资产比例22.15%,较年初的122756160.34元及17.69%上升4.46% [57][59] - 2023年末在建工程为44774646.52元,占总资产比例9.14%,较年初的3111953.51元及0.45%上升8.69% [59] 亏损原因 - 报告期内亏损主因是原材料价格下跌致电池产品价降、客户购买意愿降低,产线改造及订单不足使产能利用率低、成本上升,对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 经营风险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风险[4] - 截至报告出具日,常德新中喆累计支付业绩补偿款8200万元,与应补偿额相差较大,存在无法足额偿付风险[6] - 李瑶需按上限52亿元补偿,已履行约11.09亿元,仍需支付40.93亿元,公司追偿存在风险及不确定性[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李瑶持有公司股份106,250,290股,占总股本2.40%,均被司法冻结[7] - 公司将按协议以1元总价定向回购李瑶所持股份并注销,但执行存在不确定性[7] - 公司预计在2024年6月30日募投项目实施完毕,但存在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9]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股票收盘价已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存在面值退市风险[9] - 2022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2023年碳酸锂等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公司采购和销售[9] - 电动两轮车市场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价格是关键制约因素[10] - 公司主要产品为32700型小圆柱磷酸铁锂电池,面临其他竞争对手及不同型号产品竞争[10] - 若公司不能把控产品质量,将影响品牌形象和日常经营[11] - 储能和低速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需保持技术进步并降低成本[11] - 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85] - 电动两轮车市场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进度可能不及预期[86] - 储能及低速车领域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86] 改善措施 - 改善盈利能力措施包括推进募投项目大圆柱产线产品量产、开拓海外电芯销售市场、改善公司财务状况[5] - 公司后续计划将研发重点聚焦到大圆柱电芯产品上[75][81] - 公司未来将以圆柱型电池为基本盘,打造轻型交通及小型储能赛道,同时布局工商业储能赛道[84] - 公司将围绕细分市场提高目标市场占有率,增加终端类客户比例,扩大销售团队规模[84] - 公司将加快推进内蒙大圆柱产线产品量产,完善电芯产品布局,做好钠电池研发和供应链打通工作[85] - 公司将积极布局出海,开拓印度、东南亚、南非等海外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85] - 公司推进内蒙大圆柱产线量产,产能利用率、产线自动化程度提升,制造成本更具优势[85] 投资项目 - 公司拟在富阎产业合作园投资建立保力新总部及PACK工厂项目(一期)及6GWh储能电池绿色工厂项目(分两期实施:二期、三期)[8] - 公司在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投资建设总部及PACK工厂项目(一期)、6GWh储能电池绿色工厂项目(分两期实施),报告期投入金额均为0元[65] - 2022年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净额23259.9万元,累计使用12956.23万元,尚未使用4637.06万元,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占比11.89%[68][69][70] - 保力新(内蒙古)电池有限公司专项升级改造项目承诺投资13259.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836.13万元,进度44.01%,预计2024年6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1] - 保力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3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17.1万元,进度100%,于2023年12月31日终止,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2][7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7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003万元,进度100.04%[72] - 公司拟终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累计投入117.10万元,剩余募集资金2972.62万元(含利息净额)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5][79][80][81] - 2022年9月26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2月23日归还[77] - 2023年2月27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6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已归还2000万元,剩余4000万元延期至2024年6月23日前归还[78]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46370598.33元[79] 行业市场情况 -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自行车中锂电池使用成必然选择,每年增加的替换需求拓展行业市场容量[24] - “低碳绿色出行”、交通拥堵、中短途出行需求及新兴经济兴起使电动两轮车受众更广、使用场景拓展[25] - 全球“双碳”政策下,电动两轮车国际市场呈增长趋势[25] - 2016 - 2023年中国锂电电动两轮车市场渗透率分别为7.99%、10.01%、11.99%、16.18%、23.50%、24.20%、19.5%、5.5%[25] - 2023年全球户储电池总使用量约24GWh,出货同比下跌20%,中国户储锂电池总出货量约20GWh[28] - 预计2025年全球户用家庭储能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28] - 2023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市场规模89亿元,同比下降12.8%,出货量8.5Gwh,同比下降8.7%,渗透率为5.5%[28] - 2022年底碳酸锂价格超60万元/吨,2023年底降至约10万元/吨,降幅超80%[28] - 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电两轮车销量将达6601万辆,相比2020年增长440%[29] - 2023年末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4亿辆,十余年间增长3.05亿辆,铅酸两轮车保有量占比超75%[29] - 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锂电电动自行车的渗透率将达56.4%[29]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预计未来仍需新建超200万座[29] - 2017 - 2022年中国通信基站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由1.7GWh增长至9.0GWh[29] -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4G基站数已超过500万个,5G基站数量需为4G的2 - 3倍[27] - 2023年中国通信基站用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8GWh,增长率为39.56%[30] - 预计到2030年我国5G基站数量将达1500万个,年复合增长率29.89%,中国通信基站储能电池累计市场需求量将达142.7GWh[30] - 2017 - 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量由10.1万台涨至483.8万台,年复合增长率163.1%,预计2023年出货量达855.2万台,同比增长23.2%[30] - 便携式储能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2亿元涨至2021年的11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10.3%,预计到2026年出货量达3110万台,市场规模增长至882.3亿元[30] - 预计2021 - 2025年海外家庭新增储能增速维持在60%以上,到2025年海外新增用户侧储能容量合计接近50GWh[3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下游业务,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电芯及电池组[24] -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低速电动车、便携式储能、家庭储能等市场[33] - 公司主要产品为小圆柱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在成本及安全性上有优势,应用市场潜力大[33] - 公司制定“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建立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采购按生产计划进行[33] - 公司铝壳全极耳大圆柱电池柔性产线项目结项后将具备大圆柱电芯量产能力,可生产多款大圆柱电芯[35] - 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大圆柱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系列产品[36] - 公司产品具备快速充电(20分钟快充)、高倍率性能(3C充放倍率)、低内阻温升、优异的产品一致性、高循环寿命(超过2200次)等优势[44] - 公司主要通过直销获取订单,销售以直接销售为主[34] - 公司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和品质保证体系,通过了ISO9001:2015及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5] - 公司32700圆柱锂电池主要出口印度市场,面临国内同质化产品低价出口和汇率波动风险[39] - 2023年公司设立6家子公司,包括陕西保宝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持股比例在50%-100%[47] - 2023年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和部分设备,可兼容生产大圆柱电池,部分型号已试产[47][48] - 磷酸铁锂低成本电池项目目标是量产且降本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