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达控股(01433) - 2023 - 年度财报
常达控股常达控股(HK:01433)2024-04-29 12: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372,310千港元,较2022年的408,572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除稅及非金融資產減值前虧損为11,585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20,310千港元[5] - 2023年非金融資產減值为8,065千港元,2022年为1,534千港元[5] - 2023年所得稅開支为6,026千港元,2022年为6,218千港元[5] - 2023年年內虧損为25,676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12,558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資產總值为369,425千港元,較2022年的395,067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負債總額为174,393千港元,較2022年的155,807千港元有所上升[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95,032千港元,較2022年的239,260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3.7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8.9%,2022年约为4.086亿港元[26] - 上半年公司净亏损约1880万港元,全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570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1260万港元[26][27] - 公司收益从2022财年约4.086亿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3.723亿港元,减少约3630万港元或8.9%[46] - 销售成本从2022财年约2.351亿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2.098亿港元,减少约2540万港元或10.8%[47] - 毛利从2022财年约1.735亿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1.626亿港元,减少约1090万港元或约6.3%,毛利率从约42.5%维持至43.7%[48]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财年约950万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610万港元,减少约340万港元[4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财年约5340万港元增至2023财年约5950万港元,增加约610万港元或约11.4%[50] - 行政开支从2022财年约1.134亿港元增至2023财年1.21亿港元,增加约760万港元或约6.7%[51] - 其他经营收入从2022财年约640万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410万港元,减少约230万港元[52] - 2023财年非金融资产减值约为810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150万港元增加约660万港元[53] - 融资成本在2023财年约为320万港元,2022财年约为220万港元[54] - 税务开支从2022财年约620万港元轻微降至2023财年约600万港元,减少约20万港元或约3.1%[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9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393亿港元[5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34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6230万港元[5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借款约为23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90万港元;总银行融资约为1.3亿港元,已动用约2310万港元,未动用约1.069亿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41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050万港元或8.0%,主要因收购厂房及机器约3750万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86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4180万港元;流动比率转差至1.2倍,2022年12月31日为1.5倍[6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约21.3%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约24.7%,主要因计息银行借款增加[6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219名雇员,2022年为1164名[74] - 2023财年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537亿港元,2022财年约为1.567亿港元[75] - 董事会不建议公司派付2023财年的末期股息,2022财年为每股普通股0.20港仙[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2.126亿港元,2022年为2.529亿港元[200] 市场环境及行业趋势 - 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復甦慢於預期,零售業表現不佳,公司業務受影響[7] - 2023年下半年整體環境轉好,消費者信心回升,服裝行業去庫存接近尾聲,市場需求逐漸穩定[9] - 2024年全球时尚产业收益预计增长2% - 4%,全球服装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6557亿美元增长至703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2%[17] - 2023年上半年美国纺织品及服饰进口大幅下降22.7%[23] - 2023年11月及12月中国内地服装出口明显向好[23] - 2022至2023年上半年全球服装零售行业增长滞后,2023年下半年大部分地区销售恢复上升[28] - 2024年2月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9.1点,同比上升0.4点[39]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2023年全年毛利率维持在43.7%,下半年若剔除减值拨备可实现收支平衡[11] - 公司销售网络延伸至全球超40个市场,2023年底在中国、孟加拉等多地设有生产基地[12] - 报告期内公司RFID产品销量显著成长,占整体业务比重提升[33] - 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快印公司“印100”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网络零售渠道销售能力并拓展B2B渠道[37][38] - 公司主动与客户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解决方案,制造可降解及可回收物料标签[35][36] - 公司本年度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服装产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181] 公司收购及投资情况 - 2023年公司完成收购法国公司Primway S.A.R.L 25%股权[12] - 2023年公司完成收购法国公司Primway部分股权,其在当地及周边欧洲国家有强大销售网络[37] - 2023年2月24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Lowatag Limited收购Primway S.A.R.L股份,总代价为109.5万欧元[79] - 除公告披露外,公司2023财年无在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也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确切未来计划[78] 公司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 2023年下半年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厂房投产,土耳其厂房合作生产,孟加拉厂房完成搬迁[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尚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90万港元,2023财年已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应为851.2万港元[82] - 2023年10月31日董事会决议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由兴建孟加拉厂房及添购机器改为用作一般营运资金[83] - 建造新孟加拉厂房及为其购买机器的所得款项净额占比98.4%,金额为688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所得款项净额占比1.6%,金额为110万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建造新孟加拉厂房及购买机器已动用金额为350.4万港元,余额及承前金额为3190.8万港元[85]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建造新孟加拉厂房及购买机器已动用金额为851.2万港元[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为2690万港元[85] - 董事会认为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重新分配至一般营运资金,有助于公司更灵活有效使用财务资源,满足营运需要[88] - 董事会确认公司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建议变动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不会对现有业务及营运构成重大不利影响[8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将继续提升相关惯例[94][95]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多项具体工作[96]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特定委任期为3年,须轮值退任[105] - 公司满足上市规则,审核委员会有具会计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01][10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作独立性年度确认,公司认为其均独立[103][104] - 甄选出董事潜在候选人时考虑技能、经验等因素,提名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董事会向股东负责,负责集团策略制定、业务监督等[108] - 董事会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日常运营管理职责授权给管理层[108][109][110] - 关键及重要决策在董事会会议全面讨论,所有董事就议程事项获全面咨询[111] - 主席于2023年12月8日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会议[113] - 定期会议须最少事前十四日向董事发出通知,董事会文件须于会议原定召开日期前不少于三日送呈董事[117] - 各董事在2023财政年度出席/符合资格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执行董事陈醒明先生、罗妙兰女士、陈梓峰先生均为5/5;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楚祺先生、李德昌先生、陆美恩女士均为5/5[117] - 各董事在2023财政年度出席/符合资格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楚祺先生、李德昌先生、陆美恩女士均为3/3[117] - 各董事在2023财政年度出席/符合资格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楚祺先生、李德昌先生、陆美恩女士均为1/1[117] - 各董事在2023财政年度出席/符合资格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执行董事陈醒明先生、陈梓峰先生均为1/1;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楚祺先生、李德昌先生、陆美恩女士均为1/1[117] - 各董事在2023财政年度出席/符合资格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117] - 各董事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培训:执行董事陈醒明先生、罗妙兰女士、陈梓峰先生接受联交所刊登的通讯培训;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楚祺先生接受联交所刊登的通讯培训,李德昌先生接受联交所刊登的通讯和联交所准备的线上培训课程,陆美恩女士接受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筹办的企业管治及行政课程培训[12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行为守则,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及截至年报日期遵守规定[125] - 董事会全面负责内部控制制度并检讨其成效,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维持有效内部控制制度[127] - 内部控制顾问评估风险、制定审核计划,向公司管理层及审核委员会汇报发现和建议,监测跟进措施并报告实施进度[129][130] - 董事会在审核委员会和内部控制顾问协助下,认为集团整体财务、运营、合规控制及风险管理有效充足[131]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确保符合法规和会计准则[132][133] - 公司核数师对集团财务报表申报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第46至51页独立核数师报告内[134]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开会一次,成员出席率100%,工作包括审阅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表现和薪酬待遇、集团薪酬政策[136][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高级管理人员(不含董事)薪酬在零至100万港元有3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有1人,300.0001万至350万港元有1人[143]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开会一次,成员出席率100%,工作包括建议退任董事重选、检讨董事会组成、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44][147][148] - 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将每年报告董事会多元化组成并监察政策执行情况[149][150] - 董事会将甄选及委任董事职责和权限委派给提名委员会[151]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明确董事提名及委任的甄选标准和过程[15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3/3)[156][159] - 公司秘书为集团全职雇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61]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需经董事会批准,董事会可决定中期股息,建议末期股息需经股东大会批准[163][164] - 公司采纳股东沟通政策,确保向股东提供及时信息并让其积极参与公司事务[167][168]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及相关通函会在大会前最少20个工作日寄予股东[169] - 股东于股东大会的投票将以投票表决方式进行,投票结果将在股东大会同日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70] - 股东特别大会须应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股东请求召开,大会须在送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73] 公司合规及其他事项 - 2023年6月16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新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以符合上市规则[165]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第13.90条,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载新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审计服务收费约216万港元,2022年为220万港元;非核数服务收费约38万港元,2022年为41.4万港元[135] - 董事谨提呈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