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成科技(00365) - 2023 - 年度财报
芯成科技芯成科技(HK:00365)2024-04-29 16:4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收入约为港币2.11795亿元,毛利约为港币6137.1万元,毛利率约为29% [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收入约为港币2.11795亿元,同比下降约港币1934.5万元;毛利润约为港币6137.1万元,同比下降约港币3314.3万元;毛利率为29%,同比下调12个百分点[27] - 2023年集团总收入约2.11795亿港元,SMT装备制造业务收入2.05185亿港元,能源业务收入661万港元[39] - 2023年集团其他收益约2327.6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61.2万港元[40] - 2023年集团分销成本约3492.9万港元,同比减少约22.71%[41] - 2023年集团行政费用约9731.1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0.40%[42] - 2023年集团财务费用净额约2184.9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730.6万港元[4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6250.9万港元,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亏损)比率约为6.45%[44][45] - 2023年底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7721.9万港元,流动资产比率约123.49%[45]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11,795千港元,2022年为231,140千港元,2021年为322,981千港元,2020年为270,560千港元,2019年为201,163千港元[12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70,750千港元,2022年亏损24,563千港元,2021年利润46,416千港元,2020年利润25,249千港元,2019年亏损6,802千港元[124] - 2023年所得税费用231千港元,2022年抵免549千港元,2021年费用8,134千港元,2020年费用5,599千港元,2019年费用4,809千港元[124] - 2023年年内亏损106,812千港元,2022年亏损33,329千港元,2021年收益38,282千港元,2020年收益19,650千港元,2019年亏损11,611千港元[124] - 2023年资产总额为960,502千港元,2022年为1,157,741千港元,2021年为759,615千港元,2020年为753,206千港元,2019年为699,448千港元[124] - 2023年负债总额为706,925千港元,2022年为804,461千港元,2021年为411,026千港元,2020年为443,992千港元,2019年为410,102千港元[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9524万港元,可用于缴足红股方式分派[143] - 本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总销售额约为14.79%,最大客户销售占比约为6.60%;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约23.74%,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约为5.79%[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储备可供分派[143] 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相关业务分部收入约为港币2.05185亿元,同比稍降11%,板块毛利润约为港币8315.1万元,毛利率约为41%,同比持平 [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及其相关业务收入约为港币2.05185亿元,同比下降约港币2595.5万元,板块毛利润约为港币8315.1万元,同比下降约港币1136.3万元,板块毛利率约为41%,同比持平[29] 能源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能源业务分部收入约为港币661万元,分部毛损约为港币2178万元 [11] 公司业务成果与发展 - 2023年,公司在半导体封装设备领域推出多款新产品并新增五项专利 [1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日东科技在2023年荣获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以及深圳先进制造业“红帆奖-行业先锋奖” [10] - 2023年公司在山西建成国内首座全现货交易的合荣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500兆瓦/1000兆瓦时,一期100兆瓦/200兆瓦时于去年5月并网,10月投运[12] - 2023年公司发布半导体封装设备IC贴合机WBD2200 PLUS,适用于SIP封装等工艺[16] - 2023年集团推出多款新设备,获5项新专利,累计拥有设计专利59项[34] - 2023年集团参加多个业内大型展会[36] - 2023年山西大同合荣电站落成并网,规划总容量为500兆瓦/1000兆瓦时[38] 行业市场趋势与预测 - 预计2024年全球5G基站将突破650万个,中国达430万个;全球5G用户数将突破20亿、渗透率达25%,中国或达10亿、渗透率超50%[16] - 集邦咨询估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130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9.8%,中国内地市场占全球六成以上[18] - 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走出调整库存低迷,开启新上升循环,带动半导体封装产业链向好[19] - 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新型储能项目年增长率达120%[20] - 2023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全年均值为49.9%,高于2022年全年均值0.8个百分点[25] - 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同比下降10.8%,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8%;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5.4%,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0.1%[30] - 2023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增长6.5%,其中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9%[32] - 2023年中国LED市场可达人民币684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人民币721亿元[32] - 预计到2026年,全球MicroLED面板产值将达到7.96亿美元[32] - 预计2026年全球MiniLED背光电视出货量将超过250万台,渗透率超10%,未来四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70%[32] - 预计2023年PCB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3096.63亿元,2024年将增至人民币3300.71亿元[33] - 预计中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销售额到2024年将增加至224.6亿美元(2023年:195.4亿美元)[33] - 新能源汽车将在2035年于内地汽车市场普及[18] 公司运营与管理策略 - 公司计划采用智联 网技术提升负荷管理和需求回应能力,搭建大数据管理系统及储能云平台[14] - 公司重视电站运维安全,采用完善管理体系,通过性能测试降低运维成本,用实时智慧监控系统提高设备监控能力[14] - 山西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二次调 频和一次调 频业务长周期结算机制有望在2024 - 2025年度相继启动[14] 公司组织与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内地聘用约324名全职雇员及工人,在香港聘用约23名职员[61] - 公司董事会共有八位董事,包括两位执行董事、两位非执行董事及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2023年度,董事会共举行四次会议[69] - 公司非执行董事李勇军先生及李进先先生的委任于2022年11月5日起生效,服务协议为期三年[67] - 2023年公司所有雇员的男女比例是30:7[89] - 公司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聘任不少于一名女性董事[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董事局主席由执行董事袁以沛先生担任,行政总裁由执行董事夏源先生担任[76] - 公司符合守则条文第C2.1条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不由一人兼任[75] - 公司自2018年起制订及实施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及提名政策,2023年提名委员会确认相关政策适宜及具成效[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8名成员中,非执行董事占6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4名[94] - 2023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举行3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97] - 2023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审核委员会会议、薪酬委员会会议、提名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大多为100%[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向核数师支付审计服务酬金1732千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95千港元,总计1827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接受超过15小时的专业培训[100] - 提名委员会按年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及提名政策,并在必要时提出修订建议供董事会批准[91] - 独立董事获委任时须接受独立性评核,其后按年及在需重新考虑的情况下再次接受评核[93] - 董事会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95] - 公司每年对确保董事会获独立观点和意见的机制执行情况及有效性进行审阅,2023年度该等机制妥善有效执行[96] - 袁以沛先生52岁,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局主席等职[125] - 夏源先生43岁,任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126] - 李勇军先生51岁,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28] - 李进先先生50岁,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委员[129]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袁以沛先生、李进先先生及鲍毅先生将退任并合资格重选连任[14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2023年已遵守[6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3年遵守规定标准[63] - 公司已就董事及高级职员可能面临的法律诉讼作适当投保安排[74]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分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宇直先生、鲍毅先生,以及非执行董事李进先先生[77] - 公司薪酬委员会包括三名成员,分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鲍毅先生、平凡先生,以及执行董事袁以沛先生[81] - 公司提名委员会包括三位成员,为执行董事袁以沛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宇直先生及平凡先生[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举行一次会议[79][82][86] - 持有公司附帶權利可於股東大會投票之繳足股本不少於10%之登記股東,可提交書面呈請召開股東特別大會[113] - 若董事會未在股東特別大會呈請人遞交呈請起計21日內正式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呈請人可自行召開,但須在遞交原呈請日期起計3個月內舉行[116] - 持有公司附帶權利可於股東大會投票之繳足股本不少於5%之登記股東,或不少於100名有關登記股東,可向公司提交書面要求發出通知及傳閱不超過1,000字之陳述書[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組織章程大綱及細則曾作出修訂,詳情載於2023年5月3日的公告及5月8日的通函[121] - 公司设有专责工作小组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会根据情况寻求外部法律意见[109]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雇员及持份者可匿名向审核委员会提出关注[110]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足够[111] - 公司管理层会确保外聘核数师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回答相关问题[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订立任何上市规则项下的非豁免关联交易[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概无董事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本中拥有须记录或披露的权益或短仓[156] - 本年度内,公司概无授予董事或其相关人员购买股份或债券的权利,亦无相关行使情况[157] - 公司2023年度内概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63]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百慕达法例无规定按比例向现有股东优先发售新股[164] - 公司2023年度内除与董事订立方服务合约外,无订立其他管理合约[165] - 公司不知悉股东因持有股份享有税务宽免[166] - 集团为香港雇员实施定额供款强积金计划,内地员工参加当地退休计划[167] - 公司2023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由致同(香港)审核,致同香港任期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178][179]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芯鼎有限公司持有987176230股,占总股权约67.85%;陈萍持有100000000股,占比约6.87%;毕天富持有87783168股,占比约6.03%;达广持有84270000股,占比约5.79%[158] - 毕天富先生于87,783,168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包括直接持有37,525,200股等[159] - 达广国际有限公司由吴新先生100%实益拥有[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众人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不少于25%[177]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6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发现金股息[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