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3,894千港元,来自业务之亏损为8,000千港元,融资成本为34,141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0,所得稅抵免为0,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之年內虧損均为34,141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140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64,241千港元,总负债为119,227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45,014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45,023千港元[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414万港元,较去年改善79%[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414万港元,较2022年的1.62815亿港元减少,主要因应收贷款及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及无所得税开支[14]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389.4万港元,较2022年的2626.2万港元减少47%,主要因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减少805.4万港元及金融服务业务收益减少509.4万港元[15][16] - 2023年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收入129.9万港元,较2022年的367.2万港元减少65%,主要因两个办公室单位租赁终止致来自关连人士租金收入减少[17]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493.2万港元,2022年为1530.3万港元;折旧及摊销开支为168.4万港元,2022年为34万港元;其他开支为1024.6万港元,2022年为1855.4万港元[18]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为29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500万港元,因投资物业毗邻可比较物业表现更佳[2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80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指其他借款利息开支[24] - 2023年无所得税开支,2022年确认所得税开支1239.8万港元,因终止确认递延税项资产[25] - 2023年末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由2022年末的1.79163亿港元减至1.45023亿港元[34] - 2023年末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667.5万港元(2022年:3119.3万港元),有未偿还借款1亿港元[34]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9%(2022年:56%),流动负债净额为1886.4万港元(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1649.3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8(2022年:1.1)[35][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3414.1万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5.1万港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886.4万港元[11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业务分部亏损由2022年的11980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021万港元,主要因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10297万港元,部分被利息收入减少805万港元抵销[8] - 2023年财资管理业务录得分部亏损259万港元,较去年改善62%,因证券投资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未变现亏损净额减少347万港元[8] - 金融服务业务分部亏损由2022年的1192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589万港元,因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951万港元,部分被经纪业务收益减少519万港元抵销[8] - 2023年金融服务业务收益减少40%至775.6万港元(2022年:1285万港元)[33] 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变化 - 2023年应收贷款之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10297万港元,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之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减少951万港元,无2022年之所得税开支1240万港元[8] - 2023年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000.6万港元,较2022年的1.12975亿港元减少;应收证券孖展客户账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372.4万港元,较2022年的1323.2万港元减少[23] 贷款业务情况 - 2023年无新贷款授出或现有贷款延期,一客户提取100万港元,两客户还款1159.7万港元[27] - 2023年末九笔贷款未偿还,一笔1437.7万港元应收贷款分类至第1阶段,八笔共2.84619亿港元应收贷款分类为第3阶段[27] - 2023年末应收贷款及累计应收利息(未计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为2.98996亿港元(2022年:3.10824亿港元),回报率为2%(2022年:5%)[29] 证券投资情况 - 2023年收购市值355万港元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出售录得交易收益47.8万港元,确认已变现收益净额79万港元(2022年:1万港元)[31] - 2023年末证券投资按公平值重新计量,录得未变现亏损净额336.8万港元(2022年:684.2万港元)[31] - 2023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处理之金融资产回报率录得负17%(2022年:37%)[32] 资产质押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无质押,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622亿港元的香港投资物业已质押[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承担、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41][42][43]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31名(2022年为27名),员工成本为1493.2万港元(2022年为1530.3万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性别比例为61%男性及39%女性(2022年:59%男性及41%女性)[125] - 公司拟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结束前实现至少一名女性董事会成员[125] 外部环境及业务风险情况 - 202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中国内地和香港经济增长步伐低于预期[49] - 2023年香港资本市场成交量下降损害集团金融服务业务,政府采取措施重振市场[51] - 集团认为在香港发展旅游业务充满挑战且成本高昂,进军前需审查盈利能力等[52] - 集团面临业务、经济、信贷、流动资金等主要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缓解措施[57][58][62][66] 合规情况 - 2023年集团已遵守适用的法例法规,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重大法规情况[46][47] - 2023年12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集团无重大事项披露[54] 公司治理及决策流程 - 公司确保涉及现金提取或投资金额超500万港元的交易,需至少两名执行董事书面批准[77] - 公司2023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行政总裁角色由执行董事集体履行[88] - 公司除蒙建强先生外无正式董事委任书,但董事按章程细则轮值退任[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95][98] - 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董事会会议举行13次,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举行7次,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97] - 执行懂事张国伟、蒙建强、蒙品文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比例均为100%,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分别为100%、61.5%、69.2%[97] - 非执行董事黄俊雄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比例为0%,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100%[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国豪、冯维正、黎学廉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比例均为100%,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97] - 各董事委員會須由多數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06] - 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接受培训的记录[102] - 董事会确保不时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 董事会主席至少每年一次在执行董事不在场的情况下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会面[114] - 董事须在董事会审议议案或交易时,申报本身及其有关连实体涉及的利益,并在适当情况下避席[113] - 董事会已成立四个委员会,除企业管治委员会外,各委员会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7][128] - 审核委员会现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须举行不少于四次会议[129][130] - 2016年12月16日,董事会委任张国伟先生为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公司无行政总裁,其角色及职责由执行董事集体履行[118] - 非执行董事委任无指定任期,但须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一次[120] - 2006年1月20日,公司成立执行董事会,成员为张国伟先生、蒙建强先生及蒙品文先生[122] - 公司于2006年1月20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根据公司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或奖励[137] - 公司于2012年1月5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13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44] - 公司于2012年3月21日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145] - 2023年6月16日起,张国伟先生获委任为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145] - 企业管治委员会于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培训、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遵守守则情况[147] - 朱曼婷自2020年5月起任公司秘书,年内参加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48]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条至第5.67条董事证券交易必守标准,2023年全体董事遵守该标准[149]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以上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会议应在请求书交来后两个月内召开;若董事会21天内未召开,请求人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171] - 股东提名董事参选,须由正式合资格股东签署通告,表明提名意向并附上被提名人愿意参选的通告,在选举股东大会日期前14天提交公司[173] - 2023年6月15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通过修订细则的特别决议案,即时采纳新细则[17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宣布董事会批准并采纳股息政策,无预先厘定派息比率,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80][181] 核数师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委聘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117] - 审核委员会建议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核数师[1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七次会议[133] - 公司委聘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产生核数服务费108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18万港元,还聘另一核数师行为附属公司核数,产生核数服务费8.5万港元[166]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情况 - 管理团队负责识别风险及内部监控缺陷,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必要时实施额外监控措施,已识别风险及措施披露于年报第14至18页[162] - 公司无内部审核部,委聘独立专业人士为内部监控顾问,至少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年内未发现重大问题[163] - 董事会审查集团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以及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和汇报相关资源、员工资格等的充分性[164] 信息披露及政策制定情况 - 公司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及程序,确保内幕消息公平及时传播[165]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为汇报不当行为提供渠道及指引,对举报事项独立调查并保密[168] - 公司禁止贿赂贪污,在商业操守及道德守则中嵌入防止贿赂政策[169] 公司业务及愿景使命战略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旅游、财资管理、放债、证券、资产管理及财务咨询业务[91] - 公司愿景是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人们及企业实现长期繁荣[92] - 公司使命是在放债、证券经纪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为股东及社区创造可持续价值[92] - 公司采纳两项主要战略,增加经常性收益、现金流及资本回报并加强财务状况,吸引、挽留及培养有才能员工[93] 环境、社会及管治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依照香港联交所GEM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83][18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从事旅游、财资管理、放债、证券、资产管理及财务咨询服务[187] - 公司识别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及投资者、雇员、客户、供应商/业务伙伴、政府及监管机构、同业/行业协会、社会大众[193] - 公司为股东举办周年大会,通过回复电邮及电话查询与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保持双向沟通[193] - 公司设立电邮、面谈等多种渠道供雇员及管理层表达关注[193] - 董事会监督公司管理可持续发展事宜,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并制定政策[196]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负责审阅及监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进程以及风险管理[197][198] - 公司每年进行重要性评估,了解持份者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的意见及期望[199] - 公司评估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重大性及重要性的步骤为通过行业基准识别范畴、通过持份者参与确定优先次序、根据沟通结果验证及确定事宜[199]
环球大通集团(08063)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