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证券、贸易、放债及证券经纪业务[3] 股息宣派及支付政策 - 公司宣派及支付股息由董事会全权酌情决定,需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等因素[2]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方式 - 公司应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方式与2022财政年度基本一致[7] 持份者沟通 - 公司欢迎持份者通过多种方式沟通,不同持份者有不同期望及关注[9] 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解决措施 - 公司确认已建立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解决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问题[12] 废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 2023财政年度氮氧化物排放1.13千克,2022年为1.28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17千克,2022年为0.01千克;悬浮粒子排放0.08千克,2022年为0.09千克[15] - 公司于2023财政年度无重大有害废物,采取措施鼓励回收办公室废物[21] - 2023财政年度纸张无害废物量为0.50吨,2022年为0.48吨;无害废物总量为0.50吨,2022年为0.48吨;无害废物密度维持在0.01吨/雇员[23] 用水及废水处理情况 - 公司业务活动日常运营不消耗大量用水,产生的废水排入污水管网[2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减少78%至7188.6万港元,2022年为3.23579亿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公司业绩转亏为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78.8万港元,2022年亏损1.89249亿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1026.3万港元,去年拨备2.09397亿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减少78%至7188.6万港元,2022年为32357.9万港元[198] - 2023财政年度公司业绩转亏为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678.8万港元,2022年亏损18924.9万港元[198] - 2023财政年度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拨回1026.3万港元,去年录得拨备20939.7万港元[198] - 2023财政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13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0.93港仙[198]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2059.1万港元,2022年为全面开支总额22383.1万港元[199] 金融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组合为991.2万港元,2022年为1703.3万港元[32][35] - 2023年12月31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的债务工具组合为441.8万港元,2022年为2207.7万港元[32][36] - 2023财政年度证券投资收入为15.2万港元,2022年为54万港元;亏损为2654.3万港元,2022年为1516.4万港元[32] - 2023财政年度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带来收入15.2万港元,2022年为54万港元[35] - 2023财政年度确认透过损益按公允值列账的金融资产净亏损712.1万港元,2022年合共808.6万港元[35] - 年末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组合公允值净亏损1765.9万港元,2022年为4188.3万港元[78] - 2023财政年度债务证券的公允值亏损净额1765.9万港元,2022年为4188.3万港元[199]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2023财政年度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28.65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20.97吨;范围二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38.5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为37.47吨;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2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2年为1.1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18] - 2023财政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由2022年的1.17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增加至1.2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38] - 公司将努力实现到2025财政年度降低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的目标[38] 雇员结构数据变化 - 2023年财政年度男性雇员占比22%,女性占比24%;2022年男性占比4%,女性占比12%[55] - 2023年财政年度31 - 40岁雇员占比21%,41 - 50岁占比48%,50岁以上占比14%;2022年对应占比分别为8%、17%、5%[55] - 2023年财政年度香港地区雇员占比20%,菲律宾占比80%;2022年香港占比8%[55] 工伤事故及亡故比率 - 过去三年工伤事故发生率及因工亡故比率为0%[58] 雇员培训情况 - 2023年财政年度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0%,平均受训时数8.75;女性为23%,平均受训时数3.54[61] - 2023年财政年度高级管理人员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8%,平均受训时数9.15;其他雇员为12%,平均受训时数2.84[61] - 2023年财政年度集团董事及雇员分别接受共8小时及4小时反贪污培训,与2022年相同[73] - 集团为新入职雇员提供入职培训资料,为董事及高级雇员提供最新市场及监管资料[90] - 集团许多雇员为每年需进行外部专业培训的认证会员[90] 合规情况 - 2023年财政年度集团未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条例对集团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无产品或服务相关投诉及产品召回[67] 社会表现检讨 - 集团每年检讨社会表现,包括赞助及捐赠活动和审批程序[75] 供应商管理 - 2023财年合格供应商及服务商数量为8家,与2022年持平[95] - 集团制定供应商管理政策并每年检视[95] 客户记录保留政策 - 集团与客户的电话录音保留六个月,相关文件记录保留不少于七年[97] 安全及业务连续性政策 - 集团制定内部安全政策确保安全工作环境,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应对紧急情况[88] 童工及强制劳工合规情况 - 2023财年集团未发现违反童工及强制劳工相关法律条例的情况[94] 职业道德及反洗钱政策 - 集团对贪污、欺诈等违背职业道德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101] - 集团重视反洗黑钱及防止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问题,制定相关政策[102] 社区参与 - 集团鼓励雇员参与公共会议、活动,关注社区投资、赞助及慈善捐款[104] 资产负债数据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3,432千港元,2022年为50,435千港元[117]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094,897千港元,2022年为2,189,628千港元[117]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0,818千港元,2022年为48,039千港元[117]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054,079千港元,2022年为2,141,589千港元[117] - 2023年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为2,237,511千港元,2022年为2,192,024千港元[117]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为7,595千港元,2022年为10,346千港元[117] - 使用权资产2023年为36,631千港元,2022年为10,769千港元[117] - 应收贷款2023年为127,002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17]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值列账之债务工具2023年为4,418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3年为1,312,947千港元,2022年为1,005,561千港元[117] 历年累计亏损及收益情况 - 2022年1月1日累计亏损924,280千港元,总计2,414,080千港元[150] - 2022年度亏损189,249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223,831千港元[150] - 2022年股东注资16,408千港元,提早赎回亏损15,520千港元[150] - 2022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1,113,529千港元,总计2,191,137千港元[150] - 2023年度溢利26,788千港元,全面(开支)收益总额20,591千港元[150] - 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1,086,741千港元,总计2,211,728千港元[150]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情况 - 2023年开始强制生效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应用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54][156] - 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将分别于2024年、2025年或待定日期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58] 财务报表编制基准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若干金融工具以公允值计量[160] 收入确认政策 - 集团于完成履约责任时确认收入,控制权限定收入确认时间和方式[168][169] 使用权资产计量方式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亏损计量,并对租赁负债重新计量作出调整[173] 商誉列账及减值测试 - 收购业务产生的商誉按成本减累计减值亏损列账,相关现金产生单位每年或更频密进行减值测试[185][186] 履约责任定义 - 履约责任指可区分的单一或一批货品或服务等[188] 当事人判定条件 - 若集团在转让货品或服务前控制指定货品或服务,则为当事人[190]
中策资本控股(00235)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