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恒生指数连续第四年下跌,投资者普遍采取谨慎态度[6][7] - 全球经济增长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显著低于2000-2019年的3.8%平均水平[15] - 中国2023年GDP增长5.2%,但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6%,沪深300指数连续第三年下跌11.8%[16][17] - 香港恒生指数2023年下跌14%,IPO市场仅录得73宗IPO,较2022年减少19%,集资总额为463亿港元,较去年减少56%[18][19] - 香港股市低迷导致约30家本地券商在2023年结束营业,中小型券商因主要依赖交易佣金和保证金业务而首当其冲[20] - IMF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全球整体通胀率预计从2023年的6.8%下降至2024年的5.8%[47] - 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结构性阻力,包括高债务水平、劳动力老龄化及萎缩、内需不足等挑战[48] - 罗兵咸永道预计2024年将有200至240个A股IPO上市,预计集资额介于人民币1,600亿至1,900亿元之间[48] - 罗兵咸永道预测2024年香港IPO市场将趋于稳定,预计80家公司上市,集资总额有望超过1,000亿港元[49]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探索股票市场机遇,特别是在企业融资方面,并继续完善创新能力和资产管理业务[8][9] - 公司有意进军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以加速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8][9] - 公司致力于业务多元化,增强业务灵活性,拓宽收益来源,以应对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10] - 公司在2023年克服了不利条件,积累了更多专业知识和经验,巩固了市场地位[8] - 公司将继续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市场回稳后探索企业融资机会[8] - 公司计划提供世界顶尖的智慧、专业及一站式金融服务,以满足投资者需求[8]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进军私募股权基金领域,以加速资产管理业务的增长[51] - 公司将继续通过业务多元化和风险缓解策略,加速保险经纪及数码资产销售及推广业务的增长[52] - 公司致力于通过培育核心业务扩大收益基础,同时通过扩大业务计划开拓新的潜在市场[165] - 公司凭借深厚的客户知识和全面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组合,致力于发挥其作为专业金融服务提供者的优势[165] - 公司通过运用谨慎的商业原则增强其业务模式,努力创造企业价值[167] - 公司致力于发展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追求可观的业务增长和提升股东价值[167] 公司财务状况与业绩 - 公司2023年综合收益为7610万港元,同比增长4%[53] - 2023年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2.878亿港元,较2022年的1.781亿港元增加[54] - 亏损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减值亏损增加1.274亿港元,以及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增加1110万港元[55] - 经纪及融资业务收入为5967万港元,占总收益79%,同比下降7%[57] - 经纪佣金及相关费用收入为441万港元,同比下降35%,占总收益6%[57]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216万港元,占总收益3%,同比增长100%[57] - 保险经纪业务收入为666万港元,占总收益8%,同比增长100%[57] - 数码资产销售及推广业务收入为282万港元,同比增长37%,占总收益4%[57] - 经纪业务客户利息收入为1950万港元,同比增长39%[64] - 经纪业务客户平均贷款组合增长23%[64] - 经纪业务客户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4340万港元,较去年110万港元大幅增加[64]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为3430万港元,同比下降12%[66] - 放债业务平均贷款组合减少31%[67] - 2023年总减值确认金额为1.717亿港元,较2022年的7830万港元大幅增加[85] - 2023年第二阶段的减值确认金额为9310万港元,较2022年的2170万港元显著增加[85] - 2023年第三阶段的减值确认金额为7850万港元,较2022年的5610万港元有所增加[85] - 2023年额外减值损失总额为9340万港元,其中75.9百万港元来自现有第二阶段贷款[86] - 综合预期信贷亏损减值总额为9400万港元,较2022年的3000万港元显著增加[88] - 贷款总额为3.377亿港元,其中企业贷款占1.438亿港元,个人贷款占1.939亿港元[89] - 私人投资者贷款总额为1.273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37.7%[90] - 已到期贷款总额为3.264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96.6%[91] - 公司已与借款人进行磋商,以达成和解方案或获取更多抵押品[92] - 配售及包销佣金为150万港元,较2022年的430万港元大幅下降[99] - 经纪及融资业务录得税后亏损1.105亿港元,较2022年的2290万港元利润大幅恶化[100] - 企业融资及其他顾问服务业务录得收益480万港元,税后亏损580万港元[102] - 资产管理部门在2023年录得收益约220万港元,税后亏损约60万港元[103] - 保险经纪业务在2023年录得收益670万港元,税后亏损约27.4万港元[104] - 自营买卖业务在2023年录得净亏损约1.267亿港元,包括已变现亏损约1.095亿港元和未变现亏损约1720万港元[107] - 自营买卖业务在2023年录得税后亏损约1.324亿港元[109] - 数码资产销售及推广业务在2023年录得商品成交总额约2.885亿港元,收益约280万港元,税后亏损约280万港元[110] - 未分配行政成本在2023年增加约1490万港元,主要源于未分配的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及企业员工成本[111] - 公司在2023年确认所得税抵免约540万港元,包括即期税项开支约7.1万港元、超额拨备约390万港元及递延税项抵免约150万港元[112] - 公司2023年融资成本为380万港元,较2022年的320万港元有所增加,其中60万港元为可换股债券的实际利息开支[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510万港元(港元)和230万港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2980万港元和220万港元有所减少[118] - 公司2023年从经纪公司获得的保证金融资信贷额为1850万港元,较2022年的1700万港元有所增加[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流动资产净值和权益总额分别为1770万港元、4.621亿港元和5.133亿港元,较2022年分别减少45%、33%和31%[121] - 公司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4.735亿股,较2022年的20.786亿股有所增加[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交易证券公平值为9520万港元,较2022年的7300万港元有所增加[123] - 公司主要业务以港元进行,数字资产业务在中国进行,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人民币,影响轻微,无需对冲[1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26]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6%,较2022年的5%有所上升[128] - 公司持有昊天国际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6,216,000股,占其总股份的0.74%,公允价值约为58,500,000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0%[129] - 昊天国际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价在2023年上涨了约241%[129] - 昊天国际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中录得股东应占溢利约108,000,000港元,未派发股息[129]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星丰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16日与两名独立第三方订立独家协议,以18,000,000港元购买并出售一物业的全部已发行股份组合及董事贷款[1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支付16,000,000港元按金,交易完成日期延长至2024年4月30日或之前[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就添置物业及设备拥有任何已订约但未作出拨备的重大承担[13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始终将维持最高标准的企业管治作为首要任务[167] - 公司在2023财年内一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64] - 公司通过改善透明度、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提升股东价值和集团表现[162] - 公司财务总监赖益丰拥有超过25年的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和公司秘书实务经验[161]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5名为执行董事,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2] - 李晨女士、张弩先生及萧妙文先生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73] - 黄松坚先生因已在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过9年,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74][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独立于公司业务管理,拥有法律、会计及财务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经验[177] - 公司已建立机制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及建议,包括定期审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资格及专业知识[179]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并无指定任期,但须符合公司章程细则的膺选连任规定[181]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按上市规则第3.13条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作出年度独立性确认[183] - 黄松坚先生在任董事期间未参与公司日常运作,能够提供独立及专业的观点[184][185] - 黄松坚先生作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其对集团业务策略和政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保持董事会的稳定性[188]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的独立性指引,并在2023年保持独立[193]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在2023年均遵守了该守则[194] - 公司制定了《相关雇员证券交易守则》,以规管相关雇员买卖公司证券的交易[196] - 董事每月获得集团财务表现、状况及前景的最新资料,以便履行其职责[199]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培训,2023年各董事均参与了相关培训并提交了培训记录[200] 公司员工与管理团队 - 公司感谢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在报告年度内的专业奉献和贡献[1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74人,较2022年的72人有所增加,其中64人在香港工作,10人在中国工作[114] - 2023年公司薪金及员工福利成本为5520万港元,较2022年的4090万港元增加1430万港元,主要由于股份支付和收购汇盈国际资产管理带来的新员工[114] - 李晨女士于2021年9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通信行业、互联网科技、互联网金融科技及新型支付手段的行业资源[142] - 张弩先生拥有超过十年的电子消费品及互联网相关产品销售管理经验,熟悉渠道销售及主要客户开发[143][144] - 黄松坚先生自2012年3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145] - 萧妙文先生自2016年10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149] - 萧妙文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商务、银行、金融、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业管理经验[153] 公司投资与收购 - 公司完成收购汇盈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VCIAM)和Anli Investment Fund SPC(AIF),资产管理和保险经纪业务开始产生收益[27][28] - 公司持有的持作买卖财务资产市值约为1.55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48%[29] - 公司通过扩大数字资产分部的销售和推广力度,实现收入增长[30] - 公司计划在广西成立合营证券公司,滙盈证券将出资4.45亿元人民币,占44.5%股权[31][32] - 公司于2023年10月向中证监申请取回成立中国合营公司的申请,该申请已被视为获批[34][35] - 公司于2022年11月25日签订买卖协议,以1500万港元收购VCIAM和AIF的全部股份组合,并于2023年4月3日完成交易[36][37] - 公司成功完成配售300,000,000股新股份,每股发行价为0.12港元,所得款项总额为36,000,000港元[39] - 配售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4.43%,配售后扩大至12.61%[39]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5,200,000港元,其中20,200,000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5,000,000港元用于潜在投资机会[41] - 公司计划发行可换股债券,总额为81,600,000港元,假设换股权悉数行使,将配发480,000,000股换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43%[43] - 由于配售协议的先决条件未获满足,配售协议已失效,配售事项将不会进行[45] - 公司以6,400,000港元出售滙盈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录得出售收益约2,400,000港元[46]
汇盈控股(00821)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