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7] - 公司股票简称科净源,代码301372[19]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68,571,43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9元(含税),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3] - 每10股派息数2.39元(含税),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68,571,430股,现金分红金额16,388,571.77元(含税)[155] - 可分配利润163,889,606.10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100.00% [155]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023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15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3.02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1.30%[21][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0.25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77.53%[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8.09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92.33%[2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 - 630.77%[22] - 2023年末资产总额15.68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93.15%[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21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237.99%[2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081.11万元、1.85亿元、3151.48万元、4484.64万元[2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321.67万元、5105.61万元、 - 720.29万元、 - 2123.40万元[2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 1164.25万元、5017.36万元、 - 739.17万元、 - 2475.85万元[25]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3018.04万元、 - 4154.90万元、 - 1.24亿元、1195.84万元[2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779,764.81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1.30%[6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02,459.94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7.53%[65] - 2023年营业收入3.02亿元,较2022年的4.39亿元同比减少31.30%[76] - 2023年销售费用1609.05万元,较2022年的1162.92万元同比增长38.36%;管理费用4848.54万元,较2022年的3698.52万元同比增长31.09%[81] - 2023年财务费用721.59万元,较2022年的864.71万元同比减少16.55%;研发费用1904.36万元,较2022年的2047.91万元同比减少7.01%[8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82,566,279.11元,同比增加16.74%;现金流出小计466,685,497.45元,同比增加74.63%;现金流量净额-184,119,218.34元,同比减少630.77%[90]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0,126,836.97元,同比增加2,424,369.23%;现金流出小计186,937,408.28元,同比增加923.16%;现金流量净额-126,810,571.31元,同比减少594.17%[90]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22,750,032.94元,同比增加345.92%;现金流出小计249,558,196.28元,同比增加59.78%;现金流量净额673,191,836.66元,同比增加1,226.61%[91]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62,262,047.01元,同比增加4,874.91%[91] - 投资收益126,836.9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84%;资产减值8,272,788.21元,占比54.78%;营业外收入10,779,719.56元,占比71.38%;营业外支出-282,221.38元,占比-1.87%[9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463,278,791.41元,占总资产比例29.54%,较年初增加24.30%,主要因收到上市募集资金[97] - 2023年末应收账款503,859,030.10元,占总资产比例32.13%,较年初减少9.24%,因部分客户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98] - 2023年末合同资产27,330,903.63元,占总资产比例1.74%,较年初减少7.50%,因期初已完未结算项目本期结算[99] - 合同负债为6394232.95元,占比0.69%,较期初下降0.10%[103] - 长期借款为77000000元,占比4.91%,较期初增加4.91%,主要系北京总部基地建设新增贷款所致[103] - 租赁负债为928030.85元,占比0.06%,较期初下降0.46%[103]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75,019.30元,2022年为4,079.37元,2021年为1,004.96元[29]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928,157.94元,2022年为3,103,978.00元,2021年为319,200.00元[29] - 2023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126,836.97元[29] - 2023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773,677.54元,2022年为-69,943.71元,2021年为-450,250.94元[29] - 2023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669,117.05元,2022年为638,281.88元,2021年为12,288.27元[29]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2,300,459.52元,2022年为555,919.19元,2021年为46,817.72元[29]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704.33元[2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021,606.35元,2022年为3,120,476.35元,2021年为 -164,575.43元[29] 行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 2023年污水排放量预计达646亿立方米,污水处理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00.1亿元,202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7.53%,2022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8.11%,县城污水处理率为96.94%[33] - 《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35] - 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70%以上或比2020年提高5%以上[39,42,44,45] - 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95%以上[38,41,45,46] - 到2025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41,45] - 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力争达94%左右,部分行业较2020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44] - 到202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44] - 到2025年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高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90%[41] - 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43] - 到2022 - 2024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分别达40%、60%、80%,2025年达90%[42] - 到2025年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达一级A排放标准[46] - 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35%以上,黄河流域中下游力争达30%[45,46] - “十四五”规划指出2021 - 2025年将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120] - 到2027年将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的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到73%以上[120] - 未来污水厂会迎来6 - 10年一轮的设施更新改造浪潮,污水、管网等相关领域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将释放近万亿市场机会[121] 核心技术与产品 - 速分生物超极限脱氮装置用于一级A出水总氮提标,可实现出水总氮≤5mg/L;孢子转移超极限除磷装置用于一级A出水总磷提标,实现出水总磷≤0.05mg/L[49] - 2023年公司重点参与西凉山循环水等项目,智能离子平衡装置在工业循环水近零排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50] - 智能离子平衡装置满足高脱盐率(50% - 80%)、高回收率(80% - 95%),实现低能耗(1 - 2kW·h/吨水)[50] - 离子平衡技术应用可降低冷却循环水系统60%以上的补水以及95%以上的排污,实现碳减排20%以上[50] - 公司污泥脱水和干燥技术可将污泥含水率最低降至10%,远超传统污泥干化效果[52] - 公司污泥处理可实现70%以上碳减排[52] - 公司拥有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孢子转移技术两大主要核心技术[55] - 速分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处理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55] - 孢子转移技术主要处理水中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55] -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依托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可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55] - 孢子转移系统依托孢子转移技术,可去除水中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同时实现水体复氧[56] -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应用于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等多个场景[56] - 孢子转移系统应用于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等多个场景[56] - 公司其他水处理产品包括循环水处理设备、BMR污水处理设备、药剂等[57] - 公司自主研发智能离子平衡装置,可实现节能节水降碳,在地铁站、产业园区应用效果较好[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一百余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9项[62] - 2023年公司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和孢子转移技术经评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68] - 孢子转移系统针对微污染水处理可实现超极限除磷,出水总磷可低至0.05mg/L以下,污水厂出水最高标准一级A标准为0.5mg/L[168] 业务模式 - 公司提供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项目运营服务[54] - 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设计方案是公司整体解决方案核心模块,为水处理产品、运营服务提供支撑[57] - 项目运营服务包括水环境治理项目运营服务及其他运营服务,运营范围广泛[58] - 公司采购分原材料采购和劳务外采两类,采购中心按制度选供应商并考核[58] - 原材料采购面向市场独立进行,需向三家以上供应商询价等,按流程审批[58] - 公司将部分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工作劳务外采,负责污水处理核心工艺[5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结合市场预测安排生产,完成组装检验后发往项目现场[59] - 公司销售模式为直销,通过公开渠道等获取项目信息,提供全周期整体解决方案[60] - 公司盈利通过销售水处理产品、承接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收取项目运营服务费[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水处理行业收入3.01亿元,占比99.84%,同比减少30.05%;其他业务收入48.39万元,占比0.16%,同比减少94.34%[76] - 水处理产品收入1.38亿元,占比45.78%,同比减少41.01%;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收入8646.31万元,占比28.65%,同比增长4.76%;项目运营服务收入7667.71万元,占比25.41%,同比减少32.74%[76] - 2023年水处理产品营业成本8184.72万元,占比50.62%,同比减少29.75%;水环境综合治理营业成本3311.72万元,占比20.48%,同比减少43.62%[80] - 2023年项目运营服务营业成本4654.74万元,占比28.79%,同比减少19.38%;其他业务营业成本18.87万元,占比0.12%,同比减少89.62%[80]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1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9.60%;
科净源(301372)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