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越控股(06038) - 2023 - 年度财报
信越控股信越控股(HK:06038)2024-04-29 18: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度公司收益约49660万港元,较2022年度约38280万港元增加约11380万港元或29.7%[14] - 2023年度毛利约1.069亿港元,较2022年度增加约940万港元或9.6%;毛利率约为21.5%,2022年度约为25.5%[21] - 2023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4400万港元,较2022年度减少约550万港元或11.1%[22] - 2023年度所得税开支约1080万港元,实际税率约为15.9%;2022年度分别约为840万港元和16.2%[24] - 2023年度溢利约5700万港元,较2022年度增加约1360万港元或31.3%[25] - 2023年度应收款项周转天数约为52.8天,2022年度约103.6天[26]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约559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710万港元;定期存款1.93亿港元,2022年度为1.4亿港元,年利率介乎4.2%至5.6%[2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银行借款,资产负债率为零[27][28] - 2023年12月31日有108名员工,2022年同期相同;2023年度员工福利开支总额约7060万港元,2022年度约6760万港元[38] - 2023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56] - 2023年度向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支付审核服务费用76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0[75] - 2023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为19000港元[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626亿港元[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无购股期权获授出、行使、失效或注销[96] - 2023年度,无董事在认购公司股份的购股期权中拥有权益[103] - 2023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4] - 2023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合共及最大单一客户分别占集团总营业额约100%及68.3%[118] - 2023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合共及最大单一供应商分别占集团总采购额约62.3%及24.1%[118] - 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其将退任并符合资格续聘[124] - 2023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符合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股量[123] - 2023年收益为496,631千港元,较2022年的382,786千港元增长约29.74%[165] - 2023年毛利为106,908千港元,较2022年的97,538千港元增长约9.61%[165]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7,806千港元,较2022年的51,804千港元增长约30.9%[165] - 2023年年内溢利为57,003千港元,较2022年的43,404千港元增长约31.33%[165]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5.7港仙,2022年为4.3港仙[16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8,836千港元,较2022年的11,739千港元增长约230.83%[16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68,598千港元,较2022年的108,501千港元增长约55.39%[166]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13,567千港元,较2022年的289,609千港元增长约8.27%[166]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3,327千港元,较2022年的120,810千港元增长约10.36%[169]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79,484千港元,2022年为 -139,631千港元[169] - 2023年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0千港元,2022年为4,395千港元[170] - 2023年偿还银行借款为0千港元,2022年为20,245千港元[170] - 2023年偿还租赁负债本金为2,965千港元,2022年为2,806千港元[170] - 2023年已付股息为33,000千港元,2022年为11,000千港元[170]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6,678千港元,2022年为30,536千港元[17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7,165千港元,2022年减少净额为49,357千港元[170]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5,939千港元,2022年末为38,826千港元[1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设计及建造项目占2023年总收益约47750万港元,占比96.2%;2022年为36260万港元,占比94.7%[14] - 维修及保养服务2023年收益约1910万港元,2022年为2010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确认来自设计及建造项目合约的收益为4.77534亿港元[14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设计及建造项目合约分别录得合约资产7756万港元及合约负债9804.5万港元[147] 公司业务项目情况 - 2023年末公司手上合约价值为49900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手头重点项目估计合约余额共49900万港元[15] - 2023年度之后至报告日期,公司获授三份平台外墙合约,合约金额约为6340万港元[15] - 公司拥有约49900万港元的剩余项目价值预期将于2025年初之前完成[5] - 公司正在就六个大规模项目竞标,估计合约总价超2.714亿港元,其中四个平台外墙项目约1.867亿港元,两个幕墙工程项目约8470万港元[16]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7] - 董事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合共2000万港元,股息比率约为35.1%[89]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公司于2023年度订立协议,收购一个蒙古煤矿的独家开采权,开采业务预期于2025年度上半年开始产生收益[12][13] - 公司于2023年6月23日订立协议收购蒙古煤矿独家采矿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完成收购[174]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向董事以外高级管理层成员支付或应付酬金在100.0001万 - 150万港元的2023年有6人,2022年有4人;在200.0001万 - 250万港元的2022年有1人,2023年无[39] - 公司执行董事李志雄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其在香港建筑业有逾30年经验[52] - 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2]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初步为期三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初步也为三年,每名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不包括董事)男性77人,占比71.3%,女性31人,占比28.7%[66] - 戴国良先生及林淑仪女士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及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06] - 梁炳坤先生於建造業擁有逾25年經驗,於相關工種分項具備不少於15年經驗[129] - 戴國良先生自2024年1月15日起為財華證券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員,2023年12月29日退任鼎珮證券有限公司的董事[131] - 陳偉賢先生於1999年2月加入集團,於香港建造業擁有逾25年經驗[134] - 湯偉成先生45歲,於香港建造業擁有逾20年經驗[135] - 周金海先生於2007年6月加入集團,於香港建造業擁有逾20年經驗,2024年3月自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取得建造工程學深造證書[136] - 鍾兆麟先生於2007年1月加入集團,於香港建造業擁有逾20年經驗[137] - 賀挺信先生於2013年5月加入集團,於香港建造業擁有逾25年經驗[139] - 禤淑敏女士於2015年10月加入集團,於審計、會計及財務管理方面擁有逾10年經驗[139][140]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度除与条文第C.2.1条相关者外遵守该守则[5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2023年度至报告日期已遵守该守则[53]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确认,参照上市规则第3.13条,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57] - 董事会成员应具备管理技能和经验、行业知识和经验、财务管理技能和经验、法律合规专业知识[61] - 董事会现由五名男性及一名女性董事组成,提名委员会应加强董事会性别均衡[62] - 2023年度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分别举行会议3次、1次、2次、2次[63]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报告程序及内部监控系统等[64] - 提名委员会职责是就填补董事会及高级管理空缺候选人向董事会提建议等[65] - 薪酬委员会职责是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及架构向董事会提建议[67] - 一名或多名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80] - 股东若要在股东大会上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大会日期至少七天前提交书面建议及候选人接受选举的书面通知[81] - 公司设有网站www.gm - eng.com.hk发布集团最新资讯,宪章文件及董事委员会职权范围可在网站下载[82]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李先生、梁先生、林女士在公司分别拥有7.5亿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均为75%[112] - 2023年12月31日,李先生、梁先生、林女士在祥茂有限公司分别拥有3股、1股、3股股份,股权百分比分别为75%、25%、75%[113] - 2023年12月31日,祥茂、顾雅萍女士分别持有公司7.5亿股股份,仓位均为好仓,股权百分比均为75%[115] - 林淑儀女士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本75%[128]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核数师認為公司2023年綜合財務報表已根據相關準則真實而公平地反映集團財務狀況、表現及現金流量[143] - 确认设计及建造合约的合约收益、合约资产及合约负债被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148] - 审计程序包括了解集团编制及更新建筑工程预算和记录合约成本的程序及控制等多项内容[149][150] - 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编制并真实公允地呈列综合财务报表,以及评估集团持续经营的能力等[153][154] - 核数师的目标是合理确定整体综合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并发出核数师报告[155] - 核数师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专业判断,抱持专业怀疑态度,执行多项审计工作并与审核委员会沟通[158][159][160][161][162] 公司会计政策及准则相关情况 - 自2023年1月1日起,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80] - 香港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安排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应用相关指引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实质影响[185][187] - 多项新订或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部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生效,部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年度生效[188] - 家具及装置、办公室设备、厂房及机器可使用年期为5年,汽车为3年,租赁物业装修为2年或剩余租期(以较短者为准)[194] - 集团作为承租人,除短期租赁及或低价值租赁外,所有租赁在财务状况表资本化[197] - 集团选择不就开始日期租赁期为12个月或以下且不含购买选择权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198] - 综合财务报表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财务报表,集团内各公司间交易及结余连同未变现溢利编制时悉数以对销[191] - 附属公司为公司可对其行使控制权的投资对象,满足三个因素时公司控制该投资对象[19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任何累计减值亏损列账,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193] - 无形资产指所收购的采矿权,按成本减任何减值亏损列账,并于估计可使用年期内摊销[195] - 2023年12月31日,蒙古煤矿独家购买权协议未完成,支付代价分类为收购开采权已付按金[196]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初始确认,集团采用成本模式计量[199][200] 公司其他情况 - 公司在香港从事平台外墙及幕墙工程相关业务超30年[1][9][10] - 自2023年12月31日至报告日期,无事件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49] - 合约收益通过计量完全满足履约义务的进度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