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和股份(0026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瑞和股份瑞和股份(SZ:002620)2024-04-30 02:26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15.52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7.80%[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4003.35%[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47亿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37.64%[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4.39万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76.40%[9]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9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400.00%[9]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0.9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400.00%[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86.70%,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88.22%[9] - 2023年末总资产为40.68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15.20%[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6亿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减少61.64%[9]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5.52亿元,2022年为21.50亿元,同比下降27.98%[13]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1177.10万元,2022年为139.25万元,同比增长745.29%[13]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9061.21万元,亏损幅度较大[1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449.28万元,2022年为11170.30万元,同比下降33.31%[1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52亿元,较2022年的21.50亿元同比减少27.80%[36] - 装饰业务2023年营收14.11亿元,占比90.91%,同比减少27.55%[36] - 光伏业务2023年毛利率为63.54%,营收9744.68万元,同比减少26.94%[37][39] - 分地区来看,华东地区2023年营收5.13亿元,占比33.02%,同比减少44.43%;华南地区营收8.80亿元,占比56.72%,同比减少0.06%[36] - 直接销售模式2023年营收15.52亿元,占比100%,同比减少27.80%[36] - 未完工项目金额为50.23亿元,累计确认产值27.46亿元,未完工部分金额22.77亿元[40] - 已完工未结算项目累计已发生成本8.76亿元,累计已确认毛利5991.74万元[42] - 公共装修业务2023年材料成本5.59亿元,占营业成本41.19%,同比减少27.63%[42][45] - 住宅装修业务2023年人工费1.43亿元,占营业成本10.52%,同比减少20.35%[45] - 2023年销售费用1282.73万元,同比减少11.03%;管理费用6077.46万元,同比增加4.84%;财务费用6003.41万元,同比增加5.63%;研发费用4916.32万元,同比减少26.62%[53]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99人,较2022年增长1.02%,占比19.08%,较2022年增长2.01%[80]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49,163,239.74元,较2022年减少26.62%,占营业收入比例3.17%,较2022年增长0.05%[80]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743,871.71元,较2022年减少76.40%,主要因支付工程项目料工费比例增加[80][8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1,981,346.59元,较2022年增长1,118.52%,主要因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增加[80][8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38,759,624.39元,较2022年减少381.19%,主要因偿还借款本金利息及子公司支付应付股利增加[80][83] - 2023年投资收益65,757,100.73元,占利润总额 -23.55%,因处置子公司所致[84] - 2023年末应收账款889,094,202.12元,占总资产21.86%,较年初比重增加2.20%[86][87] - 2023年末合同资产1,860,552,972.10元,占总资产45.74%,较年初比重增加2.94%[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被冻结银行账户金额1.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2%,冻结账户数量113个,占总账户数量比例52.56%[89] - 2023年6月14日出售深圳瑞兴智慧新能源有限公司股权,价格2823万元,贡献净利润占比1.27%;11月23日出售瑞信新能源(信丰)有限公司股权,价格16870.63万元,贡献净利润占比11.86%[96] - 主要子公司深圳市瑞和恒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322053706.41元,净资产159532696.62元,营业收入70678961.45元,营业利润52549900.62元;信义光能(六安)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0000000元,总资产610236637.54元,净资产547622680.62元,营业收入97456227.16元,营业利润57332294.12元,净利润42998083.69元[98]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72] 行业发展 - 2023年建筑装饰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加大等挑战,但城市化推进带来市场空间[18] - 未来建筑装饰行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注重个性化定制、智能化装饰等[18] - 2023年光伏建筑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 公司优势 - 公司连续多年位列建筑装饰行业百强前十,资质种类和等级齐全[19] - 公司已累计获得264项专利技术成果,包括26项发明专利、23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4项外观专利,还取得7项软件著作权[23] - 公司连续第四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23] - 公司拥有安徽金寨100兆瓦(50%权益)地面光伏电站,成功实施江西信丰6兆瓦分布式EPC等光伏项目[21][22] - 公司在光伏板块与合作伙伴设立深圳红瑞新能源等合资公司拓宽业务[23] - 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排名前十[26] - 公司施工工程质量按GB/T19001 - 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24] - 公司单独设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科目,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4] - 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BIM + 绿色建造工程技术中心”和“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4] - 公司装配式装修和室内环境健康评价实验室获得CNAS检测资质认可[24] 业务管理 - 公司持续推行新能源光伏电站精细化、技术化管理,探索光伏发电与建筑装饰装修业务协同发展[28] - 公司建立多个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激励科技人员[30] - 公司推行ERP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平台,助力企业决策[31][32] - 公司以集采平台吸引战略供应商资源,采用多种采购模式降低成本,未来目标是建设综合性集采平台[33] - 公司从市场引进职业经理人,汇聚大批人才,多维度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推行股权激励制度[34] - 公司具备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EPC工程等项目承接能力,打造系统化解决方案[28] - 公司ERP管理平台实现营销、施工等环节全局整合,结合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移动化管理[32] - 公司集采中心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和资信调查,控制采购质量[33] - 公司培训体系健全,按多种维度进行针对性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3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6.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9.22%[5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6978.7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0.29%[52][53] 研发项目 - 基于管线分离的模块化地板构造技术开发已完成,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核心竞争优势[53][54] - 模块化隔墙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已完成,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56][57][58] - 全干法装配式集成厨房技术开发已完成,将提高公司在厨房装修领域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59][60]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研发已完成,可实现水电管线工厂标准化生产和现场集成装配化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61][62] - 装配式光伏幕墙技术研发已完成,融合多种技术,提高建筑装饰精致度和绿色施工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操作难度[63] - 基于装饰材料释放特性的室内污染物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行中,建立数据库预测污染物释放量,开发预辨识技术和预评价软件[64][65] - 装修工程二次机电装配式技术开发进行中,利用预制件和模块化设计,提前完成二次机电设备工作,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66][67]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具有高度集成化、可重复拆装循环利用等特点,可与装配式隔墙组成组合产品[62] - 装配式光伏幕墙技术实现钢化玻璃自动清扫和太阳能电池板高度调节,增强安全性和工作效率[63] - 基于装饰材料释放特性的室内污染物预测评价技术可解决室内装修污染物超标问题,具有社会效益和市场潜力[64][65] - 装修工程二次机电装配式技术提高机电工程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践行社会责任[67] - 基于管线分离的快装水电模块技术可应用于公共商业建筑、智慧办公建筑等多个领域[62] - 装配式光伏幕墙技术推动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发展,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63] - 公司开展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目标是提升技术实力和竞争力,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68][69] - 研发多功能集成墙体构造技术,采取材料研究、构造设计优化等措施,推动装配式绿色建筑发展[71] - 进行建筑装饰工程异形构造施工技术开发,构建技术体系,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效率[73][75] - 研究复合石材装配式安装技术,提高石材加工和安装效率与质量,降低成本和污染[76] - 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致力于开发新型构件和连接件,探索与数字化技术融合[69] - 多功能集成墙体构造技术研发可使施工标准化、模块化,减少对工人技艺依赖[71] - 建筑装饰工程异形构造施工技术开发将异形构配件纳入工厂标准化生产[73] - 复合石材装配式安装技术采用预组合模块和干式安装方式,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76] - 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研发推动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产业化发展[70] - 各研发项目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要求[69][71][75][76] - 公司正在研发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施工模拟应用技术[77]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将优化业务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专注建筑装饰主业,开拓优质客户和项目,优化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合[100] - 公司将结合建筑装饰与光伏产业,做好现有光伏电站运营管理,优化两者结合,推广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和建筑光伏一体化业务[100] - 家居板块立足高端家装需求,以大湾区为基点辐射周边,结合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创新,培育新业务增长点[100]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向绿色健康工程产品转型,创造新利润增长点[101] - 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和储备各类人才,完善绩效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101] - 公司将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内控和财务审计风险管控[10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经营管理、应收账款和市场竞争等风险[102][103] - 公司在项目选择上更谨慎,加大与优质企业合作比重以降低应收账款违约风险[103] 公司活动与披露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105]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06][107] -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108] - 公司逐步建立并完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114] - 公司严格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指定多家媒体和网站为信息披露渠道[115]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6]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与控股股东保持独立[117][119][120][121][122] 股东大会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74%,召开于1月4日[123]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74%,召开于3月3日[123] - 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83%,召开于4月13日[123]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77%,召开于2023年5月19日[124] - 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57%,召开于6月14日[124] - 2023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27%,召开于11月15日[124] - 2023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33%,召开于12月29日[124] 人员变动 - 2023年3月3日马贤春被选举为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监事[126][127] - 2023年3月28日林望春、杨水金被增聘为公司副总裁[126][127] - 2023年3月3日党哲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监事职务[126][127] - 邓本军在2022 - 2024年间离任副总裁,减持股份1534383.563股[126] - 朱厚佳在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