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20年1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58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8350万港元,余款约230万港元预计2025年3月前动用[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总计8.58亿港元,实际用途7.82亿港元,未动用金额5300万港元,其中2300万港元预计2025年3月底前动用[19][2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2.352亿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2.273亿元增加约3.5%[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人民币590万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1070万元下跌约44.9%[7] - 2023年销售开支及行政开支分别较2022年增加约31.8%及约14.8%[7] - 2023年就合约资产及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计提拨备约人民币76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500万元[7] - 2023年研发支出约为人民币106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000万元[17] - 2023年综合收益约人民币2.352亿元,较2022年约人民币2.273亿元增加约人民币800万元或3.5%[21] - 销售开支从2022年约720万元增加约230万元或31.8%至2023年约950万元[30] - 合约资产及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减值净额从2022年约500万元增加约51.8%至2023年约760万元[31]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2040万元增加约300万元或14.8%至2023年约2340万元[32] - 2023年集团持有总资产约4.831亿元,总负债约1.701亿元,负债与权益比率约为14.3%,资产负债率约为29.1%[36][37][39][41] - 2023年集团有可动用及未使用银行融资约8110万元[4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3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650万元[4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22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100万元[4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4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30万元[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198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75名;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72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510万元[47] - 2023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266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2670万元[49] - 2023年度,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为人民币300万元,2022年度约为人民币2820万元[50] - 2023年度,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1610万元,2022年度约为人民币3170万元[51] - 2023年度,集团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为人民币770万元,2022年度为现金流出净额约为人民币460万元[52]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5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核数师的薪酬约为人民币115.1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11.7万元[1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全钢架空活动地板产品销售额1.74353亿元,占总收益约74.1%;2022年销售额1.95623亿元,占比86.1%[22] - 2023年硫酸钙架空活动地板产品销售额6089.5万元,占总收益约25.9%;2022年销售额3164.7万元,占比13.9%[22] - 全钢架空活动地板产品收益从2022年约1.956亿元减少10.9%至2023年约1.744亿元[23] - 硫酸钙架空活动地板产品收益从2022年约3160万元大幅增加92.4%至2023年约6090万元[24] - 2023年全钢架空活动地板产品销量134万平方米,平均单位售价130.1元/平方米;硫酸钙架空活动地板产品销量38万平方米,平均单位售价160.3元/平方米[25]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收益1.98519亿元,占比84.4%;中国香港市场121.9万元,占比0.5%;其他国家及地区3551万元,占比15.1%[28] - 2023年全钢架空活动地板产品毛利3572.3万元,毛利率20.5%;硫酸钙架空活动地板产品毛利901.7万元,毛利率14.8%[29] 所得款项计划用途及实际使用情况 - 提升产能及效能方面,收购土地计划用途2090万港元,实际用途2090万港元;兴建基础设施计划用途2190万港元,实际用途2190万港元;装设额外生产线计划用途2690万港元,实际用途2360万港元,未动用330万港元;安装环保节能设施及设备计划用途220万港元,实际用途20万港元,未动用200万港元[19] - 购置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以升级现有生产线计划用途510万港元,实际用途510万港元[19] - 偿还集团未偿还债务计划用途500万港元,实际用途500万港元[19] - 提升及优化资讯科技系统计划用途23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230万港元[19]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计划用途150万港元,实际用途150万港元[20] 董事及管理层信息 - 谢星43岁,2021年9月加入董事会,有超15年会计等经验,曾担任恒伟集团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60] - 王立37岁,2021年11月加入董事会,2012年起为中国执业律师,2009 - 2015年任职于北京市惠诚(常州)律师事务所[62] - 龙梅51岁,2021年11月加入董事会,为中国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有近31年会计等经验[63][64] - 李文韬41岁,2019年6月加入集团,有19年审计等经验,2020年1月 - 2023年4月曾为现代中药集团财务总监[66][67] - 章亚英60岁,为佳辰地板和佳辰机房设备前副总经理,有逾30年架空活动地板制造行业经验[68][69] - 董事会现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固定为期3年,可按规定提前书面通知终止[150] - 沈敏先生、王立先生及龙梅女士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并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2] - 刘会女士于2023年5月1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49] - 陈仕平先生于2023年5月1日辞任行政总裁,于2023年10月25日辞任执行董事[149]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适当专业会计资格或相关财务管理经验及专业知识[149] - 董事会主席沈敏先生与两名执行董事沈明晖先生和刘会女士分别是父子、翁媳关系,刘会女士是沈明晖先生配偶[151] - 陈仕平先生自2023年5月1日起辞任公司行政总裁,刘会女士接任[172] - 李文韬于2019年6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已遵守上市规则规定的所有资格、经验及培训要求[18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守港交所披露规定,并评估关键绩效指标适用性及重要性[7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采纳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平衡原则[72] - 董事会对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汇报负责,评估相关风险并确保管理及监控系统有效[73] - 董事会制定政策措施,监督执行和表现,定期审核相关事宜并实施措施加强表现[74] - 2023年二氧化氮排放量为6.2公斤,2022年为11.8公斤;二氧化硫排放量2023年为0.1公斤,2022年为0.3公斤;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排放量2023年为0.5公斤,2022年为0.8公斤[80] - 2023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2140吨二氧化碳排放,2022年为1323吨;范围2排放2023年为2772吨二氧化碳排放,2022年为2068吨;总计2023年为4913吨二氧化碳排放,2022年为3391吨[80] - 2023年无害废弃物为703吨,2022年为426吨;无害废弃物密度2023年为3.0吨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2022年为1.9吨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82] - 2023年有害废弃物为15吨,2022年为12吨;有害废弃物密度2023年为0.06吨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2022年为0.05吨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82] - 公司识别出21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及评分,评分标准为0至10[77] - 公司重视权益持有人反馈,与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及大众等保持密切沟通[76] - 公司从“对持份者的重要性”及“对本集团发展的重要性”两方面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进行优先排序[78] - 公司主要关注环境、雇佣、供应链管理、产品责任、反贪污、社区等层面的事项[79] - 公司实施多项政策减轻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如维护废气和污水管理系统、关闭不用设备等[80] - 公司制定资源有效利用政策,包括提供培训、使用环保节能设施等[82] - 2023年公司电力消耗4,544兆瓦时,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19.34;汽油消耗9,235升,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39.30;天然气消耗937,406立方米,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3,988.96;水消耗32,058立方米,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136.42[84] - 2023年公司纸张材料及硬纸盒消耗83,935公斤,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357.17;木材消耗959立方米,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4.08;塑料材料消耗56吨,每百万元人民币收入消耗密度为0.24[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98名员工,员工流失率约为8.6%[97] - 2023年男性员工135人,流失率5.2%;女性员工63人,流失率15.9%[97] - 2023年18至30岁员工26人,流失率19.2%;31至40岁员工52人,流失率9.6%;41至50岁员工59人,流失率6.8%;51岁或以上员工61人,流失率4.9%[97] - 公司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常规风险管理流程,识别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88][89] - 公司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和行动计划,积极开发光伏产品和解决方案[90] - 公司管理团队定期评估政策,将环保及自然资源保护概念融入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营[85] - 公司董事会对减缓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战略和政策做最终决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评估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知悉有任何重大不遵守劳工法律及法规、违反健康与安全问题法律法规的情况[98][99] - 2023年因工伤损失天数为18天,2022年和2021年均为零[100] - 2023年参加培训的男性、女性员工百分比均为100%,平均培训时间均为8 [102] - 2023年参加培训的高级管理、中级管理、一般员工百分比均为100%,平均培训时间均为8 [102] - 2023年公司拥有67家供应商,约88.1%位于江苏省,11.9%位于邻近省份和城市[104] - 保修期内收到客户反馈或询问后1个营业日内安排后续行动或维修服务[10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产品因安全或品质问题被退回,无客户投诉[108] - 所有董事会成员参加香港廉政公署举办的线上网络研讨会[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与反腐败和洗钱有关的法律及法规[1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针对公司或其员工的腐败行为提告并已审结的司法案件[1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捐出人民币30,000元支持江苏常州地方公益组织[118] - 环境层面A1需披露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及合规资料,关键绩效指标涉及排放物种类及数据等[120][121][122] - 资源使用层面A2需披露有效使用资源政策,关键绩效指标涉及能源总耗量、总耗水量等[123][124] - 环境及天然资源层面A3需披露减低对环境及天然资源影响政策及相关行动[126] - 气候变化层面A4需披露识别及应对气候相关事宜政策及行动[126] - 社会层面B1雇佣需披露补偿、招聘等政策及合规资料,关键绩效指标涉及雇员总数及流失比率[127][128] - 健康与安全层面B2需披露提供安全工作环境政策及合规资料,关键绩效指标涉及因工亡故人数及比率等[129][130] - 发展及培训层面B3需披露提升雇员知识技能政策及培训活动,关键绩效指标涉及受训雇员百分比及平均受训时数[130] - 劳工准则层面B4需披露防止童工或强制劳工政策及合规资料,关键绩效指标涉及招聘惯例及违规处理措施[130][131] - 供应链管理层面B5需披露管理供应链环境及社会风险政策,关键绩效指标涉及按地区划分的供应商数目等[131] 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
佳辰控股(0193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