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丰展控股(01826) - 2023 - 年度财报
丰展控股丰展控股(HK:01826)2024-04-30 16: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总收益约1.938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3.572亿港元减少45.7%[4][14] - 2023年公司录得毛损约720万港元,2022年为毛利730万港元[14] - 2023年公司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3590万港元,较2022年的630万港元增加约2960万港元或469.8%[14][16] - 2023年公司录得本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5930万港元,2022年为净亏损160万港元[14] - 2023年其他收入约为40万港元,较2022年的800万港元减幅约为95.0%[1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5930万港元(2022年:100万港元),应占年内全面亏损总额约为5930万港元(2022年:90万港元)[2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98倍(2022年12月31日:1.27倍)[3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负(2022年12月31日:约16.4%)[3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约2340万港元银行存款(2022年12月31日:2090万港元),以担保约4170万港元的履约保证及一般银行融资的担保信贷融资(2022年12月31日:4170万港元)[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履约保证金额约为4170万港元(2022年:4170万港元)[40] - 集团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2140万港元减少约490万港元或22.9%至2023年约1650万港元[21] - 集团融资成本由2022年约10万港元增加约100.0%至2023年约20万港元[23] - 2022年集团录得所得税抵免约36000港元,2023年并无所得税开支[24] - 2022年附属公司终止综合入账的收益约1090万港元[25] - 2022年来自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利润约60万港元[26] 应收账款及减值亏损情况 - 2023年应收账款及保证金减值亏损460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减值亏损 -10万港元,合约资产减值亏损3140万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五大客户的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保证金约4310万港元(2022年:5110万港元),占总额的55%(2022年:84%)[20]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保证金以及合约资产分别确认减值亏损净额约460万港元及3140万港元(2022年:100万港元及580万港元)[20]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从事提供改建及加建工程、维修、专门工程及新发展工程的承包服务[8] - 报告期后公司已开展若干新项目,储备项目合约总金额约5.665亿港元[11] - 香港建筑行业面临利率上调、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现金紧绌、供应链受阻及劳工短缺等风险[5] - 公司将审查现有业务及财务状况,研究业务及投资机遇,考量资产出售、收购等举措以提升长期增长潜力[12]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69名雇员(2022年:88名雇员)[41] - 2023年,集团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3440万港元(2022年:4660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雇用69名员工[154] - 2023年男性员工占比78%,女性员工占比22%;2022年男性占比74%,女性占比26%[154] - 2023年管理层员工占比12%,技术人员/主管占比12%,一般员工占比76%;2022年管理层占比15%,技术人员/主管占比2%,一般员工占比83%[154] - 2023年19 - 40岁员工占比32%,41 - 60岁员工占比52%,60岁以上员工占比16%;2022年19 - 40岁占比31%,41 - 60岁占比53%,60岁以上占比16%[154] - 公司员工地区分布均为香港,2023年和2022年均占比100%[154] - 公司整体员工流失率为14%[155] - 2023年男性员工流失率为39%,女性员工流失率为28%;2022年男性流失率为4%,女性无数据[155] - 2023年19 - 40岁员工流失率为37%,41 - 60岁员工流失率为34%,60岁以上员工流失率为28%;2022年19 - 40岁流失率为100%,41 - 60岁和60岁以上无数据[155] - 2023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505日,2022年为162日,2021年为898日[161] - 2023年管理层男性总培训时46小时,平均培训时8小时;技术人员/主管男性总培训时88小时,平均培训时11小时;一般员工女性总培训时22小时,平均培训时2小时,男性总培训时623小时,平均培训时18小时[165] - 2023年管理层男性受训雇员占雇员总数百分比为25%;技术人员/主管男性为38%;一般员工女性为27%,男性为32%[165]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四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2023年12月31日,吴先生为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企业管治报告日期,公司一直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55] - 提名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达致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59] - 公司意识到董事会层面的性别多元化有待改善,将继续坚持用人唯才原则[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两次会议,股东大会举行一次[61][62] - 执行董事吴建韶出席2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61][62]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玉生、刘国辉、黄镇华出席2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尹智伟出席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因5月31日退任未出席股东大会[61][62] - 全体董事就定期董事会会议获至少14日通知,会议议程及文件在会议前至少3日送交董事[64]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按三年任期获委任,须根据细则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通过阅读刊物资讯和参加培训研讨会参与持续专业发展[72]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载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73] - 审核委员会由陈玉生、刘国辉、黄镇华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国辉为主席[75]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监控核数师独立性及审核财务报告等[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审核集团财务业绩、内部监控系统等事宜[79] - 审核委员会成员刘国辉、陈玉生、黄镇华出席会议次数为2/2,尹智伟出席次数为1/2(2023年5月31日退任)[80] - 薪酬委员会由吴建韶、陈玉生、黄镇华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审核董事及高管酬金并提出薪酬待遇建议[82][84] - 薪酬委员会成员吴建韶、陈玉生、黄镇华、尹智伟(2023年5月31日退任)出席会议次数均为1/1,建议董事会成员薪酬不变,公司未向董事支付酬金[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零至100万港元薪酬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3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的有1人[86] - 提名委员会由吴建韶、陈玉生、刘国辉、黄镇华组成,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审核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87][90] - 提名委员会成员吴建韶、刘国辉、陈玉生、黄镇华、尹智伟(2023年5月31日退任)出席会议次数均为1/1[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提名委员会在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委任不同性别董事方面无意见分歧[92] - 董事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已评估持续经营能力假设的有效性[93] - 外聘核数师主环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集团财务报表申报责任声明载于年报第60页独立核数师报告[94]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保障股东投资和集团资产[95] - 集团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分析、评估、降低及应对风险[101] - 公司制定了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政策,包含相关程序、内部监控措施和报告系统[102]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充足有效[99]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职能,由董事会直接负责内部监控并检讨其有效性[98]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赋予在股东大会投票权利)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7] - 若董事会在核实要求书并收到足够款项后21天内未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符合资格的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需偿付相关合理费用[108] 核数师酬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法定审核服务酬金为725千港元,较2022年的891千港元有所下降;其他服务酬金2023年为0千港元,2022年为38千港元,两年总酬金分别为725千港元和929千港元[104] 公司秘书培训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余子敖参加了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05] 公司沟通与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设立多个渠道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包括在股东周年大会回答提问、刊发年报及中期报告等[112] - 公司会在网站www.fdbhk.com公布集团业务发展及营运的最新消息[113] - 公司重视持份者意见,持份者可通过公司网站、股东周年大会等渠道分享意见[116] 公司环境相关情况 - 公司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资源消耗、雇佣及培训等[120] - 公司欢迎持份者通过电话(+852 3188 5595)或电邮(info@fdbhk.com)就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表现提供意见[120] - 公司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厂房及发电机使用超低硫柴油、采用获批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等[124] - 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环境法例及规例包括《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废物处置条例》等[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有关排放的重大不合规事件[126] - 公司希望在业务营运中使用有效资源及减少污染物,在营运需求与环保之间取得平衡[128] - 2023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8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334吨下降约45.5%[132][133] - 2023年建筑地盘拆建废物(填土区)产生量为511吨,较2022年的1241吨减少;拆建废物(分类设施)产生量为152吨,较2022年的1466吨减少;拆建废物(堆填区)产生量为202吨,较2022年的1294吨小幅增加;办公室纸张产生量为4吨,较2022年的5吨减少;无害废物总计869吨,较2022年的4006吨减少[137] - 2023年总耗电量为158,885千瓦小时,较2022年的328,396千瓦小时减少;电力密度为4.83千瓦小时/雇员/日,较2022年的7.89千瓦小时/雇员/日减少[140] - 2023年总耗水量为1,603立方米,较2022年的7,343立方米减少;耗水密度为0.03立方米/雇员/日,较2022年的0.23立方米/雇员/日减少[140] - 2023年范围1直接排放为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64吨减少;范围2间接排放为15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238吨减少;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为18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2年的32吨减少[132] - 公司遵守《空气污染管制条例》,识别、评估及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29] - 公司遵守《废物处置条例》,合法及适当处理建筑地盘的废物[134] - 公司实施环保措施,包括遵守环境法律、高效使用清洁能源、重用物料减少废弃物[130] - 公司提出资源节约措施,如鼓励雇员关闭电器、设定空调温度、重用物品、双面打印、节水等[140] - 公司开发的环境管理系统已被认证符合ISO 14001[143] 公司供应商与合规情况 - 2023年主要供应商/分包商数目为148个,2022年为124个;其中香港地区2023年为147个,2022年为124个,墨西哥地区2023年为1个,2022年为0个[171] - 公司严格遵守《雇佣条例》,2023年未发现涉及童工及强制劳工的不合规个案[165][167] - 公司制定分包商及供应商政策,仅选择通过质量控制测试且记录良好的合作方,并每年进行评估[169][170] - 2023年公司未因质量差劣及安全接获重大投诉或被要求终止项目,未发现涉及产品责任的不合规案例[172][175] - 公司为雇员制定行为守则,2023年未收到政府机构关于不遵守反贪污法律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