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6.40亿元,同比下降58.7%[7] - 2023年公司房地产销售额为人民币16.86亿元,同比下降18.9%[8] - 2023年公司已交付楼面面积为82,004平方米,同比下降42.7%[7] - 2023年公司录得亏损人民币29.49亿元,同比扩大89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款为人民币226.63亿元,同比增加8.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土地储备为569.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8] - 2023年公司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人民币1,446元,同比下降9.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48.28亿元,同比下降7.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476.50亿元,同比增加0.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28.22亿元,同比下降223.6%[8] - 2023年公司综合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6.397亿元,同比下降58.7%[15] - 2023年已出售及交付的楼面面积为82,004平方米,同比下降42.7%[15] - 2023年已确认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7,025元,同比下降39.1%[15] - 2023年81.7%的销售收入来自上海地区项目,10.7%来自环渤海地区项目[16] - 2023年一线城市项目占销售收入的92.3%,二、三线城市项目仅占7.7%[16] - 2023年集团整体平均确认售价从2022年的每平方米人民币44,391元下跌39.1%至每平方米人民币27,025元[18] - 2023年集团房地产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686.0百万元,同比下降18.9%;销售面积83,754平方米,同比下降41.2%[21] - 2023年长三角地区项目贡献房地产销售收入人民币842.9百万元,占集团年度物业销售的50.0%,主要来自恒盛•南京•金陵灣及恒盛•南通•尚海灣项目[23] - 2023年上海地区房地产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79.6百万元,长三角地区为人民币842.9百万元,环渤海地区为人民币80.1百万元,东北地区为人民币183.4百万元,分别占集团物业销售总额的34.4%, 50.0%, 4.7%及10.9%[24] - 2023年集团整体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0,130元,较2022年的每平方米人民币14,591元上升38.0%,主要因二、三线城市商铺销售占比增加及新推盘项目拉升整体平均售价[25] - 2023年一线城市(上海及北京)及二、三线城市实现的房地产销售金额分别为人民币617.2百万元及人民币1,068.8百万元,分别占集团房地产销售总额的36.6%及63.4%[26] - 2023年公司总房地产销售金额为16.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28] - 2023年公司总房地产销售面积为83,754平方米,同比下降41.2%[28] - 2023年上海地区销售金额为5.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6%[28] - 2023年长三角地区销售金额为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9%[28] - 2023年环渤海地区销售金额为0.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28] - 2023年东北地区销售金额为1.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8%[28] - 2023年综合销售收入为2,639.7百万元,同比下降58.7%[4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49.2百万元,同比上升891.8%[46] - 2023年毛利下降79.2%,主要因物业项目重大减值拨备745.4百万元[46] - 2023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80.63亿元,同比下降23.9%[51] - 2023年销售成本中包含物业项目减值拨备人民币74.54亿元[51] - 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83.34亿元,同比下降79.2%[54] - 2023年毛利率为31.6%,同比下降31.2个百分点[54] - 2023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2.14亿元,同比增长142.8%[55] - 2023年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46.12亿元,同比增长60.2%[56] - 2023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4.12亿元,同比下降20.7%[59] - 2023年总财务成本为人民币2492.0百万元,较2022年上升22.0%[60]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2102.0百万元,较2022年上升42.2%[60] - 2023年合营企业亏损为人民币458.8百万元,2022年为盈利人民币48.4百万元[61]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399.3百万元,2022年为盈利人民币1281.2百万元[63]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450.1百万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578.7百万元[6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949.2百万元,较2022年上升891.8%[65]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1077.6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7.8%[66] - 2023年发展中物业余额为人民币10633.1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16.0%[67] - 2023年持作销售已落成物业为人民币6724.8百万元,较2022年上升13.5%[67] - 2023年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2663.4百万元,较2022年上升8.1%[72] - 公司借款总额在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66.34亿元,较2022年的2096.37亿元增加8.1%[79] - 公司2023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94.92亿元,累计亏损为人民币1187.23亿元[76] - 公司2023年的借款总额中,须于一年内偿还的金额为人民币2266.34亿元[73] - 公司2023年的借款总额(不包括非控股股东的贷款)为人民币2186.41亿元,较2022年的2024.32亿元增加[75] - 公司2023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1.46亿元,较2022年的39.07亿元减少[76] - 公司2023年的借款总额中,逾期本金及利息分别为人民币1026.29亿元和375.71亿元[76] - 公司2023年的银行融资授信总额为人民币1919.3亿元,较2022年的1766.6亿元增加[74] - 公司2023年的资本负债比率因净权益亏绌而不适用[75] - 公司2023年的物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68.6亿元,创下历史新低[79] - 公司2023年的整体实际借款利率为9.1%,较往年的12%或以上大幅下降[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26.634亿元,其中定息借款为人民币191.97亿元[86] - 若人民币兑其他货币升值/贬值5%,公司除税后亏损将减少/增加约人民币1290万元[82] - 若借款利率上/下调100个基点,公司除税后亏损将增加/减少人民币2800万元[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未解除按揭担保款项为人民币37.936亿元[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88.10741亿元[93] - 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63.97亿元,同比下降58.7%[48] - 2023年已出售及交付的楼面面积为82,004平方米,同比下降42.7%[48] - 2023年已确认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27,025元,同比下降39.1%[48] 市场环境 - 2023年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27.9%[11] - 2023年新开工面积和房地产投资均降至十年同期最低点[11] - 2023年300个城市住宅用地供需规模同比下降30%以上[11] - 2023年公司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困难,销售响应和拓展是企业生存的重中之重[13] - 2023年公司积极寻求融资结构和降负债方面的解决方案[13] - 2024年新房销售市场仍面临调整压力,市场恢复依赖宏观经济改善和调控政策刺激[42] 项目与土地储备 - 2024年公司预计推出14个项目,总可售建筑面积为0.55百万平方米[30] - 2024年上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公司预计可售建筑面积的28.7%、43.3%、11.1%及16.9%[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在建面积为2.1百万平方米[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总量为5.7百万平方米,平均楼面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446元人民币[34] - 公司总土地储备为5,696,880平方米,平均土地成本为每平方米1,446元[37] - 商业物业总规划楼面面积为2.6百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130,715平方米,在建647,774平方米,规划中1,187,465平方米[38][40] - 商业物业中,零售商业、写字楼及酒店分别占67.4%、10.3%及22.3%[39] - 公司计划长期持有大部分商业物业,以获取稳定租金收入[39] 公司战略与管理 - 公司将优化管理模式,加强销售体系和工程成本管理,加快商业资产销售[43] - 公司将采取审慎财务政策,通过项目销售和资产处置降低债务规模,改善债务结构[44] - 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及管理业务,位于中国[110] - 公司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展示在ESG方面的政策与绩效[110] - 公司严格遵循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C2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ESG报告[111] - 公司通过多种活动与持份者保持沟通,包括面對面訪談、股東週年大會、中期及年度報告等[113] - 公司进行ESG议题重要性评估,识别出持份者最关注的ESG议题[115]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ESG策略,并定期评估ESG风险,管理和监控相关ESG议题[118] - 公司聘请独立可持續發展顧問,促进ESG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提供未来可持續發展策略建议[119]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ESG事务,对ESG策略执行和信息披露负有全面责任[120] - 公司董事会要求管理层定期汇报ESG表现,并指示采取适当的风险缓解措施[120] - 公司所有ESG信息披露、政策及目标均经董事会审阅和批准[12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023年总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4,072.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5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人民币收入[123] - 202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9千克,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千克,颗粒物排放量为0.1千克[122] - 2023年总用电量为4,170,000千瓦时,密度为1.6千瓦时/每百万人民币收入[129] - 2023年总用水量为195,300立方米,密度为74.0立方米/每百万人民币收入[129] - 2023年总汽油消耗量为2,985公升,密度为1.1公升/每百万人民币收入[129] - 2023年总纸张消耗量为312千克,密度为0.1千克/每百万人民币收入[129] - 2023年无害商业废弃物量为4.6吨[126] - 公司采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实施多项环境管理政策,包括碳排放、能耗、用水、废弃物管理和绿色采购政策[122] - 公司实施无纸化办公,鼓励员工使用电子文档和电子通信,减少纸张使用量[126] - 公司要求承建商使用低挥发性建筑材料,并遵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124]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至五年的GHG排放密度、有害及无害废弃物产生密度,及各类资源使用量密度保持平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43] - 公司识别了气候风险内的实体风险和过渡风险,并制定了应对措施[139][140][141][142] - 公司定期审查和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法规及信息披露要求[142] - 公司描述了业务活动对环境及天然资源的重大影响及已采取管理有关影响的行动[186] - 公司描述了已經及可能會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相關事宜,及應對行動[187] 人力资源与管理 - 公司员工总数为37人,全部为全职员工,位于中国[149] - 2023年有17名员工离职,离职员工中一般员工占17人[150] - 公司员工性别分布:男性24人,女性13人[150] - 公司员工年龄分布:30岁或以下1人,31-40岁19人,41-50岁12人,51岁或以上5人[150] - 公司员工层级分布:高级管理层1人,中层管理2人,一般员工34人[150] - 公司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员工薪酬调整及花红参考员工表现、公司业绩及市场情况而定[147] - 公司完全恪守有关薪酬、解雇、招聘、晋升、工作时间
恒盛地产(00845)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