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业绩 - 2023年收益为67,634千港元,较2022年的88,730千港元下降约23.77%[1] - 2023年毛利为20,917千港元,较2022年的33,316千港元下降约37.21%[1] - 2023年年内亏损为240,343千港元,较2022年的95,326千港元扩大约152.13%[2] - 2023年每股亏损为11.76港仙,较2022年的4.60港仙增加约155.65%[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244,690千港元,2022年为96,266千港元[23] - 2023年资产总值为909,423千港元,2022年为1,101,550千港元[23] - 2023年负债总额为865,087千港元,2022年为805,189千港元[2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39,044,000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263,792,000港元[10] - 2023年收益为67634000港元,较2022年的88730000港元下降约23.78%,毛利为20917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7.22%,毛利率降至30.93%[46] - 2023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2.39044億港元,2022年為9342.6萬港元[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39044亿港元,拥有流动负债净额约2.63792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580.9万港元,应付债券及银行借款本金和应计利息已拖欠付款[7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244,896千港元,较2022年的277,668千港元下降约11.79%[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598,998千港元,较2022年的631,079千港元下降约5.09%[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862,790千港元,较2022年的715,918千港元增加约20.51%[4] - 2023年流动负债净值为263,792千港元,较2022年的84,839千港元增加约210.93%[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4,336千港元,较2022年的296,361千港元下降约85.05%[5] - 2023年无形资产总计5973000港元,包括牌照1825000港元和商誉4148000港元,公司就受规管金融服务业务分部项下牌照确认减值7361000港元[41][42]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5384000港元,应收票据为1806000港元,按发票日期计,0至6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1620000港元[43] - 2023年应收贷款净额为13592000港元,本金总额合计148370000港元的应收贷款及应收利息总额29735000港元,利率介于每年6%至15%之间[44]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26630000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17469000港元,按发票日期计,0至60日的应付贸易账款为8556000港元[44] - 2023年合约负债为3720000港元,主要由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和生产电子产品产生,本年度确认年初计入合约负债的收益导致合约负债减少593000港元[45] - 2023年按公允值於損益列賬之金融資產中非上市股本投資為0,2022年為604.9萬港元[38] - 2023年按公允值於其他全面收益列賬之金融資產中非上市股本投資為0,2022年為5900萬港元[39]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本金总额合计148,370,000港元(2022年:164,300,000港元),应收利息总额29,735,000港元(2022年:26,074,000港元)[53] - 2023年应收贷款本金介乎10,000,000港元至23,915,000港元(2022年:介乎500,000港元至24,500,000港元),利率介乎每年6%至15%(2022年:每年6%至15%)[53] - 2023年有抵押和无抵押应收贷款本金总额分别为10,000,000港元(2022年:10,500,000港元)及138,370,000港元(2022年:153,800,000港元)[5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最大借款人和前五名借款人占公司应收贷款金额分别为23,915,000港元(16.12%,2022年:24,500,000港元及14.91%)和97,399,000港元(65.65%,2022年:103,700,000港元及63.12%)[55] - 2023年12月31日,所有无抵押贷款本金总额约为1.3837亿港元,已到期未续期,自到期日起已收回约2013万港元,其中约1543万港元于2023年内收回[58]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为1.64513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48.3万港元,主要因收回应收贷款导致各阶段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有增减变化[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80.9万港元,计息借款约为4.84786亿港元,计息借款除以总资产为53.31%,资本负债比率为10.80,资产净值为4433.6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69[64] - 2023年12月31日,多家公司股权已被质押为公司2017年发行的债券作担保,办公室物业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已质押予银行担保集团贷款[65] 业务分类收益 - 公司有电子产品生产、放债、物业开发和管理、受规管金融服务四个可报告分类[20] - 2023年电子产品生产及销售收益52022千港元,较2022年66763千港元下降[21] - 2023年物业管理收益7356千港元,较2022年5740千港元上升[21] - 2023年受规管金融服务收益3911千港元,较2022年5610千港元下降[21] - 2023年放债收益4345千港元,较2022年10617千港元下降[21] - 2023年可报告分类收益67634千港元,较2022年88730千港元下降[21] - 2023年电子、物业开发和管理、受规管金融服务收益分别为52,022千港元、7,356千港元、3,911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66,763千港元、5,740千港元、5,610千港元[27] - 2023年电子产品生产销售收入、放债服务利息收入、受规管金融服务收入和物业开发管理收入分别约占总收益76.92%(2022年:75.24%)、6.42%(2022年:11.97%)、5.78%(2022年:6.32%)及10.88%(2022年:6.47%)[51] - 2023年电子产品生产贡献收益约52,022,000港元(2022年:66,763,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22.08%)[52] - 2023年提供放债服务贡献收益约4,345,000港元(2022年:10,617,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59.08%)[53] - 本年度提供受规管金融服务分类贡献收益约391.1万港元,较2022年的561万港元减少30.28%,主要因一项受管理资产基金于2023年5月结束[63] - 丽江项目建筑面积约3.6583万平方米,由人防工程结构、可销售商铺、杂物室和商业多用途室组成,现持作出售用途,商铺出租产生租金和管理费收入,本年度无物业销售收入,管理费收入约735.6万港元[61][62] 财务准则影响 - 采用多项新订或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司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董事预期采用新订及修订准则未来不会对综合财报产生重大影响[18] 地区与客户收益 - 2023年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的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8,256千港元、67,634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6,227千港元、88,730千港元[26] - 2023年三名主要客户交易收益为44,965千港元,2022年为47,971千港元[27]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为 - 6,049千港元,2022年为 - 2,671千港元[28]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0,974千港元,2022年为35,675千港元[28]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4,347千港元,2022年为940千港元[29]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中国土地增值税按30%至60%累进税率缴纳[29] - 2023年香港利得稅按估計應課稅溢利16.5%計稅,合資格實體首200萬港元應課稅溢利按8.25%計稅[30]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根據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及普通股加權平均數20.32571385億股計算[31]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主要来源于租金收入约3708000港元、政府补助约1572000港元及按公允值于损益列账之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亏损约6925000港元[46] - 2023年财务成本减少,主要是由于2022年财务成本包含应付债券的额外违约利息[47] - 2023年资产减值主要来源于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减值亏损9809000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7361000港元及于一间联营公司之权益减值亏损134911000港元[48] - 2023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包括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净额约565,000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约88,000港元及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1,483,000港元[49] 金融投资情况 - 2023年公司於IT City資本比例34%,投票權比例28.57%,2022年資本比例60%[32] - 2022年12月20日,IT City認購本金3.02億港元、年利率10%的壹年期可換股債券[33] - 2023年5月31日,IT City行使可換股債券轉換權,轉換為18股華瀚創投股份[34] - 2023年6月8日,華瀚創投股份拆細,IT City持有股份由18股增至1.8萬股[3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華瀚創投股份40.98%,以按公允值於其他全面收益列賬之金融資產列賬[36][37] 信用风险管理 - 集团视乎贸易客户之信贷状况及地理位置给予0至120日的信贷期,董事认为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若[43][44][45] - 公司对放债业务有信用风险策略、政策及信用审查和风险评估,授出贷款前后会评估和检查抵押品价值[56] - 公司不会主动要求借款人续期贷款,会因应要求续期并进行持续信贷评估,认为实际违约风险不高[57] 货币与资金情况 - 集团货币资产、贷款及交易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借款全部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2023年12月31日未参与衍生工具活动及对金融工具作出承担以对冲财务状况风险[66] 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约300名雇员,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097.4万港元[67] 后续事项披露 - 董事不知悉2023年12月31日后至公布日期发生须披露的重大事项[68] 股息与证券交易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69] - 本年度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公司守则遵循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全体董事年内遵守规定[71] - 公司采用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中的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常规守则[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外,遵守其他守则条文[73] 审核与管理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批准集团会计政策及2023年度业绩,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74][75] - 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已核对集团2023年度综合业绩公布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但未就业绩公布发出核证[76]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无法获得充足审核凭证,认为报表按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78] 持续经营措施 - 公司正与银行磋商调解或延期偿还借款,将寻求额外财务资助,董事实施改善营运资金和现金流措施[12] - 董事认为公司未来十二个月有充裕现金资源,按
先机企业集团(0017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