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UDA Health (EUDA)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EUDA Health EUDA Health (US:EUDA)2024-05-09 06:01

公司收购与股权交易 - 2024年5月6日公司签订股份购买协议,以1000万股新发行普通股(价值1500万美元)收购马来西亚CK Health Plus Sdn Bhd,交易于5月8日完成[14] - 2024年5月6日,公司签订股份购买协议,以1000万股新发行普通股收购Fortress Cove全部已发行股本,估值约1500万美元;若满足特定财务业绩里程碑,将额外发行100万股[143][144] - 2020年1月公司100%收购Super Gateway Group Limited股权[66] - 2024年5月6日公司签订股份购买协议,以1500万美元(1000万股新发行普通股)收购CK Health Plus Sdn Bhd全部已发行资本,若满足特定财务业绩里程碑,将额外发行100万股普通股[66] - 2024年5月8日收购完成[6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和2022年净亏损分别约为85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负营运资金约为790万美元,现金约为20万美元[15] - 2023年公司收入约370.65万美元,较2022年的约376.43万美元下降约5.8万美元,降幅1.5%;成本约286.44万美元,较2022年的约289.43万美元下降约3万美元,降幅1.0% [149] - 2023年住宅公寓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占比70%,较2022年的60%上升;商业单位收入占比30%,较2022年的40%下降[150][151] - 2023年毛利润率为22.7%,较2022年的23.1%下降0.4% [153] - 2023年总运营费用约480万美元,较2022年的约1310万美元下降约830万美元,降幅63.3% [154] - 2023年销售费用减少约40万美元,主要因营销费用减少;一般及行政费用减少约160万美元,主要因信贷损失准备减少[155][156] - 2023年盈利股份支付减少约520万美元,因2022年发行400万股盈利股份,2023年未发行;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减少约110万美元,因2022年相关商誉和无形资产已全额减值[157][158] - 2023年其他费用净额约450万美元,较2022年的约1280万美元下降约830万美元,降幅65.1% [159] - 2023年利息费用净额减少约7万美元,主要因带息可转换票据减少;预付远期购买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130万美元,较2022年的约1290万美元大幅减少[159][160] - 2023年预付远期合约结算损失约260万美元,债务结算损失约60万美元;其他收入减少约6.1万美元,主要因新加坡税务局补偿计划金额减少[162][163][164] - 2023年所得税收益为0美元,较2022年的约2.1万美元减少约2.1万美元,主要因2023年无递延所得税收益可实现[165] - 2023年和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分别约为84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166] - 2023年终止经营业务净亏损约160万美元,2022年为净收入约5.9万美元,主要因收入减少约510万美元致毛利减少约230万美元,虽运营费用减少约50万美元仍亏损[167] - 2023年和2022年净亏损分别约为10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168] - 2022年较2021年,收入从455.852万美元降至376.4295万美元,降幅17.4%;成本从330.8536万美元降至289.4296万美元,降幅12.5%;毛利从124.9984万美元降至86.999万美元,降幅30.4%[170] - 2022年物业管服务收入较2021年减少约80万美元,降幅17.4%,至约380万美元,主要因管理物业单元数量减少[172] - 2022年物业管服务成本较2021年减少约40万美元,降幅12.5%,至约290万美元,与收入减少趋势一致[174] - 2022年总运营费用较2021年增加约1130万美元,增幅623.2%,至约1310万美元,主要因销售、行政、股份支付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营运资金赤字约790万美元,现金约20万美元[19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约为29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840万美元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等[198]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约为15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2500万美元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等[199]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活动净现金提供量约为4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160万美元的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等[200] - 2023年投资活动无净现金提供[201] - 2022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约为3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20万美元的第三方贷款等[202] - 2021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约为4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40万美元的第三方贷款等[203] - 2023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约为27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80万美元的普通股私募发行等[204] - 2022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约为25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30万美元的其他应收款相关方还款等[205] - 2021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约为2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约7000美元的融资租赁负债支付等[206] 公司资金筹集与借贷 - 2023年2月公司执行董事Alfred Lim提供12.875万美元营运资金贷款,1 - 5月前首席执行官James Tan贷款50.07万美元[18] - 2023年5 - 7月公司出售79万股受限普通股,筹集79万美元,5 - 6月通过发行134.5739万股普通股结清161.7606万美元债务[18] - 2024年3月公司向两名高管和一名执行董事支付29.5361万股普通股代替现金薪酬,与James Tan及其关联方达成和解协议,分别发行2.4004万美元和91.1373万美元可转换票据[18] 公司业务调整 - 2023年9月公司决定精简医疗服务业务,关闭诊所以降低间接成本和运营损失[14][15] - 2023年9月公司关闭诊所以减少运营成本,管理层正寻求新投资和医疗执照[43] - 2023年9月公司决定关闭诊所以精简医疗服务运营,减少运营成本和损失[66] 公司经营风险与挑战 - 审计机构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表示重大怀疑,因公司自2020年以来持续经营亏损和负现金流,且需外部融资[15] - EUDA和审计机构识别出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涉及人员不足、第三方专家评估机制缺失和财务报告流程控制不当[16] - 2023年1 - 5月四名前独立董事离开公司董事会,虽已填补空缺,但无法保证留住现有董事[22] - 公司管理团队管理上市公司经验有限,可能难以应对报告、程序和内部控制等义务[21]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型公司,持续到最早发生的以下时间点:2027年12月31日、财年总年营收至少达12.35亿美元、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前三年发行超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券[25]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产生了与法律、会计、上市等相关的大量成本,获取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成本增加[25] - 公司自2019年开始业务运营,较短的运营历史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评估公司成功和预测风险挑战变得困难[29] - 公司历史上很大一部分收入依赖新加坡的企业客户和会员,预计未来5年他们仍将贡献可观收入[32] - 公司大部分业务服务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传染病疫情复发及相关防控措施会影响业务连续性和经营结果[33] - 公司费用与企业客户提供福利的个人数量及订阅的应用或服务数量成正比,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这些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收入[34] - 数字医疗市场面临技术快速变化等风险,公司成功取决于能否用最新技术提升解决方案和开发新服务[34] - 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且快速发展,未来增长和成功取决于能否与其他公司有效竞争[35] - 公司当前或潜在竞争对手可能在财务和物流方面资源更丰富,可能使公司处于竞争劣势[36] - 若公司无法解决面临的风险和困难,将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30] - 公司业务面临外汇风险,计划推出数字货币创建支付生态系统以降低风险,且部分市场有自然对冲[37] - 公司业务和增长依赖与第三方及合作伙伴的关系,若关系建立或维护失败,业务和营收可能受损[37][38] - 公司依赖第三方技术服务和自身系统,技术故障可能导致业务受影响[40] - 公司目前无已发布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风险,可能影响业务和财务表现[41][42] - 公司需开发新服务并创新支持服务,否则增长前景、营收和运营结果可能受影响[44] - 公司需经济地维持品牌知名度,否则业务和财务表现可能受损[45][46] - 公司营销依赖现有客户的正面推荐,客户流失或不满可能影响业务[46] - 公司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提供服务,供应商服务不佳可能影响业务和增长前景[47] - 公司专有软件和平台可能无法正常运行,影响声誉和业务[48] - 公司销售和实施周期长且不可预测,可能导致经营业绩波动,未来销售周期可能更长、客户需求更复杂、前期销售成本更高[49][50] - 若无法及时为客户实施解决方案或解决技术问题,公司可能失去客户、声誉受损,影响运营和财务表现[51] - 公司可能无法满足会员对技术支持服务的需求,若会员需求大幅增加,可能无法提供满意服务,影响盈利能力和业务拓展[52] - 国际业务面临本地化、数据隐私、人员管理、定价、竞争等多种风险,国际扩张可能不成功[54][55] - 公司依赖第三方平台分发应用,平台政策变化、故障等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6][57] -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可能使公司承担高额费用、转移管理资源、损害声誉,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58][59] - 公司与合作伙伴或客户的安排若违反数字健康行业法律法规,可能影响业务、财务和运营能力[60] - 数字健康服务受医学实践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可能面临投诉、调查和合规命令,影响业务和运营结果[61] - 监管环境不确定,公司可能需修改业务、承担罚款或终止运营,导致收入下降[62] - 数字健康行业法规不断演变,不遵守可能增加成本、影响经营业绩,推出新服务可能需遵守额外法规[63] - 因预算等财务问题,健康垂直领域开发时间最早推迟到2024年第二季度[93] - 公司可能因认股权证行使收益不佳及大量赎回而需近期寻求额外资本[207] 行业市场数据 - 2000 - 2017年全球卫生支出年均增长3.9%,高于全球GDP 3.0%的增速[69] - 预计全球远程医疗和远程医学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87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917亿美元[69] - 亚太地区数字健康价值预计从2020年的37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00亿美元[75] - 亚太地区医疗支出预计以每年11.5%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达到1159亿美元[75] - 2013 - 2018年亚太地区医疗私募股权收购交易价值为158亿美元,增长率为38%,高于全球的29%[76] - 2020年东南亚健康科技使用率增长400%[77] - 东南亚主要经济体预计到2025年医疗总成本将超过750亿美元,比2017年增加320亿美元[73] - 2025年亚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将接近5亿,占亚洲人口的10%,较2021年增长14%[72] - 2000 - 2017年全球卫生支出年均增长3.9%,全球GDP年均增长3.0%[73] - 2021年东南亚互联网普及率为69%[75] - 印尼看医生平均花费4小时,咨询医生平均仅10分钟[74] - 全球膳食补充剂市场2021年估值为1519亿美元,预计2022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9%,2021年职场成年人占总收入的46.6%[119] - 全球护肤品市场2020年估值为1409.2亿美元,预计2021 - 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69%[121] - 全球健康零食市场2019年估值781.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108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2%[122]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直销团队和渠道管理能力来增加核心领域新客户,以实现增长[96] - 公司计划扩展临床专科,如提供独立皮肤科服务、第二诊疗意见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98] - 公司将投资AI技术,部署患者 - 提供者匹配工具以提高效率和用户体验[101] - 公司将投入资源到新营销技术和活动,以支持销售团队拓展新客户[97] - 公司将扩大解决方案的护理场景和用例,包括家庭护理、出院后护理等[99] - 公司将利用现有销售渠道,渗透中小企业和医疗提供者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104][105] 公司办公与费用相关 - 公司子公司KRHSG和Melana需每月向Jamie Fan Wei Zhi支付3704美元(新加坡元5000)作为担保费,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支付74966美元(新加坡元100000)[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06名全职员工[127] - 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租赁约1679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133][136] - 子公司Melana International Pte. Ltd.租赁约3714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用于一般业务运营[134][138] - 子公司Kent Ridge Health Pte Ltd租赁约1679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用于一般业务运营[137] 公司法律诉讼 - 2022年3月30日,新加坡共和国州法院裁定公司子公司KRHSG和Melana需对Jamie Fan Wei Zhi进行赔偿[124] - 2023年7月公司对Mr. Capes和另一被告提起诉讼,案件于9月被法院受理,目前仍在进行中[126] 公司交易相关规定 - 公司需在交易完成后14个日历日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一份S - 3表格(或S - 1表格)的注册声明[128] - 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