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175.507亿日元,较2022财年的144.3938亿日元有所增长[15] - 2023财年公司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03.9814亿日元,与2022财年的103.8463亿日元基本持平[15] - 2023财年公司净利润为93.5849亿日元,高于2022财年的51.5075亿日元[16] - 2023财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668日元,高于2022财年的364日元[16] - 2023财年公司普通股股息为每股220日元,高于2022财年的200日元[1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5768.7038亿日元,较2022年的24816.0847亿日元有所增加[1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24415.0073亿日元,较2022年的23537.9155亿日元有所增加[16] - 2023财年总营业收入为3,790,676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653,216亿日元,增幅21%[174] - 2023财年净营业收入为3,642,212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784,730亿日元[174] - 2023财年净利润为935,849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420,774亿日元[174] - 2023财年利息收入为3,696,076亿日元,2022财年为1,747,654亿日元[174] - 2023财年利息支出为1,941,006亿日元,2022财年为303,716亿日元[174] - 2023财年净利息收入为1,755,070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311,132亿日元[174] - 2023财年净交易收入为626,043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345,704亿日元[174] - 2023财年总生息负债为18844.2769亿日元,利息支出为194.1006亿日元,利率为1.03%;2022财年分别为17530.8783亿日元、30.3716亿日元和0.17%[176] - 2023财年利息收入较2022财年增加19484.22亿日元,增幅111%,主要因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增加14538.6亿日元,增幅92%[178] - 2023财年利息支出较2022财年增加16372.9亿日元,增幅539%,主要因存款利息支出增加9667.59亿日元,增幅948%[179] - 2023财年净利息收入较2022财年增加3111.32亿日元,增幅22%,主要因海外办事处生息资产平均利率上升[179] - 2022 - 2023财年,国内办事处贷款和垫款平均利率从1.29%升至1.50%,海外从2.22%升至4.37%,存款平均利率从0.08%升至0.77%[179] - 2023财年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039.814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13.51亿日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加主要因信用卡业务手续费增加[179][180] - 2023财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222.92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13.158亿日元[180] - 2023财年净交易收入为626.043亿日元,较2022财年增加345.704亿日元,主要因利率和外汇相关交易净收入增加[180] - 2023财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净收入为173.311亿日元,较2022财年的200.249亿日元有所减少[180] - 2023财年净投资收入为15.611亿日元,较2022财年的65.744亿日元有所减少[180] - 金融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净收入从2022财年的2002.49亿日元降至2023财年的1733.11亿日元,减少269.38亿日元[181] - 净投资收入从2022财年的657.44亿日元降至2023财年的156.11亿日元,减少501.33亿日元[181] - 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从2022财年的2799.78亿日元降至2023财年的1484.64亿日元,减少1315.14亿日元[181] - 一般及行政费用从2022财年的18016.21亿日元增至2023财年的19654.17亿日元,增加1637.96亿日元,增幅9%[182] - 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税后利润份额从2022财年亏损108.38亿日元变为2023财年盈利874.28亿日元,增加982.66亿日元[182] - 所得税费用从2022财年的1613.89亿日元增至2023财年的3260.27亿日元,增加1646.38亿日元[182] - 公司总资产从2022年3月31日的248160847亿日元增至2023年3月31日的257687038亿日元,增加9526191亿日元;贷款和垫款从104635815亿日元增至111891134亿日元,增加7255319亿日元,增幅7%[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零售业务单元国内网络包括455家SMBC分行、26家SMBC信托银行分行、110家SMBC日兴证券分行和611家SMBC消费金融分行[87] - 2023年3月31日,SMBC的ATM数量为4051台,SMBC消费金融为客户提供1254台自动合同机和ATM[88] - 2023年3月31日,SMBC网上银行服务约有2000万注册用户[89] - 2023年3月31日,三井住友卡和SMBC金融服务约有5400万信用卡持卡人[89] - 2023年3月31日,全球业务单元拥有152个海外办事处的全球网络[89] - 2023财年日本约一半总营业收入来自日本,占比47%,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为58%和66%;美洲占比22%,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为19%和14%;欧洲和中东占比9%,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为9%和8%;亚洲和大洋洲(除日本)占比22%,2022年和2021年分别为14%和12%[100] - 2023财年批发业务单元综合净业务利润为5585亿日元,较2022财年调整后增加436亿日元[185][186] - 2023财年零售业务单元综合净业务利润为2216亿日元,较2022财年调整后减少135亿日元[185][188] - 2023财年全球业务单元综合净业务利润为6122亿日元,较2022财年调整后增加1149亿日元[185][188]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面临诸多风险,包括俄乌冲突影响、经济和金融市场恶化、证券组合价值下降等[19] - 利率、外汇汇率和投资证券市场价格的实际变化或波动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利率上升可能大幅降低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的价值,收益率曲线的意外变化可能对债券和利率衍生品头寸的价值产生不利影响[26] - 公司定期与金融服务行业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交易对手或客户信用状况恶化可能使公司面临信用风险,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投资和贷款损失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31] - 公司业务受广泛监管,监管变化及其影响不可预测且无法控制,遵守监管变化可能导致行政费用增加,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31] - 2019年4月,SMBC及其纽约分行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达成书面协议,需解决纽约分行反洗钱和经济制裁合规计划的某些缺陷,若未能遵守协议条款,可能面临货币处罚和其他监管制裁[31] - 自2021年12月31日起,英镑、瑞郎、日元、欧元LIBOR设置以及一周和两个月期美元LIBOR设置停止;自2023年6月30日起,其余美元LIBOR设置停止,公司识别出大量与LIBOR和其他利率基准挂钩的资产和负债,需向替代参考利率过渡[32] - 尽管公司已采取措施应对LIBOR过渡,但这些措施可能不成功或被认为不足,客户可能认为公司提供的建议和信息不足或不准确,某些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估值可能变化,现有套期保值交易无法满足套期关系指定要求可能导致损益波动性增加[33] - 公司面临日本金融服务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服务价格下降、市场份额流失或增加额外费用[34][35] - 日本央行长期货币宽松政策可能持续降低国内利差,影响公司等商业银行的业务[35] - 公司对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客户以及住房贷款的个人客户有大量风险敞口,客户财务状况变化可能增加贷款损失准备[36] - 公司业务扩张可能面临新风险,如监管变化、竞争加剧和经营环境恶化等[38] - 公司子公司面临消费金融行业特定风险,如法律环境变化导致贷款利润率和贷款额下降,以及退款索赔风险[39][40] - 无法产生足够未来应税利润或税收法律、监管要求、会计准则不利变化,可能影响公司某些递延税项资产的可收回性[40] - 约一半的计划资产由股权工具组成,受股权证券价格波动影响大[41] - 公司可能发行授权股本中未发行部分的股份并出售库存股,未来售股价格可能低于现行市价且具有稀释性[41] - 公司面临流动性受业务弱点、市场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不利影响的风险,缺乏足够流动性将被迫缩减业务[41] - 公司信息技术系统面临多种风险,虽采取保护措施但可能不足以应对日益频繁和复杂的网络攻击[41][42] - 公司面临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疫情等风险,可能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6] - 公司面临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包括物理风险和向脱碳社会转型的风险[46] - 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可能无法充分应对未知或意外风险,可能导致违规和声誉受损[48] - 公司面临全球诉讼和监管程序风险,如2022年FSA对公司采取行政行动[49] - 2023年2月13日,SMBC Nikko Securities因违反《金融商品交易法》被定罪,需支付7亿日元罚款并没收44.71亿日元[49] - 公司声誉受损可能影响业务和经营成果,如监管和法律行动导致声誉受损和业务机会减少[50] - 公司模型使用不当或失败可能影响管理和业务运营判断[50] - 公司未能建立、维护和应用充分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影响投资者对财务报表可靠性的信心[51] 公司可持续发展举措 - 2020年4月,公司修订使命,增加“通过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64] - 2021年4月,公司设立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职位,监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相关举措[69] - 2021年7月,公司董事会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就可持续发展举措进展等事项向董事会提供建议[69] - 2022年4月,公司成立可持续发展部门,规划和推动集团可持续发展措施和业务[69] - 公司制定“SMBC Group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ramework”,统一环境和社会相关内部政策和规则,并定期审查[69][70] - 公司确定不为新规划和扩建的燃煤电厂及动力煤开采项目提供支持,也不支持与公司无现有交易的燃煤发电企业[73] - 公司制定“SMBC Group GREEN×GLOBE 2030”计划,包括面向客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举措、内部可持续发展管理举措和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74] - 公司于2014年指定“环境”“社区”和“下一代”为优先事项,现更新为“环境”“DE&I/人权”“贫困与不平等”“少子老龄化”和“日本再增长”,并设立“10项目标”[75] - 公司设定目标,到2030年实现集团整体运营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到2050年实现整体投资和贷款组合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77][79] - 从2023年3月31日财年结束起,公司将“应对气候变化路线图”更新为“净零转型计划”[77] - 公司组织气候变化风险的传导途径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并进行气候情景分析、量化财务影响和计算投资组合温室气体排放[77] - 向脱碳社会转型将带来金融需求和业务重组扩大、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脱碳相关设施租赁需求等机会[78] - 公司于2022年1月参与“自然相关金融披露特别工作组(TNFD)论坛”,并于2023年4月3日发布《SMBC集团2023年TNFD报告》[81] - 公司承诺理解和尊重国际公认的人权,并基于国际标准开展业务活动,防止在人权侵犯中同谋[81] 公司组织架构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02年12月成立,是SMBC集团的控股公司,为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之一[57][59][63] - 2021年11月,公司以2300亿日元收购Fullerton India Credit Company Limited 74.9%的股权,该公司于2023年5月11日更名为SMFG India Credit Company Limited[60] - 公司在SMFL拥有50%股权,剩余50%由住友商事持有,使其成为与住友商事的合资企业[86] - 公司对住友三井银行、SMBC信托银行等国内主要子公司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均为100%[158] - 公司对住友三井DS资产管理公司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均为50.1%[158] - 公司对另类投资资本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均为60%[158] - 公司对NCore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均为51%[158] - 公司对SMBC咨询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均为98.3%[158] - 公司对日本养老金导航器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均为69.7%[158] - 公司主要海外子公司中,除PT Bank BTPN Tbk所有权比例为98.4%、投票权比例为93.4%,Fullerton India Credit Company Limited所有权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SMFG) - 2023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