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mpest Therapeutics(TPST)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有两款临床阶段治疗候选产品TPST - 1120和TPST - 1495,被认为是首个针对各自靶点的临床阶段分子[17] - 公司产品TPST - 1120是临床中首个PPARα拮抗剂,TPST - 1495有其他临床阶段的EP - 4拮抗剂竞争对手[64] TPST - 1120临床试验数据 - TPST - 1120全球随机1b/2期试验中,TPST - 1120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40例和30例患者,TPST - 1120组确认客观缓解率为30%,对照组为13.3%,此前数据分别为17.5%和10.3%[18] - TPST - 1120组40%患者继续接受治疗,对照组为16.7%;TPST - 1120组72.5%患者留在研究中,对照组为46.7%[18] - 有β - 连环蛋白激活突变的患者(占研究的21%,n = 7)在TPST - 1120组确认客观缓解率为43%,疾病控制率为100%[19] - TPST - 1120组PD - L1阴性肿瘤确认客观缓解率为27%,对照组为7%[19] - 2022年ASCO会议报告的1期试验中,TPST - 1120最高两个剂量与纳武利尤单抗联用队列客观缓解率为30%(10例患者中3例)[20] - TPST - 1120单药治疗晚期难治性癌症患者中,53%(10/19)患者获得疾病控制形式的临床获益,21%患者肿瘤缩小[35] - 一名晚期CCA患者肿瘤缩小15%,接受治疗超9个月,药效学评估显示PPARα靶基因表达受到靶向抑制[35] - 联合疗法试验中可评估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50%(n=2/4),一名RCC难治性患者靶病灶显著缩小超30% [36] - 2023年10月11日公布TPST - 1120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肝细胞癌(HCC)的全球随机1b/2期试验更新结果,TPST - 1120组确认ORR为30%,对照组为13.3% [40] - TPST - 1120组中位随访9.2个月,对照组9.9个月,TPST - 1120组40%患者继续治疗,对照组为16.7%;72.5%患者留在研究中,对照组为46.7% [40] - 有β - 连环蛋白激活突变的患者(本研究中占21%,n = 7)在TPST - 1120组确认ORR为43%,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41] - TPST - 1120组PD - L1阴性肿瘤确认ORR为27%,对照组为7% [42] TPST - 1120研发计划 - 公司计划2024年与FDA会面推进TPST - 1120一线HCC的3期关键试验,并考虑用于肾癌等其他适应症[2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与FDA讨论TPST - 1120针对HCC的关键3期试验设计,但可能需额外工作[182] TPST - 1495临床试验数据 - TPST - 1495单药治疗推荐每日一次给药方案下,按RECIST v1.1标准DCR为44%,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为40.9% [51] - TPST - 1495单药治疗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中腹痛全等级发生率17.9%、3级以上0%,恶心全等级20.5%、3级以上0%,腹泻全等级15.4%、3级以上2.6% [51] - TPST - 1495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常见TRAEs中恶心全等级29.2%、3级以上0%,疲劳全等级20.8%、3级以上4.2%,腹泻全等级20.8%、3级以上0% [51] TPST - 1495研发计划 - TPST - 1495正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进行1期联合试验,计划2024年推进其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新适应症的2期研究[21] 公司专利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或引进9项已授权美国专利、8项待审批美国专利申请、4项待审批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在欧美中日等海外市场有50项已授权专利和18项待审批专利申请[68] - TPST - 1120专利预计2033年12月至2043年11月到期 [45] - 覆盖TPST - 1120的美国已授权专利预计在2033年12月到期,待审批专利申请可能产生的额外专利预计在2033年12月至2043年11月到期[70] - TPST - 1495专利预计2038年4月至2042年10月到期 [53] - 覆盖TPST - 1495的美国已授权专利预计在2038年4月至2039年4月到期,待审批专利申请可能产生的额外专利预计在2038年4月至2043年11月到期[71] - 美国专利申请获批后一般可提供自最早有效申请日起20年的排他权,专利期限可因美国专利商标局审查延迟或FDA监管审查期而延长,恢复期限不超过5年,总专利期限不超过FDA批准后14年[74] 公司产品FDA审批流程 - 公司产品需经FDA批准才能在美国合法销售,审批流程包括完成临床前研究、提交新药研究申请(IND)、开展临床试验、提交新药申请(NDA)等步骤[80] - 临床前研究需严格按照联邦法规和良好实验室规范(GLP)进行,IND提交后30天自动生效,除非FDA提出问题并暂停试验[82] - 临床试验需在合格研究者监督下进行,遵守联邦法规和良好临床规范(GCP),每个试验方案需提交FDA,且需经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批准[83][84] - 临床试验结果需按要求在特定时间内提交至www.clinicaltrials.gov网站公布,某些情况下结果披露可延迟至试验完成后两年[85] - 公司产品获批前需通过FDA对生产设施的预批准检查和对临床试验点的审计,获批后需遵守相关要求[85] 公司产品FDA审批相关政策 - 公司提交NDA前需请求孤儿药认定,首个获FDA批准的孤儿药可获7年美国独家销售期,还有税收抵免和免NDA用户费等福利[101][102] - 公司提交NDA后,FDA需在60天内决定是否受理,标准审评一般10 - 12个月,优先审评6 - 8个月,可延长3个月[93] - 若FDA发出完整回复信,公司可重新提交NDA,FDA承诺2或6个月内审评重新提交的申请[96] - 公司申请快速通道认定,FDA需在60天内确定是否符合条件,获批后可进行滚动审评[104] - 公司申请突破性疗法认定,FDA需在60天内确定是否符合条件,获批后FDA会采取系列支持措施[106] - 优先审评适用于能显著改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产品,FDA会投入更多资源审评[107] - 加速批准适用于能提供有意义治疗优势的产品,获批后需进行上市后确证性研究[108] - 根据PREA,NDA或其补充文件需含儿科人群数据,FDA可给予豁免或延期[110] - 符合BPCA条件的NDA持有者,可获6个月排他期延长,申请按优先申请处理[111] 公司产品获批后相关要求 - 新药获批后需提交不良事件报告和定期报告,FDA可能要求进行上市后测试、REMS和监测,企业需维持cGMP合规,否则可能被撤回批准或召回产品[113] - 若产品出现未知问题或企业未遵守法规要求,FDA可能要求修改标签、进行上市后研究或实施限制措施[114] - NDA申请人获批后需及时更新专利列表,专利会在橙皮书中公布,ANDA申请人可引用橙皮书药物申请仿制药批准[115][116] - ANDA申请人需对橙皮书中的专利进行认证,若提供Paragraph IV认证,NDA和专利持有人可在45天内发起专利侵权诉讼,阻止FDA批准ANDA长达30个月[117] - 新化学实体获批后有5年市场独占期,某些药物变更获批后有3年独占期,期间FDA一般不批准含相关变更的仿制药ANDA[119][120] - 哈奇 - 韦克斯曼修正案允许专利期限延长,最长不超过获批后14年,可申请临时专利延期,每次延长1年,最多4次,每次会减少获批后专利延期1年[121][124] 公司产品销售相关情况 - 药品销售依赖第三方支付方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水平,美国第三方支付方决策不统一,获取覆盖和报销存在不确定性和延迟[125][126][127] - 美国有反回扣法规、虚假索赔法规等医疗保健法律,限制制药行业商业和营销行为,违反会面临处罚[130][131][132] - 根据《平价医疗法案》,处方药制造商需每年收集并报告向医生等支付或转移价值的信息,未提交会面临民事罚款[134] - 多个州要求制药公司报告营销费用、礼品和付款等信息,部分州禁止某些营销活动,不遵守会面临民事处罚[136] 医疗相关法规政策 - 2010年3月ACA法案颁布,规定制造商在Medicare Part D覆盖缺口期间需为适用品牌药和治疗性生物制品提供50%(现为70%)的销售点折扣[138] - 2011年8月2日《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颁布,规定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医疗保险付款每年削减2%,该削减于2013年4月1日生效,将持续到2031年,2022年实际削减1%,最后一个财政年度最高削减4%[141] - 2012年《美国纳税人救济法案》将政府追回对医疗服务提供商多付款项的诉讼时效从三年延长至五年[142] - 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于2019年1月1日起废除ACA对未维持合格医保的个人征收的“个人强制保险税”[140] - 2021年7月拜登政府发布行政命令,9月HHS发布应对高药价综合计划;2022年8月16日《降低通胀法案》签署,规定HHS可协商部分药品价格,对药价涨幅超过通胀的药品征收回扣,相关条款从2023财年逐步生效[144][145] - 2022年10月14日拜登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HHS提交关于进一步利用医保创新中心降低药品成本的报告[145]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7名员工,其中14人拥有博士、医学博士、法学博士、法学硕士和/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7]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有经营亏损历史,预计未来仍会亏损,若无法获得额外资金,可能需延迟、减少或取消产品开发计划[155] - 公司需筹集额外资金,若无法获得,可能需延迟、限制或终止产品开发或其他业务[155] - 公司2023年和2022年净亏损分别为2950万美元和3570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1.653亿美元[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920万美元,预计可支撑至少未来12个月运营[161] 公司资金相关情况 - 2021年7月,公司与Jefferies LLC达成ATM协议,可至多出售1亿美元普通股[163] - 2021年1月,公司与Oxford Finance签订贷款协议,借款能力最高达3500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还有1000万美元借款额度[167] - 公司产品开发需大量资金,未来资金需求受临床研究进展、合作能力、监管审查结果等多因素影响[158,159] - 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足够资金,若无法筹集资金,可能需延迟、减少或终止产品开发等业务[157,162] - 筹集额外资金可能导致股东股权稀释,限制公司运营或使公司放弃专有权利[163,164,165] 公司运营风险 - 公司运营历史有限,尚未证明有能力完成临床试验、获得营销批准、大规模生产产品及开展销售和营销活动[169] - 公司从专注许可和研究向支持临床开发和商业活动转型可能不成功[170] - 公司使用净运营亏损和税收抵免结转的能力可能受限,所有权变更可能限制使用预变更NOL结转和其他预变更税收属性[172,173] - 公司预计员工数量和业务范围将显著增长,但可能因资源和经验有限无法有效管理扩张[174] - 公司需吸引和留住高技能员工,否则业务发展将受限,尤其依赖高级管理层贡献[175] - 未来收购或战略联盟可能扰乱业务、损害财务状况,面临整合等诸多风险[178] 公司产品商业化风险 - 公司目前无产品销售收入,TPST - 1495和TPST - 1120等产品商业化依赖多因素[182] - 临床开发结果不确定,前期试验成功不代表后期成功,公司经验有限或影响NDA提交和审批[187] - 公司临床开发可能因患者招募困难而延迟,受多种因素影响[190] - 公司公布的临床试验中期和初步数据可能变化,需谨慎看待[194] - 公司研究产品与其他疗法联用,面临联用疗法被撤销批准等额外风险[196] - 若产品无法获批或商业化,公司业务将受到重大损害,甚至可能无法继续运营[186] - 公司未获得TPST - 1495、TPST - 1120及未来产品候选药物在任何司法管辖区的营销批准,获取营销批准费用高昂且耗时多年[198] - 产品候选药物获批可能因临床试验设计、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明、数据不足等多种原因被延迟或拒绝[199][203] - 即使产品候选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达到预设终点,监管机构可能不及时完成审查或认为结果不足以批准[200] - 监管机构可能批准产品候选药物用于更有限的适应症,或施加重大限制,还可能要求进行昂贵的上市后临床试验[201] - 产品候选药物可能产生不良或意外副作用,导致临床试验暂停或终止,影响商业前景[202][203] - 公司可能无法成功扩展产品候选药物管线和开发适销产品,影响未来产品收入[207] - 获得营销批准的产品候选药物将面临广泛的上市后监管要求,可能被限制或撤市,公司可能受处罚[209][210] - 后期发现产品候选药物、制造商或制造过程的问题,或不遵守监管要求,可能导致多种限制和处罚[212] - 不遵守加拿大和欧洲关于安全监测、药物警戒及儿科产品开发的要求,会导致重大财务处罚[214] - 未获得国际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批准,公司无法在国外销售产品候选药物,且国外审批程序复杂,可能导致延迟和成本增加[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