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允许结案”的治理意义(现场评论)
证券时报网·2024-10-22 11:05

收到"不允许结案"通知,网格员小李心里咯噔了一下。 咋回事? 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小区内,有人私搭乱建、乱放杂物,影响环境,打扰邻里。 居民拍照后,上传至城市综合运营平台"郑好拍",希望有关部门解决。 这一事项流转给小李。 他来到事发地,发现业主近期无法到场配合调查。 于是,他结合平台上的照片视频,查验后确认存在违法,在违建处张贴改正通知书,并拍照上传至"郑 好拍"。 没想到,案件第二天被退回来,理由是"并未实际解决",平台建议"申请延期,并再次尝试联系业主解 决此问题"。 "不允许结案"5个字,促使小李再次行动。 他与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等一起努力,联系到业主,并依法拆除了违建。 小李将违建拆除后的照片上传至平台,案件顺利了结,他也终于松一口气。 从"心里咯噔"到"松一口气",蕴藏着治理启示。 渠道要畅通,执行不变通。 当前,不少地方开发了公共服务平台,群众投诉有门、建议有道。 无论是群众反映个人诉求,还是政府征集群众想法,都有了看得见、找得到的"接口"。 倘若这类渠道仅仅只是"传声筒",反映问题后不解决问题、征求意见后不反馈结果,小问题容易拖成大 麻烦,好机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以小李处理事件为例,发出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