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采用“3+1”监管体系 通关只用几秒钟

文章核心观点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研发创新”为特色,采用“3 + 1”监管体系,通关便捷,聚焦“2 + 2 + N”产业定位,首批8家企业入驻享受政策优势推动协同创新 [1][2] 监管体系 - 中关村综保区采用“电子围网 + 智能通道 + 电子围栏”和“综保区数智监管辅助平台”的“3 + 1”监管体系,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保区 [1] - 进出车辆的实体卡口升级为智能通道,入口无闸杆可直接驶入,出口闸杆常抬,实现非必要无阻断,提高通关效率 [1] - 由隔离绿化灌木及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构成“信息化围网”,分界处绿篱内每隔20米有装2台AI智能高清相机的“灯杆”,每隔200米布设1台毫米波雷达,2840米分界线上共安装367台AI智能高清相机、41台毫米波雷达构成“电子围网” [1] 产业定位 - 中关村综保区“2 + 2 + N”产业定位是以集成电路和医药健康为核心,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融资租赁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 [2] - 索英智储科技母公司索英电气因中关村综保区搭建的保税维修、保税检测、融资租赁等保税服务体系,且“2 + 2 + N”产业定位与公司业务契合而入驻 [2] 企业入驻情况 - 今年8月28日,北京烯谷科技进口的实验用电镜载网作为首单货物进入中关村综保区,标志该综合保税区正式运作 [2] - 首批8家企业入驻,中关村综保区有“四区叠加”优势,能为科研型企业提供超洁净查验平台、特殊物品查验平台等服务 [2] - 北京凡知医学进口设备和物料节省30% - 40%成本,有些达60%,出口部分关内关外互通,时间和资本成本降低百分之五六十,在保税区研发省税且提升效率 [2] 发展规划 - 围绕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产业共性需求,利用综保区免税等政策,以进口大型仪器设备为重点,搭建开放共享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