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3自动驾驶同步登陆北京、武汉 理想、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全面备战
证券时报网·2025-01-07 09:30

政策法规 - 北京市和武汉市分别通过并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和《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均将于2025年正式施行,标志着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政策环境有了显著变化 [1] - 深圳、武汉和北京的《条例》均要求L3级自动驾驶车辆在上路前须进行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并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但在具体流程和要求上存在差异 [2] - 三地《条例》在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事故责任认定方面存在细微差异,特别是在责任判定和数据作为责任认定依据方面 [3] - 武汉《条例》明确了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安全员以及车辆所有者和管理人的法律责任,为L3级自动驾驶的推行在责任划分方面做了准备 [5] 行业趋势 - 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渗透率为55.7%,预计到2025年将接近65% [6] - 智能化体验在购车决策中的影响权重上升到14%,成为继汽车质量和性能之后的第三大决策因素 [6] - 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各大车企争夺的焦点,硬件(如激光雷达、控制器、高性能计算芯片)和软件(如感知、决策、控制算法)是自动驾驶的两大核心 [6] 车企动态 - 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尊界品牌首款车型S800将按照L3自动驾驶架构设计,计划于2025年上市 [6] - 理想汽车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 [7] - 小米汽车调整智能驾驶团队组织架构,整合“感知”和“规控”部门,以加快量产方案的开发进度 [7] - 比亚迪成立前瞻部门,专注于端到端技术的落地实施,计划在一两年内让10万元以下车型配备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7] - 小鹏汽车展示了自研的“图灵AI芯片”,具备40核处理器,AI算力相当于三颗英伟达Orin X芯片 [7] - 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和东风汽车集团也在积极自研或投资芯片产业,东风汽车预计到2026年将广泛采用7nm制程芯片 [7] 技术挑战 - 纯视觉方案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感知灵敏度下降,难以完全满足L2级以上自动驾驶的需求,需要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辅助 [8] - 某车企计划在2025年3~4季度重新引入激光雷达,以应对华为等竞争对手并超越L2级别自动驾驶 [8] - 激光雷达对于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强阳光等视觉受限场景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