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万:比亚迪扔出智驾平权“炸弹”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发布多款智驾车型加入“智驾之战”,虽起步晚但凭借成本管控和数据积累有机会追赶,补齐智驾短板可突破利润增长瓶颈,但行业竞争激烈,要攀上智驾顶峰仍面临众多挑战 [1][4][6] 成本管控成为利器 - 2025年将是全民智驾元年,2024年9月国内乘用车L2+智驾渗透率13.8%,高阶智驾市场空间大 [2] - 普及智驾最大障碍是高昂价格,20万元以下纯电车型是比亚迪统治区,其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2] - 天神之眼包含三套技术方案,搭载在海洋和王朝系列新车的天神之眼C采用视觉方案,承担“智驾平权”重任 [2][3] - 砍掉激光雷达成本后,天神之眼C硬件BOM成本降低,比亚迪域控自研、采购国产芯片,成本更低,城市NOA硬件成本一年后将降至4000 - 5000元左右 [3] 抢夺智驾话语权 - 比亚迪加入“智驾之战”比新势力晚近3年,2024年销量领先但规模化红利放缓,营收、毛利率、单车均价表现不佳 [4][5] - 智能驾驶成购车考量因素,新势力车型攻占比亚迪市场份额,比亚迪追赶智能化压力大 [5] - 比亚迪选择自研和外部合作双线进行,2024年立下目标推动高阶智驾选装和标配 [5] - 上新21款智驾版车型缩短高阶智能驾驶规模化上车时间,给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敲响警钟 [6] - 行业新的智驾竞争焦点转移至L3和车位到车位,小鹏、理想、华为等企业有相关计划或已推出相关功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