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低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将进一步健全
000061农产品(000061) 证券时报网·2025-02-24 08:5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对农业保险提出多项要求,旨在解决保费补贴、特色农产品保险欠缺等难题,提升我国整体农业保障水平 [1] 降低县级保费补贴比例 - 《意见》提出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采取“中央 + 地方”分级承担模式,产粮大县面临“产粮越多、财政压力越大”困境 [2] - 以 2022 年黑龙江为例,三大粮食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总保费约 25 亿元,中央补贴 45%,农户自缴 20%,地方财政承担 35%,省级将 10% 补贴转嫁到县一级,县级财政压力大 [2] - 《意见》首次明确降低县级补贴比例,通过中央和省级财政“补缺口”,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提升保险覆盖率 [2] 扩大保险投保面积 - 《意见》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3] - 我国一些产粮大省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率已超 90%,如 2023 年底山东达 93%,94 个产粮大县实现全覆盖,大豆相关保险今年推广至全国 [3] - 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障金额明显提升,扩大投保面积可提高主粮作物保障水平,激发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提高大豆产量 [3] 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 《意见》提出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我国已形成“政策性基础险 + 商业补充险 + 创新型险种”框架,但区域和品种覆盖不均衡 [4][5] - 庹国柱认为农民需要保障性强、能抵御多种风险、更广泛的保险产品,可设计“基本险 + 附加险 + 商业险”多层次、多元化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有两条实现路径 [5] - 《意见》提出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2024 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 1500 亿元,中央财政安排 68 亿元奖补资金支持逾 500 种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 [6][7] - 特色农产品保险应聚焦“一县一业”,关注区域特色明显等特色品种,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障范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