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在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OPMD)的BB - 301 1b/2a期单臂、开放标签、序贯、剂量递增队列研究中,前三位受试者接受低剂量BB - 301治疗后吞咽功能持续改善,吞咽困难症状总负担减轻,中期临床研究结果将在会议上公布 [1] 分组1:公司介绍 - 公司是临床阶段、专注基因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基于“Silence and Replace”DNA定向RNA干扰平台开发新型基因药物,正在为包括OPMD在内的疾病开发相关疗法 [1][21] 分组2:研究背景 - OPMD是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迟发性退行性肌肉疾病,40 - 60岁发病,主要特征是严重进行性吞咽困难,影响97%的患者,由PABPN1基因突变引起,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 [3] 分组3:研究情况 - 研究为BB - 301 1b/2a期开放标签剂量递增研究,评估安全性和临床活性 [3] - 已安全治疗五位受试者,队列1的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受试者预计在2025年第二季度接受低剂量BB - 301治疗 [19] 分组4:评估方法 - 采用系列视频荧光吞咽研究(VFSS)评估吞咽效率和有效性,采用悉尼吞咽问卷(SSQ)评估吞咽困难症状总负担 [2] - VFSS和SSQ评估结果在临床研究中相关性强,SSQ临界值111.0和118.5以下吞咽临床正常,使用SSQ临界值118.5时敏感性93%、特异性82% [7] - 受试者对SSQ总分和VFSS评估结果不知情,VFSS评估的中央阅片者对受试者SSQ总分不知情 [7][18] 分组5:研究结果 总体结果 - 三位受试者接受BB - 301治疗后吞咽功能显著改善,无严重不良事件,吞咽困难症状总负担显著降低 [7] 受试者1(治疗后365天) - VFSS显示吞咽后残留物显著减少,薄液体、固体食物和浓稠液体的VFSS总咽残留分别降低37%、18%和29% [9][10] - 吞咽困难症状总负担持续改善,治疗后12个月平均SSQ总分较治疗前降低41% [11] 受试者2(治疗后365天) - VFSS显示病理性连续吞咽频率显著降低,治疗前薄液体吞咽评估中80%有此情况,治疗后降至17%且6个月和12个月结果一致 [12][13] - 吞咽困难症状总负担持续改善,治疗后12个月平均SSQ总分较治疗前降低91%,达到临床正常吞咽水平 [14] 受试者3(治疗后90天) - VFSS显示病理性连续吞咽频率显著降低,治疗前84%有此情况,治疗后为0% [15][16] - 吞咽困难症状总负担显著改善,治疗后3个月SSQ总分较治疗前降低68%,达到临床正常吞咽水平 [17] 分组6:后续计划 - 公司对持续获益持乐观态度,期待今年晚些时候以更高剂量招募更多受试者 [3]
Benitec Biopharma Reports Positive Interim Clinical Results for Three Subjects Treated with BB-301 in Phase 1b/2a Study to be Presented at the 2025 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 Clinical & Scientific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