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 突出科技前沿、开源开放 活动科技含量高 技术交易和前沿大赛热门[1][2][3] 年会基本信息 - 举办时间为2025年3月27日至31日 举办地点在北京[1] - 3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情况[1] 突出科技前沿 - 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 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1] - 年会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 包括20场首次举办的论坛 由部委、国际组织与机构主办承办 举办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2] - 科技部新增4场平行论坛 还有1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接会和两场发布活动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热点话题[2] 突出开源开放 - 集中发布RISC - 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 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1][2] 活动现场展示 - 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 呈现科技盛宴[3] - 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 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 应用AI同传系统 视频制作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3] - 近百台代表性机器人活跃在年会各场景 全面使用各类智能服务 涵盖参会全流程[3] 技术交易板块 - 举办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十余场技术交易活动 34个国家的30多家专业技术转移机构、120多所高校院所、200多家创投机构、2000多家创新企业参与 促进创新要素供需对接[3] 前沿大赛板块 - 举办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 吸引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 海外项目占四成[4] - 在去年10个赛道基础上新增合成生物等4个赛道 人工智能参赛项目812项、占比达四分之一 多个领域涌现高水平创业项目[4]
人形机器人等一批开源项目将集中亮相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