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发挥"耐心资本"作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1] - 公司通过举牌银行股 参与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创新投资方式等举措 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2][3][4] - 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75%-195% 2025年前两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9% 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6] 政策响应与市场角色 - 公司管理超万亿元商业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 成为中长期资金持有代表的国有金融机构 [1] - 2025年1月举牌杭州银行 发挥国有金融企业领头雁作用 优化资产配置并增强银保协同效应 [2] - 2024年举牌国药股份和上海医药 加强医养产业布局 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2] 投资试点与基金运作 - 2025年3月获批600亿元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获得监管机构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可 [3] - 2024年联合发起鸿鹄基金 截至2025年3月初投资落地500亿元 投向国计民生重点行业 [3] - 2024年底设立智集芯基金 通过S基金方式支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4] 创新投资与产业支持 - 投资北京中科创星硬科技基金 支持半导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4] - 2025年投资农业银行3亿元绿色债券 资金用于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项目 [4] - 同期投资北京银行2亿元小微债 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9.58-257亿元 较2023年增加152.46-169.88亿元 同比增幅175%-195% [6] - 业绩增长源于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增长 以及保险业务结构优化和规模增长 [6] - 2025年1-2月累计原保费收入超500亿元 同比增长29% 主要得益于渠道管理和绩优人力带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