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法生产销售安宫牛黄丸等,朝阳法院发布食药犯罪典型案例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3-25 14:19

案件总体情况 - 2019年至2024年北京朝阳法院审结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共108件 [3] - 其中涉食品类犯罪案件64件,涉药品类犯罪案件44件 [3] - 案件类型主要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罪,占比分别为70%和30% [3] 食品类犯罪详情 - 食品类案件涉及白酒、红酒、威士忌酒、牛肉制品、驴肉制品、桶装水、洗涤剂等 [3] - 肉类案件有10件,主要问题为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进口肉制品、非法添加禁用药物、以次充好 [3] - 典型案例显示有餐饮店店长在驴肉火烧中掺杂马肉,销售金额达10万元 [8] 药品类犯罪详情 - 药品类案件涉及医美针剂、中成药、眼药水、疫苗、医疗器械等 [3] - 医美针剂案件有24件,主要为销售未取得审批文件的注射用A型肉毒素 [3] - 中成药案件有10件,主要为生产销售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安宫牛黄丸 [3] 犯罪手法与特点 - 犯罪手段隐蔽,呈现技术化、网络化特点,常在居民房、地下室等隐蔽场所生产 [4] - 使用伪劣或未经批准的原材料,伪造单证进行销售,并使用虚假身份和物流信息 [4] - 犯罪主体多为有组织有链条的共同犯罪 [4] 司法判决结果 - 涉案罪犯共182人,其中78.58%被判处有期徒刑,21.42%被判处拘役 [5] - 法院对罪犯均并处罚金,最高金额超过100万元 [5] - 部分罪犯被依法宣告职业禁止、适用禁止令 [5]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同仁堂员工非法生产销售安宫牛黄丸,销售金额80余万元,4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半至1年半不等,罚金60万元至10万元不等 [7] - 无证进口肉毒素网络销售案,销售金额20余万元,3人因妨害药品管理罪被判1年半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被判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消费警示并公开赔礼道歉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