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 - 上海发布14个区级主导的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包括浦东张江+金桥新一代电子信息集聚区、静安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徐汇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等 [1] - 金山区碳谷绿湾产业园为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聚集巴斯夫、科莱恩等全球化工企业及联乐化工、新旺科技等新材料企业,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1] 产业集群优势 - 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占地3平方公里,工业机器人产值占全国1/9、上海1/3,涵盖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及发那科等全球机器人制造商 [4] - 中国产业集群特点为地理集中促进合作,2019年起国家部委公布500多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上海入选超20个,居全国前列 [4] - 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模速空间"孵化器集聚上百家大模型企业,从业者中超千名AI人才中1/3为28岁以下年轻人 [9] 产业政策与成本优化 - 2024年上海工业降本增效政策累计减负521亿元,其中企业融资成本占比47%,覆盖756家中小微先进制造企业,贷款利率下降近1% [11] - 上海大工业平均电价下降6分钱(同比降6.8%),天然气成本降12.9%,蒸汽成本降8.7% [11] - 上海推出4000亿元"专精特新贷",信用贷款占2000亿元,单户担保额度从2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 [13] - 2024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收成本为82.46元,低于全国均值2.7元及长三角均值2.9元 [13] 创新要素与新兴领域 - 2024年上海新增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2万家 [9] - 上海强化智算、语料、绿电等创新要素供给,依托人才、教育、医疗资源及全球最大口岸降低企业出海成本 [13]
20多万条企业大数据背后:上海制造为何仍有竞争力
澎湃新闻·2025-03-26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