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中关村的发展是北京科技创新的写照,映射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历程;中关村论坛是重要合作与交流平台,展现北京科技创新成就与活力;北京科技创新领先但也面临挑战,论坛将为其注入活力与动能 [1][3][6] 中关村发展历程与地位 - 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转变为全球知名“硅谷”,拓展至16个园,彰显自主创新能力与北京引领作用 [3] - 中关村论坛被视为科创“风向标”,其升级后中关村自主创新加快,北京科技创新活力更足 [3][4] 北京科技创新成就 综合指标 - 2024年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行榜列第三,高被引科学家431人次,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4件,基础研究人才密度、投入强度居全国首位 [1] - 2024年中关村示范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蝉联第一,预计规上企业总收入9.4万亿元,同比增8% [1] 企业情况 - 呈现“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矩阵,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97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总营收“双破万” [4] - 截至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上市公司46家,独角兽企业36家,占全国超50% [5] 产业发展 -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 [1] - 北京加快发展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培育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 [4] 技术应用 - 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应用AI同传系统等,展现科技创新活力 [2] - 北京在通用大模型等主流技术路线布局,部分成果对标国际水平 [5] 指数排名 - 北京在2024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指数排名中均列第一 [5] 北京科技创新举措 - 中关村实施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24条措施,北京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 [4] - 中关村围绕细分领域布局特色产业园,北京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智慧城市等 [4][5] 北京科技创新挑战 - 面临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具身智能和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突破等挑战 [6]
中关村论坛折射北京科技创新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