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珠海发布固态电池产业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当地锂电产业基础良好,多家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各有突破,产业布局注重链式发展、AI赋能和应用场景打造,有望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并重塑行业格局 [1][3][7] 政策规划 - 珠海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 - 2030)(征求意见稿)》,2027年着力攻坚关键材料和技术、建立行业标准、布局科创项目、设立5家科创平台、培育5家有影响力企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2030年推动产业化重大突破,实现产品批量交付,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1] - 方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培养超高能量密度半固态(超350Wh/kg)和全固态(超400Wh/kg)电池项目并推动量产 [1] 产业研讨会 - 3月27日珠海召开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研讨会,集聚全国相关企业,谋求产业新路径 [2] - 企业代表认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2027年商业化、2030年量产,届时将重构行业格局,珠海方案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借鉴 [2] 龙头企业 - 珠海锂电规上企业47家,2024年产值285.25亿元,涵盖全产业链条,《行动方案》支持珠海冠宇、珠海欣界、高能时代发挥优势引领带动 [3] - 珠海冠宇是传统锂电龙头,依托省重点研发计划,主攻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开发适配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至350Wh/kg,技术上有多项突破并开发出样品 [3] - 珠海欣界2023年建成全国首条200MWh锂金属固态电池产线,与亿航智能合作,去年底单体能量密度提至480Wh/kg,产业化潜力强劲 [4] - 珠海高能时代2024年产业化加速,建成国内首条量产试验线,产品可实现超高能密度与极端温域运行,获头部客户验证 [4] 储能领域突破 - 3月27日海四达与卫蓝新能源合作的方形314Ah珠海卫蓝半固态电池产线投产,基地年产能力达6GWh,推动珠海和广东在新型储能产业形成竞争优势 [5] -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研发积极,动力电池出货量约是储能电池5倍,我国新能源汽车需求未来或有3倍增量,储能电池增长空间达5倍 [5] 产业布局逻辑 - 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可搭配高能量密度正负极材料,提高续航,材料上看好硅碳和锂金属负极,生产需全新干法电极工艺 [6] - 珠海建立以固态电池制造为核心、上下游为两翼的产业体系,多元化发展配套产业,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培育生态圈 [7] - 珠海依托锂电池产业和港口、化工园区优势,布局锂电材料及相关领域,成为有区域竞争优势地区,有企业考虑与上游材料供应企业合作 [7] AI赋能研发 - 欣界利用AI辅助研发,未来会加大通过AI辅助研发管理的能力 [8] - 许晓雄认为AI对电池新材料发现和加速研发有作用,随着固态电池行业垂直大模型解决,未来2 - 3年可能见效果 [8] 应用场景打造 - 珠海出台《珠海市打造和开放创新应用场景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6年)》,通过“云上智城”等场景应用拉动半固态储能电池在AI数据中心备电应用 [9] - 孙立认为“云上智城”为企业打造模范性规模化应用场景,珠海将结合其建设在多领域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固态电池发展 [9]
培育下一个宁德时代,冠宇等三家企业获珠海新政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