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体育赛事作为重要流量入口,正通过“以赛引流”模式有效拉动城市消费,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1][9][21] - 行业通过提升办赛服务水平、加强跨界消费联动,正将赛事“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21][22][24] - 中国竞赛表演业产值高速增长,但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赛事供给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2][26] 马拉松赛事经济 - 马拉松赛事迎来“超级周末”,全国近20场赛事接续上演,武汉马拉松450,744人报名创亚洲之最,无锡马拉松429,447人报名同比涨幅达61% [1][3] - 无锡马拉松通过向近43万名报名选手派送消费券,直接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达5.05亿元,同比增长78.2% [7] - 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路跑赛事749场,总规模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7场头部赛事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4.19亿元 [9] 高关注度职业赛事拉动效应 - 北京国安队主场赛事吸引52,000多名观众,门票售罄,通过打造“比赛日文化”串联“观赛-体验-消费”全场景,带动区域消费活力 [12] - 杭州举办的世界杯预选赛吸引70,588名观众刷新上座纪录,仅票房收入就超过5000万元 [14] - F1中国大奖赛吸引超22万人次现场观赛,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5.25%,比去年增加100% [18] 赛事对城市文旅消费的带动 - “一人参赛、多人消费”、“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深入人心,参赛者会提前抵达或延后离开进行旅游消费 [1][5] - 杭州在赛事期间(3月21日至25日)累计接待外地客流668.6万人次,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7.5% [16] - 2024年上海举办178项体育赛事,创造直接经济影响113.78亿元,拉动效应309.90亿元 [20] 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2023年中国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产值为752亿元,比2022年的388亿元实现93.81%的增长 [22] - 在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竞赛表演业占全部体育产业产值约20%,而中国万人拥有比赛场次仅为发达国家的4%左右,显示巨大发展潜力 [26] - 2025年将举办哈尔滨亚冬会、成都世运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多项顶级赛事,预计竞赛表演业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22]
赛事经济火爆春日 “赛事+文旅”带动多元化消费
央视新闻·2025-03-31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