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华神话魅力之源——访台湾神话学者鹿忆鹿
新华社·2025-03-31 09:11
中华神话的文化内涵与特征 - 神话被视为民族的童年和梦想,是色彩斑斓的诗篇,与民族性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的务实和包容特性可从神话演进中看出 [1] - 中华神话中的神祇具有明确的职责和道德约束,因此善恶分明并具备完美的道德性,这与西方神话中神祇拥有人性弱点形成对比 [2] - 中华神话注重实用性,例如没有美神和爱神,但有促成婚配的月老和负责生育的送子娘娘,这体现了民族的实用主义倾向 [3] - 汉民族农耕文明养成了安土重迁的家园意识,整体民族性更追求安全感,这在神话故事如“虎姑婆”与西方“小红帽”的差异中有所体现 [3] 神话的现代价值与传播 - 神话是想象力的种子,对儿童心智发展尤为重要,能激发其未来的创造力,成年人则因知识体系而想象力受限 [4][5] - 对神话的文学创造使其从童年步入成年,衍生出新的意象,如“精卫填海”具有复仇意涵,“刑天舞干戚”与英雄形象相连 [6] - 神话本身兼具想象力和诗意,是其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7] - 基于中华神话的文化作品需注重创新,用国际社会能理解的语言讲述中华文化内核的故事,例如宫崎骏动画就成功运用了中华文化元素 [8] 文化传承与创作理念 - 中华文化及神话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兼容性,其传播需要具备大格局和包容意识 [8][9] - 扎实的文化积累是文化创意的根基,没有深厚的底蕴,创意将成为无源之水 [9][10] - 文化产品的创作应心怀天下但不去功利化讨好外界,专注于作品本身是创作的本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