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高盛维持快手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62港元 基于2025-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平均值12倍市盈率估值 [1] - 快手人工智能战略及快影变现潜力突出 管理层预计2025年快影AI业务收入达6000万美元 [1][2][3] - 广告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同比增长7-8% 全年目标增长14-15% [1][2][5] - 电子商务业务2025年GMV预计同比增长13% 主要由泛货架电商推动 [1][2][7] 人工智能战略 - 技术优势包括大量带标注视频数据 充足算法工程师人才储备 强大算法架构能力 [2][3] - 预计2025年快影AI业务收入达6000万美元 季度环比快速增长 [2][3] - 收入结构:70%来自2C订阅(含小工作室和专业内容创作者) 30%来自2B客户API/项目(如小米 亚马逊云科技 蓝湖) [3] - 2B客户月经常性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 2C订阅用户中60%来自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海外地区 [3] - 长期目标在视频制作行业总市场规模中占据可观份额 [3] - 赋能现有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日均AIGC广告素材支出超3000万元人民币 AI相关广告产品渗透70%平台 内部运营效率提高20% 70%客户服务由AI执行 [3] - 2025年快影AI相关资本支出预计同比翻倍 主要由推理计算能力驱动 总资本支出预计100-150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88亿元人民币) 视频生成业务已实现毛利润层面盈亏平衡 [4] 广告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广告业务预计同比增长7-8% 主要受2024年第一季度派对游戏支出高基数影响 [2][5] - 2025年全年广告业务目标同比增长14-15% 电商广告和外部广告均预计十几%增长 [1][2][5] - 2025年第一季度出现顺序改善 预计第二季度起同比增长恢复正常季节性 [2][5] - 增长动力包括外部广告中新型小游戏垂直领域增量贡献 电商广告中泛货架电商流量开始变现 [5] - 前三大行业为媒体与信息 互联网平台和游戏 占总摄入量50%以上 金融 教育 医疗等线下行业出现边际改善 [5] 电子商务业务 - 2025年GMV预计同比增长13% 主要由泛货架电商推动 直播电商预计个位数增长 [1][2][7] - 月活跃客户为主要驱动力 2024年第四季度平均订单价值因商品组合优化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 [7] - 供给端继续丰富消费电子 家电 生鲜食品等标准品类商品种类 [7] - 预计2025年整体电商佣金率保持平稳 因需支持中小企业 但将被泛货架电商流量变现抵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