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科技巨头重仓人形机器人,美媒:但中国已经领先
观察者网·2025-03-31 15:54

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 中美两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斯拉、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与中国企业如宇树、美的集团等展开激烈竞争[1][2] - 特斯拉Optimus项目计划2026年生产5万台人形机器人,而美国初创企业Figure AI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台[1][2] - 中国企业宇树G1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次原地侧空翻,展示技术突破[2][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英伟达发布全球首个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提供完整的"英伟达方案"[1] - 中国过去五年"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达5688项,远超美国的1483项[4] - 中国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计划2025年建立创新体系,2027年形成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5] 成本与供应链优势 - 宇树G1人形机器人售价1.6万美元,低于特斯拉Optimus Gen2预计的2万美元售价[6] - 中国企业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机会和政府支持,这些优势曾助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崛起[5][6] - 中国拥有大量工厂可提供真实场景数据,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8][9] 市场规模与预测 - 高盛预测2035年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9] - 行业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增加、成本降低、盈利速度加快[9] 企业动态与战略 - 比亚迪、奇瑞、小鹏、小米等中国各领域公司开始涉足人形机器人[4] - 美的集团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样机[2] - 美国机器人公司游说政府寻求支持,警告可能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