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制度优势叠加 海南发展数字加工贸易
文章核心观点 海南具备发展数字加工贸易的制度优势,省商务厅印发方案推动特色数字加工贸易区建设,已进入试点企业5家,计划开展业务企业70多家,政策核心是“合规”并提供多方面支持 [1][2] 海南发展数字加工贸易的制度优势 - 数字加工贸易区建设有进展,儋州已验收通过,文昌和海口积极申报 [1] - 数据传输方面,海南(文昌)至香港海底光缆稳定运营,海口新增设三大运营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工信部部署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1] - 绿色能源方面,海南海上风电、核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发展迅速 [1] - 跨境资金结算方面,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为企业开展跨境结算、投融资业务提供更大便利 [1] - 国际人才交流访问方面,海南有59国人员入境免签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1] 数字加工贸易区建设情况 - 省商务厅去年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加工贸易业态实施方案》,拟在海口、儋州、文昌等地区建立“小而精”的特色数字加工贸易区,开展动漫、工业、地理信息等数据的跨境服务 [2] - 数字加工贸易区内实施网络围网隔离,通过专用国际通信信道与国际网络直接交互,为境外数据提供收集、存储、加工、交易等增值服务,输出产品用于境外市场,国内数据符合规定也可在区域内加工、出境 [2] 企业参与情况 - 国家网信办同意海南试点使用专用国际通信信道开展数字加工贸易,已进入试点的企业5家,计划开展数字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有70多家 [2] 政策支持情况 - 省商务厅对数字加工贸易区的软硬件建设提供支持,帮助区域内企业开拓境外市场 [2] - 会同各部门对区域内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辅导 [2] - 组织数字贸易协会等行业组织,为企业提供各项落地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