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等巨头入局光储充一体化行业,该行业发展迅猛且即将进入竞争激烈期,有望成为下一个市场爆点 [1][19] 分组1:光储充一体化行业概况 - 光储充一体化是将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充电设施建在一起形成大型充电站,可在新能源车充电场景商业化运营 [2] - 2023年全球光储充市场规模突破650亿元,中国以51.09%的份额居首,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134.24亿元 [1] - 行业发展前期顶层布局早,但因具体政策支持近期才跟上,且巨头需产业链耕耘整合才有成果 [5] 分组2: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参与者 第一派:垂直领域能源企业 - 包括光伏领域的天合光能等、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新兴公司首航新能源等,首航新能源预计融资12.114亿元 [5][6] 第二派:跨界及场景化服务类企业 - 以华为、比亚迪为代表,还包括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华为数字能源业务2023年收入526亿元,比亚迪清洁能源业务2024年显著增长 [7][8] - 华为从通信电源制造起步,后入局能源市场完成光储充一体化布局,其以“1 + 4 + X”模式为核心开展业务 [7][9] - 比亚迪掌握汽车市场基础利于拓展能源业务,将稳固全球储能市场龙头地位 [8] 分组3:企业入局光储充一体化的优势 - 抓住汽车产业需求池,离应用场景近,利于掌握超充标准提升竞争力,专业运营商擅长场景化运营和拓展 [8] - 产业依赖供应链,国内光伏储能产能过剩成本低,企业手握重金可“无痛”进军 [10] - 从制造业起家研发能力强,如华为靠通信电源研发积累入局光伏逆变器市场并取得领先 [10] - 华为销售能力强,曾拿下宁夏盐池电站项目 [13] 分组4: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重心从海外转移到国内,因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高增且政策鼓励,华为相关技术正在全国普及 [16][17] - 智能化能力对能源管理越来越重要,华为智能化技术覆盖发电场到终端充电设施全链路 [17] - 企业入局方式多元化,如小米通过投资机构进入相关领域,成为科大智能新增股东 [19]
光储充一体化大战,华为数字能源和比亚迪都入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