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比亚迪、吉利年中销量首超本田、日产,全球前10大车企格局再生变
第一财经· 2025-08-27 22:36
中国车企崛起正当时。 高增速直接影响着两家车企的销量和排名,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集团销量214万辆,排名从2024年的全 球第8名提升至全球第7大车企;吉利集团销量193万辆,排名从2024年的全球第10名跃升至全球第8大车 企。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全球车企竞争格局再度发生改变。 比亚迪、吉利两家公司的销量和排名迅速上升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密切相关。比亚迪坚持只产销新能 源汽车战略,2024年的销量排名已超过本田、日产。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猛攻海外市场,海外新能源乘 用车及皮卡销量超过45万辆,同比增长132%,成为比亚迪销量增长的重要来源,目前,比亚迪已进入 112个国家和地区。 而吉利集团2024年总销量虽排在末位第10名,但与排在第9名的日产销量只相差了1万辆,发展势头迅 猛。今年上半年,吉利乘胜追击,新能源销量增长尤为显著,旗下三大品牌新能源销量超72.5万辆,同 比激增126%,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尤其吉利银河独立后,上半年销量近55万辆,同比暴增232%。 下半年,吉利还会推出5款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目标提升至300万辆。 据各车企发布的终端销量数据(下同),今年上半年,全球汽 ...
出口占比超50% 新能源增长强劲 皮卡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华夏时报· 2025-08-27 22:17
具体来看,1—7月,长城汽车的皮卡销量为11万辆,同比增长5.8%,占据三分之一的皮卡市场,是"一 超多强"中"一超"的存在。同期,江淮汽车、上汽大通、江铃汽车三家车企皮卡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6万 辆、3.4万辆、3.1万辆;在皮卡销量2万辆的台阶上,从高到低依次排着比亚迪、长安汽车、郑州日产、 北汽福田。 以7月月度数据来看,排名前五的企业皮卡销量均超过3000辆。其中,长城汽车的皮卡销量为1.38万 辆,同比增长14.5%,依旧大比分领先。其次是上汽大通、郑州日产、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的皮卡销量 分别为5748辆、4609辆、3496辆、3229辆。 如果聚焦在国内皮卡零售市场,长城汽车、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表现较好,国内皮卡基本 上是"一超三强"格局。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长城汽车皮卡国内销量为9386辆,长城汽车皮卡内 销份额以近50%的占比领先。其次,江铃汽车皮卡销量为3875辆,郑州日产皮卡销量为2441辆,江西五 十铃皮卡销量为1466辆,其他车企的皮卡销量不足1000辆。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全国新能源皮卡市场逐步崛起,深圳、广州等广东地区新能源皮卡车市增长较强, 新能源助力皮卡市场 ...
超千家AI企业聚鹏城,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启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20:42
大会规模与增长 - 大会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 1001家品牌企业参展 企业数量较2024年增长23.6% [3] - 参展产品数量达2000多件 较2024年预计增长25%以上 [3] - 深圳本土企业带来近160款最新产品首发 较2024年增长1.62倍 [8] 国际化参与 - 汇聚来自德国 法国 日本 新加坡等20个国家的科技力量 [3] - 日本 美国 德国参展企业达27家 创大会新高 [10] - 深圳市以外企业占比达42.3% 达四百多家 [10] 签约与交易 - 初步统计意向签约额超20亿元人民币 预计总签约额有望超30亿元人民币 [5] - 组织300个专业买家巡馆团 吸引7000余位买家代表进行精准对接 [4] - 设立直播专区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4]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深圳AI产业规模达3685亿元 典型企业数量达2887家 [10] - 深圳规上人工智能企业超2600家 形成以华为 腾讯为龙头的雁阵梯队 [10] - 深圳市明确提出2026年建成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目标 [7] 技术展示重点 - 集中展示AGI 智能传感 智能终端 智能物联网四大领域技术 [3] - 围绕AI Agent 大模型的应用型产品占比突出 [8] - 人形机器人 AI玩具等可用可看可体验产品成为现场焦点 [8] 学术与产业交流 - 举办超40场高水平平行论坛 15位以上院士及500多位企业家学者参与 [11] - 日本AGI专家山川宏教授指出深圳是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重要策源地 [12]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提出多模态具身智能是AI技术关键跃迁 [13] 区域协同发展 -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组团参会模式 设立中山分会场 [5] - 通过深圳与中山协同推进产业融合 实现全链条展示 [5] - 充分发挥区域协同创新优势 [5]
新能源车售后服务:数字化驱动、产业协同与可持续发展新方向,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8-27 20:0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4] 核心观点 - 新能源车售后服务行业涵盖全生命周期服务 重要性随市场扩张日益凸显 [4] - 技术创新引领服务模式升级 如特斯拉OTA升级和蔚来换电体系 [4][19] -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源于保有量增长及维保需求结构变化 [4][20] - 政策全面赋能 推动行业发展并扩大市场规模 [4][21] - 政策强制车企自建售后体系将推高市场集中度 [4][48] - 技术与体系壁垒使中小企业承压 形成多元格局竞争 [4][48]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车售后服务指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维修 保养 配件供应 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 电池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5] - 按服务内容分为保养维修 充电服务 换电服务 汽车救援服务及远程服务 [6][7][8][9] - 按服务对象分为电池维修 电机维修 电控系统维修及充电桩维修 [10][11][12][13][14] - 按服务运营模式分为服务自营模式和服务外包模式 [15][16][17] 行业特征 - 技术创新引领服务模式升级:特斯拉通过OTA远程升级完成近5,000辆Model X制动系统召回 蔚来换电站平均3分钟完成电池更换并通过云端大数据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 电池使用寿命延长至15年且健康度保持≥85% [19] -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结构性变革显著: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汽车新车总销量41.2% 新能源车年均维保费用1,210元低于传统燃油车2,570元 但三电系统维保 电池回收等新兴业务成为主要价值增长点 [20] - 政策体系全面赋能:购车补贴 免征购置税 绿色车牌等政策刺激消费 国家发改委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比达20% 教育部牵头成立的全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产教融合共同体计划5年内培养50万专业技术人才填补80%人才缺口 [21] 发展历程 - 2010-2015年起步阶段:政策扶持推动市场启动 售后服务体系处于萌芽阶段 网点覆盖不足且技术能力薄弱 201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58.32万辆 维修企业不足1万家 [22][23] - 2016-2020年发展阶段:市场扩张倒逼服务网络完善 蔚来2020年建成31家服务中心和158家授权服务中心 比亚迪售后网点达1,585家覆盖302个城市 但网点仍集中一二线城市 四五线城市覆盖率不足30% [22][24][26] - 2021年至今成熟阶段:智能化服务重塑用户体验 电池回收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2023年新能源维修企业达16.8万家较2020年增长超10倍 但具备三电维修资质企业不足30% 2023年动力电池退役量超58万吨规范化回收率提升至35% [22][27][28]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零件制造商:天齐锂业 华友钴业等供应锂 钴 镍等电池关键材料 中国五矿集团2023年锂资源供应能力达10万吨/年占国内市场份额约15% 奥特佳新能源科技公司2025年Q1电动压缩机市场份额达13.8% 热管理EDC电子驱动冷却系统占市场份额16.1% [29][34][35][36] - 中游维修保养服务:面临人才缺口 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03万其中售后服务人才缺口占比约80% 存在服务需求旺盛与技术不成熟之间的矛盾 传统4S店售后模式面临结构性转型压力 第三方维修市场快速崛起但技术壁垒与供应链垄断制约行业成熟度 途虎养车2024年新能源用户渗透率达8.4% 三电维保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 [29][30][31][39][40] - 下游充电设施和电池回收服务: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 但区域分布不均 广东 浙江 江苏等10个省份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8.8% 县域及以下地区公共充电桩仅占全国总数12.53% 电池回收体系待完善 2023年动力电池退役量超58万吨但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 [29][32][33][42][43][44] 行业规模 - 2019-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售后服务行业市场规模由10.63亿元增长至162.49亿元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72.53% [45] - 2025-2029年行业市场规模将由336亿元增长至1,501.95亿元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45.4% [45] - 增长原因: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9年381万辆攀升至2024年3,140万辆 直接拉动售后服务需求 售后服务渗透率从2019年15.5%增长到2025年40% 2024年平均维保客单价达1,500元较2023年1,350元增长明显 [46][47] - 未来变化原因:政策强制车企自建售后体系淘汰第三方杂牌维修点 技术与体系壁垒下中小企业承压 2024年已有23%传统维修厂因无法转型新能源维修退出市场 [48] 政策梳理 -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2030年前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 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51] - 《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能力技术要求(JT/T 1548—2025)》:要求企业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 配备高压维修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救援响应时间≤2小时 配件供应率≥95% [51][52] - 《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车网互动技术标准初步建成 居民充电峰谷电价全面应用 试点城市60%充电电量集中在低谷时段 [52] -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明确锂回收率≥90% 新增电极粉料回收率≥98% 杂质铝含量<1.5%等标准 [52]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第一梯队公司有比亚迪 宁德时代 蔚来等 第二梯队公司有特斯拉 小鹏 壳牌等 第三梯队有天猫养车 途虎等 [53] - 历史原因: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高门槛推动头部企业早年聚焦技术研发与人才布局形成竞争壁垒 生态产业链协同网络加速新能源售后服务覆盖 [54][55] - 未来变化: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 2024年全国仅不足5%维修企业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能力其中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形成"主机厂主导+第三方差异化"错位竞争格局 [57][58] 上市公司速览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1.2万亿 营收规模1.7千亿同比增长36.4% 毛利率4.4% [60] - 蔚来集团:总市值1.1千亿 营收规模106.8亿同比增长7.7% [60] - 途虎养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228.0亿 营收规模147.6亿同比增长8.5% 毛利率25.4% [6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收规模2.9千亿元同比增长40.1% 毛利率21.9% [60][61] - 特斯拉:总市值8.3千亿美元 营收规模7.1千亿 [60][61] - 小鹏汽车有限公司:总市值2.8千亿 营收规模79.4亿同比减少46.7% [60]
覆盖AI全产业链 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双会”开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9:04
2025 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今天在深圳国际会 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规模空前,超1000家全球品牌企业携黑科技亮相,30余国超1.1万名海外采 购商提前锁定席位。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千余家企业呈现了"全产业链+多场景"的技术矩阵,全面覆盖 人形机器人、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终端等AI全产业链环节。约12万专业观众汇聚于此,大会汇聚 了来自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20个国家的顶尖科技力量。20余家日本企业组团展示 AI医疗设 备、智能无人机等协同技术,带来如RobinX 株式会社的农业机器人、ROKAE 精机的协作机器人等前 沿产品与中国企业共同探索"技术互补 + 市场共享"的合作模式。大会有100项前沿AI技术全球首发。百 度将开源文心4.5系列模型,该模型在文本、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到SOTA水平,其开源方案有望引发全 球行业共鸣;比亚迪(002594)携方程豹、腾势旗舰车型重磅登场,观众可感受其AI辅助驾驶带来的 安全与便捷,深度体验"AI + 汽车"的独特魅力。据悉,大会举办时间为8月27日至8月29日,为期3天。 以下图片为大会现场。(宋春雨/图 ...
3000马力靠铁锂电池撑,仰望U9刷新全球电动车极速
高工锂电· 2025-08-27 18:47
技术突破与性能表现 - 比亚迪仰望U9纯电超跑以472.41km/h极速打破全球电动车纪录,超越此前Aspark Owl SP600的438.73km/h [3] - 搭载全球首个量产全域1200V超高压平台,四电机独立驱动,单电机峰值功率555kW,整车综合功率2220kW(约3018匹马力)[3] - 实测证明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2220kW高功率放电(约30C),填补行业高性能案例空白 [8]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应用 - 仰望U9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支撑3000匹马力输出,突破三元锂高端市场传统绑定 [4][5] - 比亚迪兆瓦级超充技术基于1000V高压平台与1000A电流,实现第二代刀片电池峰值10C快充 [8] - 高压平台、低内阻电芯、大截面导流及热管理技术共同支持磷酸铁锂高功率充放电性能 [9] 高端市场渗透与行业影响 - 磷酸铁锂通过"800V+铁锂"组合向高性能高端市场渗透,案例包括仰望U7、腾势D9 DM-i、极氪001高配版及理想i6系列 [10][11] - 合资品牌如奔驰GLC插混版针对30万级市场首次尝试磷酸铁锂电池 [12][1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23.1GWh,同比增长71%,份额占比77.4%(上升12.5个百分点)[14] - 技术迭代推动磷酸铁锂持续影响高端市场格局,三元电池在中高端领域份额压力增大 [15]
反内卷“劲风”,吹向锂电材料
高工锂电· 2025-08-27 18:47
铁锂、隔膜两条关键赛道接连召开闭门会,锂电产业释放明确反内卷信号。 8月22日上周五,10家磷酸铁锂企业于深圳进行行业闭门会议,共同商讨应对磷酸铁锂产能过剩,尤其落后产能的解决方案;次日(8月23日),湿 法隔膜企业在苏州开反内卷闭门会,此前8月8日干法隔膜已先行此类闭门会。 与会阵容囊括行业头部与核心玩家。铁锂闭门会参会企业包括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安达科技、友山科技、丰元锂能、常州锂源、天原锂电、德方纳 米、当升科技子公司当升蜀道(攀枝花);隔膜闭门会参会企业包括星源材质、恩捷股份、惠强新材、博盛新材、沧州明珠、康辉新材等。 锂电产业处于底部周期已久,2025年在出货增速、产能利用率、价格等方面出现回暖迹象,出清节奏行至尾声。 在此阶段,自律共识通过稳定行业定价和控制新增产能,为低端产能有序退出创造市场条件,让 "市场情绪与企业行为同步",成为 反内卷体系中的 首要一环。 然而,单靠企业自律仍难以触及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对锂电产业这种此前以规模、市占为竞争焦点的产业。 政策和合规手段的接续登场,将反内卷落到真正的供给侧,如提高扩产门槛、强化资质审查、明确定价与成本红线,直接作用于低效或违规产能,进 一步 ...
2025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全球刷出了新副本
钛媒体APP· 2025-08-27 18:16
文 | 一点财经编辑部 8月中旬,传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北京时间8月16日凌晨,在巴西总统卢拉、副总统阿尔克明、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的见证下,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竣工投产。 另一个是8月19日,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国、亚太、美洲、欧洲及其他四个区域均实现 超三位数增长,其中,美洲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超十倍。 这两个,一个汽车,一个新消费,一个南美,一个美国,两类不同的企业,两个不同的市场,却共同讲 述着同一个故事,同一个旋律——出海!出海!出海! 出海如果是一场通关游戏,那么2025年半年多以来,许多企业逐渐刷出了新副本。在这个新副本里,中 国式的全球化更猛,更强,也更聪明。 更猛 但争议与讨论只是一时,建设还在继续。 7月1日,下半年第一天,巴西当地新闻报道称,比亚迪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正式向媒体开放了新工厂 的大门。比亚迪展示了在此组装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并透露将在数周内正式启动生产。 世界纷纷扰扰,但中国企业的出海征程从未止歇,反而更加迅猛。 据商务部和外汇局统计,1-6月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48.6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下降5.1%,但非 金融类直接投资5188.9亿元人民 ...
中国车企领涨,比亚迪、吉利跻身全球销量榜前十
观察者网· 2025-08-27 16:57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近日,调查公司MarkLines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吉利两家中国车企位列2025年1 —6月全球新车销量前十名,而深陷经营重建挑战的日产汽车,则首次跌出榜单前十。 尽管统计渠道不同,导致这家国外调查公司得到的数据与国内有一定差距,但比亚迪和吉利在销量增幅 上,仍分别以33%和29%大幅领跑榜单上的其他车企。这也是去年年终统计以来,二者再度位列前十 位;而榜单中位列第12位的奇瑞汽车,同比销量增幅则达14%。 比亚迪泰国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目前全球车企在智能电动汽车转型节奏下,都面临盈利压力,但中国车企却在技 术、供应链与市场的多维度抢跑下,逐渐走向亏损减少,甚至转向盈利的良性循环中。 良好的市场表现,也令中国车企在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强。7月底《财富》杂志网站公布的最新世界500强 排行榜中,有10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奇瑞、比亚迪、吉利的排名较去年有显著提升。 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快速崛起不同,多数外资车企却陷入停滞不前甚至是"开倒车"的局面,从榜单来 看,丰田、大众、现代、通用等车企的同比销量增幅均在个位数,而Stellantis、福特、 ...
0.3896-0.52元/Wh!15家企业竞逐蒙能3.2GWh储能系统采购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7 16:18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8月27日,内蒙古能源突泉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内蒙古能源苏尼特右旗30万千瓦/ 1 2 0 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开标。 标段一:突泉5 0 0MW/ 2 0 0 0MWh 1 5家企业参与竞标,投标单价范围0.3896- 0.52元/Wh,平均报价0 . 4 3 2元/Wh。 | | 标段一:突泉开标情况记录表 | | | | --- | --- | --- | --- | | | 500MW/2000MWh | | | | 序号 | 投标单位名称 | 投标报价 (70) | 折合車价 (元/Wh) | | 1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970000000 | 0.485 | | 2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 | 1040000000 | 0.52 | | 3 | 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 | 859800000 | 0.4299 | | 4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922934800 | 0.4615 | | 5 |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855600000 | 0.4278 | | ଚ | 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83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