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都“开门治堵” 5个月完成113项堵点治理
四川日报·2025-04-01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成都将交通治堵作为民生实事重要内容,明确工作思路并成立专班,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多部门联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探寻治堵有效途径,已完成部分堵点治理任务并取得一定成效 [1][2][4][7] 分组1: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形成治堵清单 - 成都推出“一起来治堵”民生互动活动,市民建议推行多车联动掉头模式缓堵,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启用该车道后车辆掉头效率提升22.6% [2] - 成都两批堵点治理任务清单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基础上形成,涉及学校、医院等易发堵点 [2] - 成都将“开门治堵”作为治堵方法,邀请市民参与,截至3月23日累计收到市民诉求意见4694条,立行立改可行建议 [2] - 成都开展“五进”走访活动,走访100余家单位收集491条诉求建议,采纳407条 [3] 分组2:多部门联合,形成齐抓共管治堵合力 - 治理双流区统力大道与成新蒲快速路口堵点需协调多部门,多部门组建专班制定方案,改造后早高峰拥堵指数从6.19降至1.68 [4] - 成都治堵成立多部门协同的常态化治堵工作专班,各部门形成合力,“一点一策”定制治堵方案 [5] 分组3:大数据分析,为交通精细化治理赋能 - 剑南大道盛邦街路口引进AI红绿灯控制系统,早高峰拥堵指数平均下降4.23%,每小时通行流量增加16% [7] - 成都已优化400余个路口信号配时,实现流量流向协调 [7] - 成都公交集团通过“智慧大脑”动态调整运营公交车情况,与地铁联合增加接驳线路 [7] - 成都建立“三快”疏堵机制,使事故造成拥堵时间缩短80%,后续将开展专项治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