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论坛|郭华东院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精准的“太空之眼”

文章核心观点 数字技术和数据开放是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核心引擎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已向全球开放数据 并在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未来卫星星座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精准监测 [1][3] 卫星基本信息 - 2021年11月发射 搭载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三种载荷 致力于精细刻画人类活动痕迹 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1] - 全球首颗专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计的科学卫星 [1] 数据开放情况 - 2022年9月 中国政府宣布卫星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助力各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决策 [1] - 已向全球104个国家开放超42万景数据 [1] 技术与应用优势 - 监测人和地球相互作用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痕迹 理念创新、技术先进 [3] - 可通过监测得到城市夜晚九点图像 从灯光颜色判断种类 了解城市能源分布和发展情况 [3] 应用成果 - 数据已在城市监测与管理、环境质量监测等多场景与领域取得应用成果 [3] - 基于卫星数据的研究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125篇学术论文 涵盖近20个具体目标的指标 [3] 未来展望 - 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精准的“太空之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