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债务危机根源来自控股股东富春控股的激进扩张,预重整或引发控制权变更,品牌形象受损致股价下跌 [1][2][4][5] 公司现状 - 杭州张小泉集团新增一条31.3亿余元被执行人信息,法定代表人张樟生被限制高消费,累计被执行金额超38亿元 [1] - 截至4月2日上午11点24,张小泉股价16.25,跌1.34% [6] 公司背景 - 杭州张小泉集团成立于2001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张樟生,注册资本约1681.7万人民币,由杭州富泉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共同持股 [1] - 张小泉品牌始创于1628年,是最早一批被评为中华老字号的民族品牌 [4] 债务危机根源 - 债务危机根源来自控股股东富春控股的激进扩张,该集团将大量资金投入非主业领域致资金链断裂 [2] - 2022年富春控股因对外投资失败需承担连带责任,2023年为关联企业融资提供股权质押担保,致张小泉股份遭冻结 [2] - 截至2025年3月,控股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99.9%已被质押或冻结,5笔融资业务逾期,涉及本金5.1亿元,对外担保未代偿金额达44.86亿元 [2] 预重整情况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决定对间接控股股东富春控股启动预重整,试图分割风险避免危机蔓延至上市公司 [4] - 若富春控股重整失败,其持有的张小泉股份可能被处置,引发张小泉控制权变更 [4] 公司治理 - 2024年5月,张小泉原董事长张樟生卸任,由张国标之子张新程接任,张樟生之子张新尧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引发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稳定性的担忧 [4] 品牌形象与股价 - 2023年张小泉因“拍蒜刀断”被列入商务部“予以整改”名单,客服和董事长不当言论损害品牌形象 [4][5] - 上市公司股价从2021年9月上市首日的38.16元跌至2024年2月5日盘中最低8.32元,较最高市值蒸发约46亿元 [5]
张小泉集团及法人被执行31.3亿,债务危机拖垮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