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年孵化6家上市公司背后的园区力量
四川日报·2025-04-03 06:18

文章核心观点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聚焦5大领域、18个细分赛道,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历经9年发展稳居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第一梯队”,其通过融合资源打造产业生态圈、孵化培育本土企业、促进产业链互动及跨区域协作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1][2] 分组1:生物城概况 - 聚焦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专业外包服务、健康服务5大领域及18个细分赛道,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1][4] - 累计落户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1400亿元,汇集产业人才1.8万余人,培育6家上市企业,孵化300多个创新项目 [1] - 以生物城为主体代表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仅次于中关村和苏州工业园区,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2] 分组2:形成产业“强磁场” - 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因生物城良好发展环境和四川庞大目标市场,将总部等设于生物城,且与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可形成互补产业关系 [3] - 生物城集合核医疗相关企业和机构,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核医疗全产业链 [3] - 打造标杆园区关键在“聚”,融合行业顶尖资源,打造完整产业生态圈,吸引跨国药企和本土龙头 [4] 分组3:护航企业全生命周期 - 生物城集团旗下科服公司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原则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5] - 科服公司为凌泰氪提供“专班辅导”,助其获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完成数亿元投融资,预计年底首个产品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6] - 科服公司为成都先导申报“绿色通道”,助其提前装修办公场地,后该公司成功上市 [6] - 科服公司正在培育24个项目,今年预计15个“毕业”走向规模化发展 [7] 分组4:打造互动生态 - 生物城常态化举行行业峰会、创新路演、技术沙龙等活动,每月2到3次 [8] - 搭建共享设施降低企业协作成本,小程序为不同阶段企业提供资源对接 [9] - 生物城通过补链强链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动,如为康诺亚引入相关企业形成完整链条 [9][10] - 生物城生物创新券运用范围扩展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累计兑现2100万元额度,撬动技术服务合同额超2.4亿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