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把青春写在帕米尔高原的公益长卷上
新华社·2025-04-07 18:17

文章核心观点 曹永祺扎根新疆克州13年,从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公益团队带头人,用行动诠释奉献精神,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见证边疆发展,众多西部计划志愿者也在祖国西部建功立业 [1][7] 分组1:曹永祺的志愿开端 - 2012年曹永祺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跨越近5000公里到新疆克州阿合奇县 [2] - 第一次走进当地福利院,他想为孩子做点事的念头生根发芽 [2] - 他白天工作,夜晚发邮件,周末奔波乡村学校记录孩子需求 [2] 分组2:扎根新疆与工作转变 - 2015年志愿服务期满,他与妻子贺桂梅选择扎根新疆 [2] - 转岗至克州阿克陶县恰尔隆镇工作,当地条件恶劣但他迅速投入工作 [2] 分组3:记录牧民搬迁与公益成果 - 2017年开始牧民搬迁,他记录牧民从高原到平原新居的时刻 [3] - 他发起成立“暖流新疆驿站”,13年间跋涉2.3万公里,为全疆200余所乡村小学送物资 [3] - 建成8间多功能音乐教室,带动数百名志愿者加入 [3] 分组4:公益家庭与团队升级 - 2017年“国际志愿者日”女儿“暖宝”诞生,志愿服务从“夫妻档”升级为“全家总动员” [5] - “暖宝”3岁开始跟父母发放棉衣,7岁成为团队最小志愿者 [5] 分组5:当下工作与成就见证 - 如今曹永祺担任阿克陶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带领团队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7] - 他获得“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与“西部计划20周年纪念章” [7] - 他帮助过的福利院儿童考上大学并返乡支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