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利率上行需警惕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24Q4受益于长债利率下行多项收益占比提高,25Q1相反,预计港股大行和复苏弹性银行能跑出超额收益,23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息差回落是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负贡献因素,多项因素有正贡献,各方面表现有不同变化 [1] 季度策略 - 利率上行过程中需警惕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1] - 24Q4受益于长债利率大幅下行,投资收益等占比普遍大幅提高,25Q1为镜像过程 [1] - 大行受益于投资收益占比较低,美债利率下行推动香港市场估值回升,预计港股大行和复苏弹性银行能跑出超额收益 [1] 23家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归母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 - 息差继续回落是最主要负贡献因素,生息资产扩张、减值损失计提减轻、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有效税率下降是主要正贡献因素,分别带动归母净利润增长9.15pct、2.99pct、2.57pct、0.51pct [1] - 息差收窄、中收增长放缓、成本收入比上升分别给归母净利润增长带来11.49pct、1.09pct、0.75pct的负面贡献 [1] 边际变化 - 相比24Q3,24Q4单季度规模扩张、有效税率下降对归母净利润正贡献分别收窄0.19pct、0.08pct,拨备计提、其他非息正贡献分别提升1.69pct、0.55pct [2] - 24Q4息差收窄对利润负贡献明显缓解,负贡献环比收窄4.31pct [2] - 成本收入比和中收增速放缓对利润增长拖累进一步加强,负贡献环比分别走阔1.08pct、0.09pct [2] 整体情况 - 23家上市银行24年营收和利润增速环比24Q1 - 3有所回暖,主要边际正贡献来自息差降幅收窄、24Q4债市行情带来的其他非息以及拨备计提反哺 [2] 规模方面 - 信贷需求较弱,规模增速下台阶,债市利率下行银行增配债券投资,非信贷资产扩张支撑规模增长 [2] - 负债端存款增速明显回落,主动负债高增 [2] 息差方面 - 资产端收益率普遍下行,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以及市场利率中枢低位运行影响 [2] - 负债端成本改善显著,虽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但前期多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成效显现、叠加负债结构优化、高息存款到期,负债成本压降为息差降幅收窄提供有效支撑 [2] 非息方面 - 23年下半年以来受行业降费影响中收增长承压,24Q3中收增速筑底,24Q4增速回升 [3] - 受益于长债利率下行,银行金融投资收益显著,其他非息高增,为业绩回升提供支撑 [3] 资产质量方面 - 不良率延续下行,拨备覆盖率保持平稳,前瞻指标边际小幅改善 [3] - 不同行业、领域资产质量表现分化,对公不良率持续改善,制造业、房地产、广义基建不良率降幅较大,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不良率有所上行 [3] - 零售不良率上行,风险暴露主要在经营贷、信用卡、按揭等领域,需关注后续风险情况 [3]
广发证券:其他非息与拨备回补驱动银行2024年业绩回升 港股大行和复苏弹性银行将能跑出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