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融资困难,多数被困在A轮,松延动力是典型代表,公司需解决量产、商业化、资金等问题,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或有转机 [1][3][23] 行业现状 - 2022年以来成立的13家明星机器人公司普遍在单一轮次徘徊,6家在A轮未晋级B轮,6家在天使轮和Pre - A轮 [3] - 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距离成熟远,缺乏商业化支撑的估值难获认可,VC市场退潮,国资入局压低估值,投融资在A轮阶段被拉长 [12] - 大模型技术进步让人形机器人有更多可能性,美国人形机器人创企Figure AI有技术突破并以400亿美元估值寻求C轮融资 [22] 松延动力情况 融资情况 - 自2024年3月 - 2025年2月完成4次A轮系列融资,累计完成五次融资,仍未进入B轮,最近一次融资超亿元 [1][6] - 投资方包括彬复资本、华强资本等多家机构 [2] 量产与商业化 - 今年3月发布两款机器人,手上订单六百多台,预计下半年月产量达150台以上,今年出货一千台,四季度现金流转正 [7] - 人形机器人N2价格3.99万元,公司称有成本控制能力,该价格仍能盈利,当务之急是制造现金流,按PMF行事走出A轮困境 [11] 团队与成本 - 招聘成本高,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等月薪2万 - 3万元,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年薪最高65万元 [18] 智元机器人情况 融资情况 - 经历6轮A轮融资后进入B轮,投后估值150亿元,进入B轮前累计完成8次融资,2023年12月一次融资超6亿元 [7][13] 量产情况 - 2024年12月启动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今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今年预计出货数千台 [7] 团队扩充 - 2023年8月A2轮融资时研发团队不到50人,2024年9月团队超300人 [20] 其他公司情况 星海图 - 融到A3轮,融资金额累计超8亿元,2月以来三个月完成3次A轮系列融资 [13][21] Figure AI - 结合OpenAI开发Figure 01人形机器人,后发布自研VLA模型“Helix”,以400亿美元估值寻求C轮融资 [22] 行业发展建议 - 企业可采用“小 + 轮”融资模式逐步提升估值,应对市场环境 [12] - 抱紧产业资本大腿,引入产业资本提供落地场景,解决商业化落地难题 [16] - 扩充团队,完成人才储备,提升供应链和工程化能力 [18]
人形机器人 ,困在A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