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 - 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建设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的市场,以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并抵御外部不确定性 [1] - 2023年12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印发,从"要求做""禁止做""鼓励做"三个维度提供改革框架 [1] 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 - 市场分割、地方保护、公平竞争环境不完善是普遍问题,例如不同运输方式对集装箱标准尺寸要求不一,各地安全检查标准不同,多式联运信息未联通共享 [1] - 四川省内存在市场准入和退出"隐性门槛",部分地区要求企业设立子公司或增设非必要技术条件 [2] - 要素配置效率低,土地、劳动力流动受地方政策干预,欠发达地区担忧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剧区域不平衡 [2] 区域统一市场实践案例 - 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实现300余项跨省(市)事务一站式办理,是统一市场的鲜活样本 [2][3]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下,四川计划通过拆除区域壁垒加速"小循环"对接全国大市场 [3] 四川省具体推进举措 - 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 - 清理整治各级政府违规设立的准入壁垒,线上线下征集问题线索并分级核查整改 [4] - 出台两项方案: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构建覆盖全省中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体系 [4] 基础设施与数据市场建设 - 发展多式联运,聚焦大件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需求打造精品线路,新开长江中下游班轮航线,培育1至2家领先多式联运经营主体 [5] - 四川省数据局将推动建设成渝国家枢纽节点、省一体化数据平台及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汇聚政务、行业、社会数据 [5]
四川如何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场培训会热议解法 ——制度规则“软衔接”基础设施“硬联通”
四川日报·2025-04-13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