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眼技术有望开启机器人产业化浪潮
300024机器人(300024) 环球网·2025-04-13 23:09

文章核心观点 仿生眼技术能提升机器人感知能力,加快其产业化落地,有望开启机器人产业化浪潮,未来将提升机器人工作效能与应用范围,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 [4][6] 会议信息 - 4月12日“仿生视觉产业与投资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由张晓林教授组织发起,数百名来自知名院所、企业及投资界代表参会,围绕“仿生眼技术及其产业化落地”等主题展开研讨 [1] 机器人行业现状与前景 - 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领力量之一,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达1.24万台,规模63.39亿元,2035年销量超500万台,规模超4000亿元 [1] - 世界经济低迷,各界关注先进科技产业化落地与商业化运营,机器人行业虽不断完善迭代,但距稳定成熟商业产品仍有较大差距 [2] 仿生眼技术优势与应用 - 仿生眼技术是模仿生物视觉系统的人工智能视觉感知技术,能提升机器人感知能力,使其“看得更清、反应更快”,具备实时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解决传统机器视觉缺陷 [4] - 仿生眼技术经数十年积累日渐成熟,部分国内企业产品已在上海地铁1号线弓网在线监测使用,近期还将在农业果蔬采摘、低空空域、公共安全等领域应用 [6] - 上海机场集团等单位介绍了仿生眼技术在各自领域应用情况,预计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到2028年接近1400亿元,2024 - 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20% [6]